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婧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银屑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满意率97.92%;对照组总满意率85.4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好转,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关键词】护理干预;银屑病;焦虑;抑郁
银屑病是指皮肤呈现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表现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呈现红色,以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银白色皮屑,特点主要具有反复发作性并且呈现慢性病程,很难根治[1]。患者常常因为反复发作性导致不良情绪产生,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对治疗的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特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银屑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银屑病患者,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类疾病史,交流沟通无障碍。将96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8例患者,年龄23岁到71岁,平均年龄(47.18±2.39)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病程6个月到11年,平均病程(4.78±1.37)年。对照组共48例患者,年龄25岁到74岁,平均年龄(48.11±1.29)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病程8个月到10年,平均病程(4.39±1.8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的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给予消毒处理,防止发生感染。饮食上患者应保持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平时生活患者应保持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的对待,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判定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向患者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帮助患者介绍身旁的病友,可以相互鼓励,平时可以一起活动,消除患者紧张、恐慌的情绪。(2)生活护理:患者日常的饮食,护理人员应进行详细的指导,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同时低盐低油,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鼓励有烟酒史的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锻炼,增加患者机体的抵抗力。(3)出院护理:对于马上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药物的使用时间等详细信息告知患者,同时记录到纸上,交给患者,防止患者遗漏。叮嘱患者定期检查,注意生活、饮食等细节。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都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2],判定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严重。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开展,5个大项,评价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对比采用率(%)表示,实施t检验,P<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SAS SDS SAS SDS
观察组4852.16±7.8155.89±6.3427.14±5.1735.26±5.42
对照组4853.81±6.2754.73±6.2941.89±5.2144.68±5.8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问卷共发放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100%。观察组总共48例患者,满意15例,非常满意3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7.92%;对照组总共48例患者,满意20例,非常满意21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85.4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
观察组48 15 32 1 47(97.92%)
对照组48 20 21 7 41(85.42%)
3讨论
银屑病反复性强,很难治愈,呈现慢性病程,长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常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慌、自卑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患者不良的紧张情绪,会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于银屑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系统护理干预,让患者的心情放松,加强患者的情绪护理,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和谐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调动患者积极性,树立自信心[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情绪得到很好的控制,情绪明显好转,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也有提高,说明患者心情好,不良情绪好转,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综上所述,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好转,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7(39):487 ~ 487.
[2]陈小玉,贺春香,叶流,等.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西部医学,2015,27(1):61 ~ 62,65.
[3]朱蓓蓓,王妍妍,曹春艳,等.银屑病病人开展强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1):62 ~ 64.
[4]王红霞,张美玲,谈翠.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170-1171.
论文作者:郑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银屑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绪论文; 满意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