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绍兴 邮编:312000
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在以止血为中心的复苏过程中,输血仍然是挽治生命最重要的手段。目前,产科输血主要是同种异体同型输血,该方法的问世已成功救治了无数孕产妇的生命,但过敏反应、异型输血、病毒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等不良事件难以避免。更重要的是,临床上血液资源紧张,常不能及时获得所需血液,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产前贮存式;自体备血;可行性;母儿安全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并拟在本院住院分娩、符合下述纳入标准并愿意接受PABD者。纳入标准包括: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疤痕子宫、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不明原因手术大出血史者。参照2013年美国加州围产期出血高危分类临床标准,将孕妇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3组。低危组包括稀有血型、胎盘位置异常(20mm<胎盘边缘距宫内口≤40mm)、不规则抗体阳性及不明原因手术大出血史者;中危组包括多胎妊娠、疤痕子宫并人工流产史>3次;高危组包括完全性(包括凶险性和植入)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胎盘边缘距宫内口≤20mm)。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32%。为能使该研究安全实施,设置了排除标准: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子痫前期胎盘功能不良者,合并循环、呼吸、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菌血症高风险及血液传播风险疾病患者。此外,孕妇无产兆、病情稳定无阴道流血。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研究方法
2.1制定备血计划,凶险型前置胎盘或怀疑胎盘植入者,计划贮血总量为600~700mL,首次采血时间为妊娠34周,采血间隔1周;其余孕妇贮血300ml,妊娠36周后采血1次,血液保存小于35天。
2.2PABD核对个人信息,签订知情同意书,告知注意事项。采血前保证充分休息,进易消化、低蛋白、低脂饮食等。采血过程中,孕妇取左侧卧位,监测生命体征,并持续胎心监护。于我院输血科采集并保存备用。采血后常规补充琥珀酸亚铁片。
2.3自体血回输指征如果产后出血量<500mL,根据产妇意愿决定是否回输贮存血液;产时出血量≥500mL,建议回输;产后出血量>1500mL,除自体血回输外,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输入同种异体成分血。
2.4观测指标①采血前后孕妇血压、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以及恶心、呕吐等反应;同时持续电子胎心监护,观察胎心率基线和短程变异等指标变化;②采血后贫血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采血前7d、采血后72h,分娩前7d,产后24h血红蛋白、HCT、血小板、WBC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③母儿结局:产后24h出血量,胎儿娩出后5minApgar评分;④自体储血的次数、总量、回输率、废弃率,异体血源的使用率和用量。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或中位数(M)表示,多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测量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应的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组间的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92例PABD孕妇中,低危组稀有血型27例,胎盘位置异常9例,不明原因手术大出血史者1例;中危组双胎21例,疤痕子宫并人工流产史>3次4例,疤痕子宫并高龄2例;高危组完全性(包括凶险性和植入)前置胎盘23例,边缘\低置胎盘5例。共采血115例次。3组孕妇孕、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孕妇贮血情况及其应用3组贮备血总量33250mL,回输29050mL,回输率为87.4%。高危组6例采血后不足3d即分娩,占21.4%,患者中有5例需要异体输血,产后出血量2330~8400mL。自体血废弃率为12.0%(11/92)。所有患者无输血相关反应发生。无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3、PABD过程中母儿生命体征变化孕妇采血后5min舒张压较采血开始时平均下降3.4mmHg(1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结束后其余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胎心监护显示:胎心率基线水平和短程变异从采血前5min至采血后60min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PABD对孕妇血常规各指标的影响92例中69例行单次自体血采集,血常规变化情况。采血后血红蛋白较采血前平均降低5.4%(P<0.05),最大降低幅度15.7%,最低降至95g/L,分娩前恢复;HCT变化与其相似,平均降低2.1%,最大降低幅度5.8%。采血后及分娩前贫血(血红蛋白<100g/L)率分别为1.4%和2.9%。采血前、后及分娩前血小板、WBC、中性粒细胞指标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和中性粒细胞与分娩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前血小板>100×109/L,除1例患者采血后血小板降至99×109/L分娩前恢复正常外,其余孕妇采血前后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3例行2次自体血采集者的血常规变化情况与单次采血情况类似。第1次采血后,血红蛋白较采血前有所降低[(112.5±7.9)g/Lvs(118.8±10.5)g/L,P<0.05],但第2次采血时血红蛋白已均显著增加[(118.8±5.9)g/L],与采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均无贫血发生。采血前、后及分娩前WBC、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近期研究发现救治产后出血,早期输入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制品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甚至有学者提出应直接输注全血而不是成分血救治产后出血。本研究低危组和中危组无异体血使用,在包括前置胎盘的高危组中,避免了出血量<2000mL者使用异体血,说明PABD所提供的全血成分具有优势。为了确保参与PABD采血、运输及保存的安全,避免管理隐患及其他差错,不建议表抗阳性及肝功能异常者、HIV抗体阳性等患者行PABD。
参考文献
[1]李雅杰,安万新,梁晓华,等.全国各地血液供应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36-1238.
[2]南京市围产期保健协作组.1999年南京市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情况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31-733.
论文作者:钱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胎盘论文; 统计学论文; 孕妇论文; 产后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血小板论文; 意义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