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及其启示
刘 锋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摘要 :关于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内容体系的构建、现实启示的阐释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内容丰富,包括新闻出版与舆论监督思想、创办革命刊物的基本方针与性质、加强党对出版物的领导、坚持出版自由与党性原则相结合、开展新闻传播与政治宣传的思想等。重温与学习这一宝贵思想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发展。新时代要像列宁那样加强党对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坚强领导,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着力提升党的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 列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
自从列宁创立俄共(布)(前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他就非常重视新闻出版与政治宣传工作,并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新闻出版与政治宣传实践当中。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具有鲜明俄国时代特色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深入挖掘与重温这一宝贵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创新发展、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本文在梳理学界关于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研究的学术史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维度对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进行学理探讨,旨在推动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
一、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缘起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就包括对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研究。截至2018年11月20日,以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为例,篇名中包含“列宁、新闻”的文章有43篇,包含“列宁、宣传”的文章有27篇,包含“列宁、出版自由”的文章有10篇,包含“列宁、监督”的文章有148篇。而以读秀网的书籍为例,书名中包含“列宁、新闻”的书籍有10种,包含“列宁、宣传”的书籍有15种,包含“列宁、出版”的书籍有5种,包含“列宁、监督”的书籍有1种。综观这些论文和报刊书籍,从共时度视域来看,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列宁论新闻真实的思想、列宁关于新闻宣传思想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思想、列宁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列宁的政治宣传思想、列宁关于无神论宣传的理论、列宁新闻宣传与出版自由思想的特点等。而从历时度视域考察,学界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政治宣传的策略变化、列宁早期党的宣传工作思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新闻思想等。从总体来看,学界的研究思路广阔,观点科学,文本研究成为重要侧重点。从研究队伍来看,青年学者对列宁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研究兴趣更为浓厚。从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来看,大部分观点散见在期刊论文、纪念性论文集和报纸里,具有代表性的专著相对不多。
综观当前学界研究的成效与现状,笔者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一是学界对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研究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亟待从整体性的角度构建这一思想体系。当前,应结合相关文本,着重从历史层面和理论维度全面深刻地把握列宁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基本内容。二是对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的阐释相对不多,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当前,应结合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的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层面,阐述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当代启示。
本研究用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Ens评价模型的模拟精度[17]。确定性系数R2用于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吻合程度评价,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Ens用于评价模型模拟值的可信度。确定性系数=1表示非常吻合,确定性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越高[13,16]。当Ens=1时,实测值等于模拟值,Ens越接近于1,说明模拟值可信度越高[15,18]。
此外,探讨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出版与政治宣传思想中贯穿的坚定的党性原则、体现的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展现的宽阔的时代视野等,进而对指导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与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内容丰富,包括新闻出版与舆论监督思想、创办革命刊物的性质与方向、加强党对出版物的领导、坚持出版自由与党性原则相结合、开展新闻传播与政治宣传的思想等,是列宁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列宁主义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理论维度: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内容阐释
鉴于学界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研究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内容的阐释和现实启示的分析这一双重维度,力争对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进行深化研究。
持续性的资金保障几乎是所有民间儿童救助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现有的民间儿童救助组织资金来源,一是以某个企业或其他营利组织为资金来源,二是依靠社会捐助,包括国内和国外捐助,而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还不稳定,经费短缺是这些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与此同时,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监督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缺乏,各种侵害公益财产的“公益腐败”案件频繁发生,打击了公众的捐款热情并降低了民间组织的公信力。
(一)关于加强新闻出版与舆论监督思想
同时,列宁非常重视政治宣传工作,认为政治宣传是启发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前提。他指出,政治宣传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经济宣传,加强无神论宣传,培养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意识等。譬如,随着经济中心的变化,1920年12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现在我们应该注意把全部宣传鼓动工作从为政治和军事服务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6]。列宁还强调新闻报道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必须秉持公开性的原则,要求“公开报道各先进单位的模范事迹,反对、克服资产阶级注重‘商业秘密’的旧习惯,公开揭露各生产、机关单位中落后、阴暗的一面”[7]。此外,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更是重视政治宣传作用的发挥,强调“要扩大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范围,充实它们的内容”,并使之成为“决定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将来活动的口号,因此我们就把这个口号列入我们机关报的工作规划”[2]50。
列宁是新闻编辑、创办报刊与舆论宣传的能手。他曾编辑和主编了《火星报》的前52期,在此刊物上发表300多篇“论党的工作”的文章,还创办和领导了《社会民主党人报》《青年国际》等报刊。关于报刊的篇幅和出版时间的确定,列宁曾指出,“鉴于报纸在俄国处于秘密状态,出版日期不能预定”,“每号报纸的篇幅约为1—2印张”[2]51。他还经常指导《真理报》等报刊的工作,发表过《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多篇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要任务和办好无产阶级报刊的方略等。而且,在非常严峻的政治环境里,列宁克服重重困难包括身体上的病痛,加强对新闻宣传与报刊出版的指导,大多情况下甚至是亲自主编、编辑、撰稿,从而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的伟大理论家和宣传家。
此外,列宁还分析了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报刊书籍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出版要求。他首先辛辣地指出现有的一些报刊“不像一份革命报刊,不像一个阶级实行专政的机关报,尽管这个阶级正在用行动证明,资本家和维护资本主义习惯的寄生虫的反抗被它的铁拳所粉碎”。在指出这些不足和缺陷后,列宁明确了未来新闻报刊的出版方向与内容的侧重点,即“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而这正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此外,列宁强调还要多“注意工厂、农村和连队的日常生活,这里创造的新事物最多,这里最需要关心、报道和公众的批评,最需要抨击坏人坏事,号召学习好人好事”。总之,作为一份革命性报刊,要“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多检查检查,看这些新事物中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4]137,等等。
(二)关于创办革命刊物的性质、方向与内容
针对俄国社会革命运动中存在的涣散状态、无政府状态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列宁强调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旗帜下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地建立一个巩固的政党。为此,列宁于1900年8月下旬为全俄第一家马克思主义革命报纸《火星报》撰写了声明,在这一声明中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以及对所面临的任务的理解。列宁强调,“我们衷心拥护‘劳动解放社’的决定——恢复出版书报的活动,并着手进行有系统的斗争来反对歪曲社会民主主义和把它庸俗化的企图”,“必须重新选举中央机构并委托它恢复党的机关报”。[2]48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各个运动中心相互联络的组织,正常地向俄国各地供应报刊书籍,建立起俄国社会主义的邮递工作,为创办坚持原则的、从思想上统一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共同的刊物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也绝不反对同志之间在我们的机关刊物上进行思想论战[2]49-50。
首先,要把握好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决不允许有“特殊成员”和“舆论飞地”。其次,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深入研究宣传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和内涵实质。最后,加强新闻出版与宣传队伍建设。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根本在于人才队伍。所以,要选好配强作风扎实、高素质的领导班子,确保党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出版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另外,列宁还非常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他曾宣布愿意让政府时刻受到国内新闻舆论的监督。关于舆论监督的思想,列宁认为要依靠人民群众办好工人党报,建立一个富有战斗性的编辑部,要依靠工人捐款办好工人报纸等。这体现了无产阶级新闻舆论监督的人民性、战斗性和阶级性。同时,列宁还指出要集中力量创办党的机关报,形成全国的舆论阵地;把党报视为社会民主主义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办报方针,统一全党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来启发、教育、争取和团结工人,进而发挥新闻舆论的自我监督作用”。[3]
603 术前糖类抗原 19-9 水平评估不同甲胎蛋白水平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 李风伟,邹奇飞,薛 辉,项红军,夏 勇,李 俊,阎振林,沈 锋,王 葵
(三)关于强化党对出版物的领导思想
同时,列宁还指出了党加强对出版物领导的任务与使命。这就是要组成一个反对专制制度、同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把全国一切民主分子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进行顽强的斗争,彻底战胜万恶的制度,完成历代先人的未竟之业”[2]51。他还号召革命同志们要“组织同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紧密而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广大的、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写作事业。全部社会民主主义出版物都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一切报纸、杂志、出版社等都应当立即着手改组工作,以便造成这样的局面,使它们都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完全参加到这些或那些党组织中去”[2]170。只有这样,“社会民主主义”的出版物才会名副其实,进而与先进的、彻底革命的阶级的运动汇合起来。
列宁关于加强党对出版物的领导这一宝贵思想,主要体现在1905年11月13日他所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这一著作中。列宁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报刊出版事业和文学艺术事业的基本原则,指出党的组织和与党有联系的团体的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列宁认为,写作事业不能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不能同党的事业的其他组成部分刻板地等同起来,但无论如何必须成为同其他部分紧密联系的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党应加强对写作事业的引导,把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写作者一定要参加到各个党组织中去。出版社和发行所、书店和阅览室、图书馆和各种书报营业所,都应当成为党的机构,向党报告工作情况”[2]167。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对出版事业、新闻事业和各种报刊的全面有效领导。
(四)关于坚持出版自由与党性原则相结合的思想
关于出版自由的问题,列宁的著述颇丰。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发表了《关于出版自由的决议草案》等文章,对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界定。特别是列宁在1921年8月5日专门发表过《关于“出版自由”》的名著,这是一封给米雅斯尼科夫的信。在这封信中,他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提出的“出版自由”的口号的虚伪性,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出版事业中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执政党不应当也不可能靠倡导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来克服自身的弱点、错误、偏差、毛病,而必须依靠工人和农民、依靠广大党外群众来检查和监督党员的工作,从而实际地反对和祛除营私舞弊的行为,使苏维埃变得生气勃勃。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全世界,凡是有资本家的地方,所谓出版自由,就是收买报纸、收买作家的自由,就是买通、收买和炮制‘舆论’帮助资产阶级的自由”[2]311。这些论述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下所谓的“出版自由”的虚假性与反动性。
关于写作自由问题,列宁曾指出言论、结社和出版应当有充分的自由,但是资产阶级关于绝对自由的言论只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社会主义者“要用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去对抗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2]169-170。真正“自由的写作”应该是把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服务。
此外,列宁还曾明确强调要坚持新闻报刊出版的党性原则,对那些没有党性原则的作者进行了严厉批判。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地用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党的出版物的这个原则是什么呢?这不只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的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2]106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列宁把新闻报刊出版视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彰显了他十分重视写作事业中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问题,这对当前我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五)关于开展新闻传播与政治宣传的思想
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认为苏维埃新闻传播的侧重点应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指出苏维埃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具体来讲,报刊应该为经济建设服务,应树立一批好的劳动公社的榜样来带动其他公社。同时,报刊上也要开辟“黑榜”,揭露那些坏的典型,批判各种错误的行为。列宁还曾多次论述广播、电影事业的发展。20世纪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制通信和广播的无线电技术,列宁对此非常关注,并注意到这些先进技术在新闻传播上的应用。譬如,1912年12月列宁做出了建立俄国第一个无线电实验室的决议,并于1922年做出指示,“在完成组织无线电话通讯事业上,在生产完全适用的扬声器上,绝对不要吝啬资金”,并建议“拨款10万卢布供无线电实验室使用”[5]。列宁还多次论述到无线电广播是新闻宣传的有力武器,并强调通过此项技术的运用,可以对抗来自西方的意识形态进攻,还可以把莫斯科的讲话和声音在“没有距离限制”、“不要纸张、不要电线”的条件下传递到整个俄罗斯。
智能变电站技术主要是采用计算机监控信息、技术处理等,有高度化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的控制以及集成化的设备装置。
列宁所领导与主办的刊物都是党的报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半数的报刊都是秘密出版的。列宁关于新闻出版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主张新闻出版自由和新闻内容要真实客观等。他批判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号召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的新闻报刊出版一定要摆脱资本奴役和警察的统治,摆脱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他还允许意见不同的政论者在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文章,与党的宣传部的负责人进行论战。同时,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文化一度繁荣。一些新闻报刊出版社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出版了大量娱乐消遣类的书籍,而马克思主义类的新闻出版物有所减少。面对这一情形,列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止了这种出版态势,加强了新闻出版的党性原则,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性作用。列宁还非常重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为此,他主持布尔什维克日报《新生活报》时,“组建了特别检查小组,专门负责检查、核实来信和报道中是否有失实之处,并将严重失实的报道在报纸上公布”[1]。可以看出,列宁非常重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在他看来,新闻出版的内容一定要尊重真实性的原则要求,反对虚假的新闻内容。
为了加强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列宁重视各级党校建设,亲自为党校推荐学员,注重总结党校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经验和方法。他还强调执政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亲自参加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并通过发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文章号召广大党员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做一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8]。正是在开展政治宣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列宁强调要重视新闻传播与政治宣传工作,十月革命胜利的果实得到了普遍的宣传,进而夯实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三、现实维度: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内容丰富,对当前做好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主流媒体意识形态话语宣传的利器、发挥报刊媒体在改革开放中的“喉舌”作用,加强转型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巩固”等具有重要启发。当前,要像列宁那样在开展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加强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重视报刊媒体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加强党对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实现“两个巩固”。新时代做好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使新闻出版阵地与宣传部门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从而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凝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与力量。
关于创办刊物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列宁的《论我们报纸的性质》(1918年9月18日或19日)的著作中。在这篇著作中,列宁阐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强调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要求社会主义的报刊应该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议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政治空谈,占的篇幅太多了,而新生活的建设,建设中的种种事实,占的篇幅太少了”[4]135。在此基础上,列宁对现有报刊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现有的一些资产阶级报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不可能刊发一些“最神圣的东西”——私人工厂和私人农场的内幕。“这种惯例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我们应当坚决抛弃,但我们还没有这样做。我们报纸的面貌还没有改变得符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列宁还强调,现有的报刊新闻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最终要利用报刊“反对那些顽固坚持资本主义传统(习惯)、仍然用老眼光看苏维埃国家(替‘它’干活要少些差些,从‘它’那里捞钱则多多益善)的极少数工人、工人集团、工人阶层,以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4]135-136
本研究通过对恩施9个不同产地的三百棒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发现有14个共有峰;利川市建南镇、利川市团堡镇、恩施市鹤峰县燕子乡、恩施市巴东县野三关镇所产的药材样品与对照药材比较相似度均大于0.90,其余产地药材样品相似度均小于0.90。结果表明,利川市建南镇、利川市团堡镇、恩施市鹤峰县燕子乡、恩施市巴东县野三关镇所产三百棒药材质量相对较佳。而该4个产地均处于较高海拔地区,三百棒药材质量是否与其产地的海拔高度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4.4 提取次数对树舌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准确称取6份质量相同的5 g灵芝干粉末,按液料比45∶1加入蒸馏水,设置提取次数分别为1、2、3、4次,在70 ℃条件下浸提2 h。根据所测吸光度考察提取次数对树舌灵芝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二是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应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实施应以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局为基本职责。为了践行这一要求,新闻出版与宣传报道的内容就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从服务方式上善于向社会大众的需求靠近,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政策解读、政治宣传等作用。要为当前经济建设这一工作重心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正如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苏联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客观情势,把新闻出版与政治宣传的重点工作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情势下,我们党开展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也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使命和新征程,从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情势的变化积极做好新闻舆论与宣传思想工作。
同时,做好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善于创新,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就要求新时代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利用重大纪念活动、重要会议召开前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关节点等找准着力点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唱响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党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获得科学有效的信息。
三是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掌控党的新闻出版与宣传思想工作,着力提升党的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意识形态的巩固,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夯实,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前途。新时代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提高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应做到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实践层面上精准有力,着重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和思想政治宣传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传播力[9]。
文章在以TDOA为主要思想的基础上,介绍了GCC-PHAT算法并针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基于线性预测残差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引用了端点检测技术、LPC算法和IIR平滑滤波,有效解决了GCC-PHAT无法应用于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的问题。根据测试,声源定位的方位误差在100 mm范围内,方向角的误差在±5度范围,准确度较高,可以应用于现实环境中。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夯实党性原则;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出版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清醒认识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的本质,自觉剖析和抵制西方新闻观的错误观点影响。此外,新时代要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新兴媒体的应用,使之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加强新闻舆论与政治宣传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递中国最美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话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和宣传思想工作繁荣兴盛。
参 考 文 献
[1]陈力丹.列宁论新闻真实[J].新闻界,2017(5):1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刘国明.列宁论新闻舆论监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1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2.
[6]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0.
[7]章舜粤.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治宣传策略及启示[J].青年记者,2017(15):100.
[8]邢文利,闵雪.列宁执政安全理论初探[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88.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01-202.
中图分类号: A821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8- 11- 19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委项目(SM201910005011);“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项目(JK027004201601);“2019年内涵发展定额——新入校博士教师启动经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刘 锋(1988-),男,博士,讲师;E -mail: liufeng2010beijing@126.com
文章编号: 1671-7031(2019)03-0103-06
标签:列宁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新闻出版论文; 宣传思想工作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