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几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国民经济论文,运行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投资增长适度,市场销售较旺,财政金融形势基本正常,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景气评分持续处于“绿灯区”中下限。从总体上判断:运行态势平稳,整体上进一步趋近宏观调控目标。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供需之间结构性矛盾趋向突出。
国民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整体国民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大格局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经济适度增长,物价稳定回落。
1、国民经济总体在平稳回落中保持了适度增长。在国家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下,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呈平稳下滑态势。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7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8%,与1993—1995年同期增速相比,呈持续平稳回落态势,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保持了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第二产业增加值15457亿元,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388亿元,增长7.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加快(上年同期增长6.9%)。
2、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涨势进一步减弱。自1994年10月市场物价涨幅达到峰值以来,到今年6月末,已持续20个月呈逐月稳定回落态势。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1%,上涨幅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1.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2%,涨幅回落11.9个百分点)。但农村物价上涨幅度回落滞后于城市。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农村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5%,涨幅高于城市0.6个百分点。从具体商品构成情况看,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了蔬菜、书报杂志和中、西药品等的涨幅仍较高外(分别上涨28.7%、35.6%和10%),其余各类商品的上涨幅度均低于10%,其中家用电器、首饰、机电产品等的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稳定回落,主要是适度从紧的宏观总量调控政策,以及粮食、肉禽蛋等食品的供应充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食品类、粮食、肉禽蛋等的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低23.7、41.3和28.5个百分点)。但服务项目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涨幅仍然偏高,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5.7%和12.1%。
其二、社会供求稳定增长,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大体正常。
从社会总供给方面看,总体增长平稳: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以来,尽管旱情比较严重,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生产总体形势仍比较乐观。夏粮再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量将达2200亿斤,比上年增产70亿斤,增长3%,主要是播种面积增加和推广新品种。旱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目前长势良好。夏油在种植面积减少362万亩的条件下,总产量仍可达900万吨左右,是仅次于上年的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上年为977万吨)。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较多,春播棉花面积6300万亩,比上年减少10%,全国棉花主产区除新疆外都有所减少。
2、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0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主要增长特点:一是各月增速在回落中保持大体稳定,基本上在13—14%的区间运行;二是轻重工业增长基本同步,上半年轻工业增长13.4%,重工业增长13.1%,而上年同期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6%和11.5%;三是主要产品产量中,冷冻箱、空调器等部分耐用消费品、多数化工类产品等的生产增长较快;能源、主要原材料以及大部分建筑材料稳定增长;传统耐用消费品、纺织品以及多数机电产品生产下降。
从社会总需求方面看,今年以来,总体增势平稳,需求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投资增长基本适度。伴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下达和建设资金的逐步到位,5、6月份投资增长逐步加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其中国有单位4666亿元,增长19.9%;集体单位971亿元,下降7.6%;个体1071亿元,增长27.6%。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2554亿元,增长16.6%;更新改造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房地产开发939亿元,增长32.1%。但从总量上看,投资增长仍得到较好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主要是国家从资金源头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强了对投资的调控。
2、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分季看,一季度比较旺销,实际增幅达14.8%;二季度增长相对稳定。分城乡看,两者实际增幅基本同步,城市和农村分别增长13.3%和12.7%。分商品类别看,目前市场比较热销的主要有25英寸以上大屏幕彩电(增长1.7倍)、摄像机(23.9%)、空调器(15%)等优质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肉类、酒类、化妆品等,而录像机、电风扇、录音机等市场容量趋于饱和的商品销售分别下降6.6—17%。
3、出口下降,外需拉力明显减弱。今年前6个月外贸出口均低于上年同月水平,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64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从出口构成分析,一是国有外贸企业下降幅度大(-26.6%),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38%);二是一般贸易下降明显(-28.5%),加工贸易继续稳定增长(14.6%);三是纺织服装以及部分农副产品明显滑坡,机电产品仍保持一定增长。进口总值631.8亿美元,增长11.6%。进口较多的主要有钢材、原油、铜、铝等原材料以及部分机械设备。进出口相抵,虽保持了8.8亿美元的顺差,但大大低于上年同期顺差131.7亿美元的水平。
外商实际投资持续增长,外汇储备稳定增加。上半年外商实际投资达19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增长28.3%)。
从社会总供求平衡情况看,供需环境相对宽松。初步测算,上半年社会总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14.4%,社会总供给增长16.7%,供大于需的差率为9.8%,总量平衡处于基本正常范围。
其三,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进一步改善。
初步测算,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20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21元(未扣除生产费用),增长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与上年同期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幅均有所减缓。低收入居民家庭,特别是失业人员和多数下岗企业职工的生活仍较困难。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整体经济形势平稳发展大格局的同时,对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突出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微观困难有所缓解,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工业经济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进入二季度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之势有所减缓。1—5月累计,37万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利税率比一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下降幅度缩减了11.8个百分点,但总体情况仍很严重: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由1995年上半年的9.1%跌至今年前5个月的6.5%;与上半年同期相比,1—5月累计实现利润下降42.9%,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49.5%,产成品库存上升23.4%,据对全国29个地区(未包括西藏)的统计,除山东、天津以外的27个地区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程度不同地有所下降,有12个地区盈不抵亏,总体效益状况令人堪忧。分经济规模和经济类型看,大中型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幅度最大,实现利润下降78.9%,亏损企业亏损额增亏56.3%;集体企业(包括乡办企业)实现利润保持了增长的态势(9.7%),但增幅减小;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利润下降1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效益下滑幅度更大,实现利润下降51.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亏62.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数企业二季度效益状况趋于改善的同时,亏损企业情况却更加严重,1—5月亏损企业亏损额增亏62.8%,比一季度又上升了21.8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增减变动情况表(与上年同期相比)
影响当前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从表层来看,一是伴随经济的继续降温和市场约束的强化,“速度型”和“涨价型”效益明显消失,加之出口的下降,使纺织等一些相关行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二是产品销售费用、管理成本等的大幅度增长以及职工工资的超劳动生产率刚性增加等,侵蚀了一块企业利润,1—5月累计企业产品销售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大大高于同期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2.1%的增幅。同期职工工资总额增长13.5%;三是企业利息负担过重和部分企业以多提折旧等方式转移了一部分利润。深层的原因则在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市场竞争力弱等。
问题之二:供求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市场约束显现征兆。
随着二季度特别是5、6月份投资需求的较快回升以及出口出现小额顺差,社会供需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从供给角度看,今年以来社会总供给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供给结构调整缓慢,产销衔接情况不理想,产销率下降,产成品库存上升。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75%,比上年同期下降0.92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产成品库存比上年同期上升23.4%。
从需求角度看,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由前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变为主要由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两轮”驱动。对外贸易顺差由上年同期的131.7亿美元减少为8.8亿美元(前5个月为逆差4.8亿美元),使国外需求的拉力大为减弱。
上述供求结构的变化,已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些制约作用。表现在:一是货币的流动性减弱,银行信贷投放增多与企业资金短缺同时并存。狭义货币(M1)的增速明显放慢,而广义货币(M2)的增速依然在高位上运行,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由上年同期的40.3%、上年底的39.5%降至今年6月的36.1%;二是工业企业产成品积压和相互拖欠现象比较突出。1—5月,37万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新增产成品库存490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工业流动资金贷款的63.6%。企业应收帐款高达84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86亿元;三是生产资料市场总体运行呈现出供大于求、购销清淡、价格稳中有降的相对宽松局面。在前两年平缓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4月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值比上年同期下降0.15%,降幅较大的主要是木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类(分别下降22.5%和23.8%)。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1—5月比上年同期下降0.1%,月环比逐月回落;四是企业停工半停工现象仍较严重,职工队伍中不稳定情绪有所增加。
政策建议:总量保持适度 结构选择松动
自1993年7月中央采取强化宏观调控举措以来,已持续36个月,基本趋近预期目标。目前经济运行的状况是:一方面物价涨幅在逐渐回落,但基础尚不牢固,下半年随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的出台,涨势将逐月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受调控政策的滞后影响,目前经济有一种自然下滑的趋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等的生产经营难度较大,经济效益滑坡明显,各方面要求松动银根的呼声和扩张冲动意识都很强烈,而且进入二季度以来,社会需求也有了较明显的回升。因此,下阶段首先要强调总量保持适度的政策不变,防止出现把物价控制指标用足、银根松动过度和投资增长过快“三个倾向”,在此前提下,根据当前经济运行周期所处特定阶段及企业较大面积困难等的客观现实,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结构性适度松动。即坚持长期适度从紧方针不变,眼前适度进行松动;坚持总量适度从紧不变,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结构性松动。把抑制通胀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缓解企业眼前困难与解决企业深层矛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坚持总量适度调控,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结构性松动。供需结构性矛盾趋向突出,已开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制约因素,也是引发当前经济生活中各种表层问题(如资金短缺、产品压库严重、效益滑坡等)加剧的重要诱因。特别在目前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必须采取适当措施,缓解企业眼前困难,以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而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松动银根是难于奏效的,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加剧这方面的矛盾,关键是要在正确把握好总量调控“度”的同时,认真搞好资金投向,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避免“钱到地头死”。针对当前多数投资类机械产品生产持续较大幅度下降、钢、钢材、10种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生产低缓增长、生产能力等大量放空等现实,在严格投资立项、强化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果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对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资,同时要坚决制止各种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布点、重复建设,对有市场、效益好的企业的正常资金需求要优先给予支持。同时,要防止生产建设资金游离生产建设领域,大量涌入股市,诱发“泡沫经济”。从目前市场物价走势、储蓄存款实际正利率较大以及企业承受能力多方面考虑,在下半年适当时机还要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
从全年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宜控制在18—20%之间,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增幅宜分别控制在18%和25%左右,切忌全面松动。
2、密切注视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情况,扭转出口的继续下滑。出口的持续下降,对全年经济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尽快改变。当前除了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增进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度等措施外,要简化手续,及时足额退税,避免出现新的拖欠,并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继续加强物价监管工作,防止物价涨幅反弹过猛。尽管上半年物价涨幅在逐步回落,但基础尚不牢固。而且下半年随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的出台,涨势将逐月有所增强,新涨价因素会进一步加大,居民的感受也会更加强烈。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各地把物价控制指标用足用够,调价项目出台过多的情况,继续做好物价的监管工作。
4、继续加强和重视农业。当前农业生产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的风险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生产总在“买难”、“卖难”之间波动;对农业的投入仍然不足,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幅度较大;在不少地区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是认真落实好夏季粮油收购资金,保证粮油收购的及时入库,严禁打“白条”。三是在春播棉花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力争适当增加夏播棉花面积,同时要加强棉花田间管理,以提高单产来弥补面积的减少。
5、努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关键,只有积极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逐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当前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增长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改革进展不快、结构调整滞后以及市场适应性不强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迫使企业苦练内功外,迫切要求加快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经济运行的现阶段已为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一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良好外部环境,有关方面应抓紧有利时机,切实把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落到实处,加快各类试点的步伐,在明晰产权、优化资本结构、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重点和难点方面的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或集中力量使某一方面的改革先行一步,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强化内部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全年展望: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 物价涨幅可望得到较好控制 微观困难将有所缓解
如果调控得当,全年经济运行很可能出现保持较快增长、物价涨幅得到较好控制、微观困难有所缓解的局面。为明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和香港的回归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经济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 物价涨幅
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8%左右;
工业增加值:14%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10%左右;
农业增加值:4%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居民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增长4%
投资率约为34%。
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左右。
市场销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左右。
对外贸易
出口总额:持平或略降;
进口总额:增长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