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第四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在桂林召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科学院论文,工作会议论文,第四次论文,情报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科学院第四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于1995年11月22~26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属各个单位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科委情报司、文化部图书馆司等有关代表应邀出席。
会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八·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的文献情报工作,充分肯定了1991年全院第三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5年间,全院文献情报系统在文献信息资源、信息网络、数据库建设、情报研究和信息咨询服务诸多领域有26项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培养了硕士研究生42名,招收了博士研究生4名,使以院文献情报中心为核心,4个地区文献情报中心为骨干,各个研究所文献情报室为基础的全院文献情报系统的整体化建设得到了加强。
会议经过讨论,制订了《中国科学院“九·五”文献情报工作发展计划》,其发展目标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努力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提高情报研究和信息服务的水平,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初步建设成为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开放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其具体内容有:
1.建设一个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部分高新技术学科覆盖齐全、布局合理、提供快捷、使用方便的中国科学院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文献信息保障率达到70—75%;
2.以NCFC网和CASnet网为依托,建设一个具有先进水准的院、分院、研究所三级节点的文献资源信息网络平台,上网服务的计算机达2000—2500台,数据生产总量达200万条记录,覆盖全院60%馆藏量;
3.发展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和优势的情报研究工作,为领导决策、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全方位情报分析研究和信息服务;
4.大力提高文献情报人员的素质水平,做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优化结构,分流人员,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高水平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队伍。
会议讨论、修订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条例》,并研究制订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情报研究领导小组章程》、《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基金管理条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馆际互借规则》等文件。对5年来成绩卓著的43个先进集体和59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标签: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