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三个度”论文_汪林燕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三个度”论文_汪林燕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 323900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后作业是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入化英语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学为中心”的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要走出单一化“读、背、抄”的误区,要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突显巩固型作业的“趣度”;基于生活应用,突显阅读型作业的“活度”;基于综合素养,突显整合型作业的“广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作业 有效设计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巩固,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的有效载体。和课堂学习相比较而言,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相对较强,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布置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大都是以读、写、背诵为主,作业形式单一,过于枯燥,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小学阶段的英语作业设计要基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视角,突破传统单一化、枯燥化的作业设计模式,才可以充分发挥其应当具备的重要功能。

一、基于儿童认知——突显巩固型作业的“趣度”

在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那就是既要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同时也要提高其语言技能,英语语言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反复性的巩固,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巩固型课后作业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为中心”的理念下,要走出英语巩固作业机械化训练的误区,要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突显其趣味性。

1.减少“机械抄写”,在“趣味造句”中巩固英语词汇

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非常关键,因为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如果掌握度不够,高效化的英语学习就很难实现。但是,很多教师针对英语词汇方面的作业设计,基本是以机械抄写为主,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对于词汇巩固型作业可以变机械抄写为趣味造句,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抄写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first、second、third…”这些序数词以后,我让学生利用这些序数词进行造句。学生利用这些序数词造出了“My classroom is on the first floor.”“The third orange.”“It’s the first time that…”“It was the third time that…”等句子,在趣味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英语词汇有更加深入的掌握,并有效帮助其提升对于词汇的具体运用,其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2.避免“反复背诵”,在“情景对话”中巩固英语句型

针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加强学生对英语句型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其培养语感。小学生习得英语句型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所以对于英语句型的学习比较容易混淆。对于英语句型作业的设计,应突破传统形式的反复背诵,可以选择使用情景对话的方式来突显其趣味性。

例如,在学生完成“Who is this?/This is…”这一句型的学习之后,我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以《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一部孩子们都喜爱的动画片中的情景进行的角色扮演,让他们用“Who is this?/This is…”在课后与同学进行情景对话。这一种方式既充满乐趣,同时也增加了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机会,更重要的是巩固了课堂教学中的句型学习。

3.回避“机械背诵”,在“口诀巧记”中巩固英语语法

对于英语语法巩固型作业,很多教师往往是让学生在课后对其进行机械背诵,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于语法巩固型作业,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来进行辅助,把英语语法隐形于儿歌之中,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在儿歌朗读的过程中对英语语法进行规律性记忆。

例如,在教学基数词与序数词转化这一英语语法知识点以后,可以通过以下一首儿歌帮助小学生进行综合性记忆: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th”要从四加起;八减“t”,九减“e”,“ve”要用“f”替;遇“y”要变“i”和“e”,加上“th”莫忘记;若要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这一口诀把基数词变序数词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综合化的处理,小学生通过这一口诀对基数词与序数词的转化规律就会在短时间内掌握,这样的作业比枯燥地让学生在课后对英语语法进行背诵要好得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于生活应用——突显阅读型作业的“活度”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只有在对英语文本进行充分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语言学习来说,重点在于实际应用性。在《英语课程标准》中针对这一问题也特别强调,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大对于学生应用的引导,借此提升其对于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对于阅读型的课后作业要基于生活应用进行设计,要突显其“活度”。

1.开展生活调查,优化口语训练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要加大对于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的引导,避免“哑巴英语”。在学生学习了一些英语课后以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生活调查,在生活调查的过程中进行英语口语训练。

例如,在教学完PEP六年级下册中Unit 4“My holiday”这一课以后,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让他们围绕以下句型: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 there?What did you see (eat)there?Who did you go with?Were you happy there or not?Why?And then ask your friend or parents?这样,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高效的英语口语训练。

实际上,在新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类似例子还存在很多,针对此类内容引导学生以课后调查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从而有效地落实英语阅读教学的语用目标。

2.借助动手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普遍特征就是天生好动,他们心灵手巧,同时动手能力也非常强。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以阅读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动手设计活动,这样,不但能够对英语文本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 bag”以后,我的设计作业就是让学生扮演设计师的角色,引导他们进行以下操作设计:

(1)根据已习得的词汇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标签。

(2)在标签上用英语注明用品的名称以及颜色。

(3)以自己的方式用英语向同学对此用具做简单介绍。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针对学习用品的标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本单元中已经习得的内容进行有效复习、巩固并应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使课后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以上仅列举了阅读型作业的其中两种形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行灵活设计,使其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基于综合素养——突显整合型作业的“广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整合型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要基于综合素养这一目标,要突显整合型作业的“广度”。

1.基于学科整合,提升语言能力

英语和语文同样归属于语言学科,并且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所以,对于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可以将这两门学科进行整合,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单元以后,我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开始故事改编:

(1)以“what would you like”为主,针对本单元内已经学习过的食物,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故事改编,其中每个小组成员为四人。

(2)改编结束后,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角色对故事进行表演,在具体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本单元学习过的句型以及单词。

这种作业形式趣味度较高,改编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的过程。在表演的过程中,既提升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效地巩固了教学知识点,使其成为高效的语言习得方式。

2.基于网络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探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开放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书本。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要突显开放化的特点,要基于网络资源为学生设计整合型作业,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完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英语课文以后,我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以体育运动为主题,进行相关的网络调查。在完成这一项作业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各不相同,所以选择的项目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也可使作业趋于多样化。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自己需要的并且是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信息,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课外作业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也增强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布置课外作业要比以往简单的背默记忆效果高出很多。

实践证明,链接网络的作业形式是增强小学生英语作业趣味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传统作业模式的有效手段,通过网络化的作业能够让作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总之,课后作业是小学生提升英语能力的最有效载体,我们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要避免传统“读、写、背”的作业形式。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后作业的价值功能,要让课后作业为小学生的课堂英语学习留下美丽的背影。要通过设计生活化、整合化、开放化的作业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习面,要基于儿童认知、联系生活实际、多维整合拓展、借助网络资源的策略体现作业设计的“趣度”、“活度”和“广度”,从而让英语作业成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陈玉明 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例谈[J].校园英语,2015,(11)。

[2]刘欣 英语课堂有效作业设计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4,(12)。

论文作者:汪林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三个度”论文_汪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