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克什”的演变规律_副词论文

现代汉语副词“克什”的演变规律_副词论文

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副词论文,近代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03)01-0124-04

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可煞”在唐代以前没有发现用例,《祖堂集》出现5例,写做“可杀”。如:

(1)“如何是处处得逢渠?”师云:“遍身是眼。”“如何是渠今正是我?”师云:“可杀端的。”(卷十)

(2)因高僧冲雨上堂……药山云:“可杀湿。”(卷五)

(3)困山云:“今日可杀寒。”(卷十一)

(4)我今日可杀头痛,不能为汝说,汝去问取海师兄。(卷十四)

例1“可杀”用做表强调的语气副词,犹“确实、实在”,例2为程度副词,犹“很、非常”,例3~4既可以用做程度副词,又可以用做语气副词。从修饰对象看,例1~3中的“可杀”修饰形容词,在例4中修饰主谓短语。

《敦煌变文集》出现1例。如:

(5)侧净土庄严汝见否,可煞丘山有众苦。(维摩诘经讲经文三)

《敦煌变文校注》认为“可煞”犹“可是”,为唐宋人常语[1]。我们以为当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犹“确实、实在”,修饰主谓短语。

中土文献的《全唐诗》《全唐文》中均没有用例。可见“可煞”在唐代多用于宗教文献。

“可煞”在宋代出现频率比较高。它在佛经语料的《五灯会元》中出现了6次,5次修饰形容词,1次修饰动词短语。如:

(6)问:“如何是灵源一直道。”师曰:“镜湖水可煞深。”(卷七)

(7)师曰:“钱塘江里好渡船。”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可煞新鲜!”(卷八)

(8)师以拂子约曰:“退后退后,妨他别人所问。”曰:“毕竟落在甚么处?”师曰:“可煞不识好恶!”便打。(卷十八)

这3例表示程度、语气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似乎处于两可之间。

“可煞”在《古尊宿语录》中出现了2次,均用作修饰形容词的程度副词,如:

(9)仁者,可煞分明并无参杂,治生产业与诸实相不违背。(卷十二)

(10)师云:“看两个老和尚,可煞漏逗对面相谩。”(卷二十五)

“可煞”在《古尊宿语录》中也写做“可杀”,出现了2例,均修饰动词短语。如:

(11)山僧恁么道,可杀不识好恶。(卷二十七)

(12)骑却驴了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卷三十一)

例11修饰带“不”的动词短语,可以看做程度副词,也可以看做语气副词。例12用做语气副词。

《景德传灯录》中的“可煞”大多写做“可杀”,共出现6例,其中1例写做“可晒”。如:

(13)新到僧参,师拈起拂子。僧曰:“久向镜清,犹有这个在。”师曰;“今日遇人又不遇人。”问:“如何是灵源一直道。”师曰:“镜湖水可杀深。”(卷十八)

(14)问:“苦涩处,乞师一言。”师曰:“可杀沈吟。”曰:“为什么如此。”师曰:“也须相悉好。”(卷十九)

(15)僧侍立。师曰:“道者可杀炎热。”曰:“是。”师曰:“只如炎热向什么处回避得。”曰:“向镬汤炉炭里回避。”(卷二十)

(16)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可杀新鲜。”(卷二一)

(17)师住庵后雨里来相看。山云:“你来也。”师曰:“是。”山云:“可晒湿。”师曰:“不打这个鼓笛。”(卷十四)

这里的“可杀”“可晒”都修饰形容词,例13~17既可以表示程度,又可以表示语气。同时,“可杀”“可晒”与《五灯会元》中的“可煞”和《祖堂集》中的“可杀”可以形成对照。

宋代与唐代不同的是“可煞”在中土文献中开始出现。如《朱子语类》中出现了2次:

(18)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煞是说得切。(卷五十九·孟子九)

(19)如所谓“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可煞说得好!(卷六十三·中庸二)

以上用做语气副词,表示强调,相当于“确实”“实在”,修饰动词短语。例18中的“是”为词尾。

“可煞”在《全宋词》中出现10次。如:

(20)雅兴佳人回舞袂,相宜。试比冰肌可煞肥。(王之道[南乡子])

(21)月照纱窗,晓灯残梦,可煞恶滋味。(杨无咎[雨中花令])

(22)门前万斛春寒,梅花可煞摧残。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同上,[清平乐])

(23)可煞潼人真慕顾。接得官时,只道来何暮。(同上,[蝶恋花·饯汪漕使杲劝酒])

(24)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黄公绍[满江红·花朝雨作])

(25)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

例20、21、25既可表程度,又可表语气,其它均用做语气副词。

《诗词曲语辞汇释》列出了“可煞”一词,并分析了它作为疑问词的义项[2]。《汇释·卷四》认为,“可煞,犹云可是也,疑问辞。”《汇释》列举了大量《全宋词》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用做副词。

(26)几度欲吟吟不就,可煞是?没心情。(周密[南楼令])

《汇释》:“按可煞本犹云可是,为文气宛转之故,加一是字,同义重言,古人不避也。”我们认为,这里的“可煞”从语境看为语气副词“确实”,从宋代文献以及后代的文献来看,也一般用做副词。用做“疑问辞”,可能是把“煞”看成一个句尾语气助词,而“可”表示疑问,如《敦煌变文校注》认为“煞”经常写做“然”。《全宋词》中有2例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如:

(27)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划地寒意恶。可煞东风,甚把夭桃艳杏,故故淩铄。(陈允平[丹凤吟])

(28)待酒醒枕臂,同歌新唱,怕晓愁闻画角。问昨宵、可煞归迟,更休道著。(杨无咎[瑞鹤仙])

《近代汉语纲要》云:“‘可煞’用法与‘大煞’相同。”[3]“可煞”是由“可”与“煞”组成的。“可”用来表示强调,相当于“确实”“实在”,屡见于文献。如:

(29)观乎孱主,可谓痛心。(契丹国志·天祚帝本纪)

(30)太上宣谕知省云:官家已醉,可一路小心照管。(周密:武林旧事·德寿宫起居注)

“可”在现代汉语中也多有运用。如:

(31)朱半天想要我的女儿,可不能答应。(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

据《汉语方言语法类编》,“可”在山西翼城话中用作表强调的语气副词。如:

(32)那块布好哇?——可好唻。

“可”可用做形容词、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状语。在回答别人问话的句子里,说明性质,表示强调。

“可”也可以表示程度,山西交城话中用做程度副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普通话的“很、非常、最”在交城话里大多用“可”代替。如:

(33)他可好看勒。

(34)他个儿可高勒[4]。

丁全[5]也考察了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认为它相当于“很、非常”,如:可好,可长,可潇洒,可窝囊,等等。

“煞”的前身“肆”产生于先秦,用做程度副词,汉以后用例较少,到汉魏演化为“杀”,多用做程度补语,唐五代正式出现了“煞”,并且既可以表示程度,又可以表示语气,有时二者兼而有之。现各举一例。

(35)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诗经·大雅·荡之什)

(36)妒人之子愁杀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四)

(37)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全唐诗·卷885,卢延让:八月十六夜月)

(38)残梦不须深念。这些个、光阴煞短。(全宋词,朱敦儒[鼓笛令])

可见,不论“可煞”是并列结构还是附加结构,用做程度副词和语气副词都是有构词理据的。

元代也出现了“可煞”[6],但是用例较少,下列文献各出现1例。如:

(39)谁想今日成合了我侄儿白士中这门亲事,我心中可煞喜也!(望江亭·第一折)

(40)张郎在客,可煞辛苦。(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41)见知远可煞怒。(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42)可煞作怪,那白兔又变成一张白纸。(五代史·梁上)

例39~41中“可煞”修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在例42中修饰形容词,似乎都既可以看做语气副词,也可以看做程度副词。

在明代,“可煞”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喻世明言》《三遂平妖传》各4例,《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禅真逸史》各3例,《清平山堂话本》《隋唐演义》各1例。如:

(43)可煞作怪!大雪中如何种得这甜瓜?(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

(44)可煞事有斗巧,方才开得铺三两日,一个汉子从外面过来,就是那郭排军。(警世通言·第八卷)

(45)可煞怪异!真是来意至诚,无不感应。(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46)自实只道是水淹将来,立刻可死。谁知道井中可煞作怪,自实脚踏实地,点水也无。(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47)官人去腰里取下版金线箧儿,抖下五十来钱,安在僧儿盘子里。僧儿见了,可煞喜欢,叉手不离方寸:“告官人,有何使令?”官人道:“我相烦你则个。”(清平山堂话本)

(48)嫂嫂只今日写来,可煞惊人!(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

例43、45、46、48的程度之中包含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似乎界于程度和语气之间。例44只用做语气副词,例47用做程度副词。

明代也有写做“可杀”“可霎”的。如:

(49)可霎作怪!只见地下生出一条藤儿来,渐渐的长大,便生枝叶,然后开花,便见花谢,结一个小葫芦儿。(三遂平妖传·第十一回)

(50)你道可杀作怪!那死尸潮上潮下,退了多日,一夜乘潮逆流上来,恰恰到于家庄本社海边,停着不去。(拍案惊奇·卷十四)

(51)可霎作怪,自从许下愿心,韩夫人渐渐平安无事。(醒世恒言·第十三卷)

(52)可霎作怪!看那人头时,渐渐缩小,须臾化为一搭清水,李勉方才放心。(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据《汉语方言大词典》,“可霎”相当于“真是”,是官话,并举例50作为证据[7]。我们则认为,这几例也是程度之中包含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界于程度和语气之间。

而由上可见,“可煞”修饰的对象开始向“作怪”集中。

清代也有大量用例。《续金瓶梅》出现8例,《儿女英雄传》《女仙外史》各6例,《醒世姻缘传》《野叟曝言》各5例,《七侠五义》各4例,《封神演义》《飞龙全传》《九尾龟》《梦中缘》均为2例,《风流悟》《警寤钟》《玉楼春》《凤凰池》各为1例。这些文献中的“可煞”均修饰“作怪”,但有不少写做“可霎”。如:

(53)可煞作怪,那马凭他怎样的摸索,风丝儿不动。(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54)可煞作怪,这几件物事没有一个人晓得的。(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

(55)可霎作怪,只见一阵旋风随他父子乱滚,一直往北去了。(续金瓶梅·第八回)

(56)可霎怪,素臣见的,明明是一窖元宝,鸾吹等却见是一窖清水。(野叟曝言·第六十四回)

(57)可霎作怪,殿上忽起阵旋风,刮到柔娘身边,卷得绣裙乱涨。(女仙外史·第四十六回)

从“作怪”的可信度看,“可煞”表示一种程度,可以看做程度副词;但从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来说,更表示一种强调,可以看做语气副词,相当于“确实、真是”。

张谊生认为,从语义情态看,大多数副词所表示的程度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主观评价特征。譬如,与“很、极”相比,“死、坏、透、煞、慌”等副词虽然也表示程度之深,但由于虚化还不彻底,因而或多或少会存留一些原词的语义积淀,必然会在使用中附带某些形象色彩,表露一些主观情态。如:气极了一气煞了[8]。

显然,“很、极”表示一种相对客观的程度,而“死、坏、透、煞、慌”在表示程度的同时,还附带强烈的主观情态和倾向。“可煞”就是这样一种既表示程度又表示强烈主观情态和倾向的副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可煞”,但方言中有“可煞”“可霎”以及相近的词。“可霎”在汉语方言中的用法前面已论及,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简称《大词典》),“可煞”是官话,用做副词,表示“真是”“十分”,举《喻世明言》和《清平山堂话本》的例子。可见,《大词典》也把“可煞”处理为程度副词和语气副词。

《大词典》还举出河南新乡话有“可嘞”一词,用做副词,表示“很、非常”,如:他可嘞好吃肉。不过我们看不出“可嘞”与“可煞”的关系[7]。

据《汉语方言语法类编》,在河南安阳话中有一个程度副词“可牒”,与“可煞”非常相似。如:

(58)这事儿可牒好。

(59)我可牒想你。[4]

从语义上说,它应当既可以表程度,又可以表语气。《大词典》也把它处理为程度副词。不过,这个词是否就是“可煞”,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

总之,“可煞”使用的时代主要在唐宋元明清,它的演变有3个明显特点。

(1)唐代主要出现于宗教文献中,宋代开始向中土文献渗透,元明清时期主要出现于中土文献中。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再出现,只在方言中使用。其原因有二:①“可煞”语义模糊,不符合语言规范化要求;②在语气副词与程度副词两个语义场中,有更为口语化的副词可以取代它。

(2)从修饰对象看,由唐宋时期修饰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到清代主要修饰形容词“作怪”,修饰对象呈现专一化的倾向,而明代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3)从表达的语义看,唐宋时期,表示程度与表示语气有时是明晰的,有时是模糊的,发展到明清时期,随着修饰对象的专一化,语义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均是处于程度与语气两可之间,这是因为程度副词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收稿日期:2002-12-17

标签:;  ;  ;  

现代汉语副词“克什”的演变规律_副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