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白塘镇卫生院 湖南汨罗 414401)
摘要:目的 分析丹栀通竹方加减在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60 例来我院接受中风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栀通竹方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为66.67 %,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ADL和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栀通竹方加减可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抑郁症;丹栀通竹方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nzhitong bamboo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January 2019 60 patients to the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split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using Dan Zhi tong bamboo on the basis of add and subtract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reatment of depression,daily life ability,neurologic deficit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6.6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HAMD,ADL and NIHS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danzhitongzhu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depressed mood and nerv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stroke;Depression;Dan zhi tongzhu fang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中风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属于脑血管循环障碍,其可造成患者出现智力障碍、猝然昏倒[1]、半身不遂等症状,具有病死率高、病残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后生命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是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需要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提高PSD治疗效果是提高中风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栀通竹方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60 例来我院接受中风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栀通竹方加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55~75 岁,平均年龄66.84±6.85 岁,病程9~72 h,平均病程34.54±10.37 h,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56~75 岁,平均年龄66.36±6.22 岁,病程8~72 h,平均病程35.63±11.39 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即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同时使用黛力新进行药物干预,黛力新,口服,1 片/次,bid,连续治疗4 周。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栀通竹方进行治疗,基本处方如下:栀子9 g、丹皮9 g、淡竹叶9 g、通草6 g、百合15 g、生地15 g、浮小麦15 g、生龙骨30 g、白芍10 g、生牡蛎30 g、炙甘草10 g、大枣5 枚,脾虚者加白术20 g、党参15 g,随证加减;便秘者加冬瓜仁30 g、麻子仁15 g[2],随证加减;肾亏腰痛者加墨旱莲15 g、女贞子15 g,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15 g,随证加减;失眠、心神不交者加首乌藤15 g、合欢花10 g、酸枣仁15 g,随证加减;烦躁焦虑者加石菖蒲15 g、远志10 g,上述诸药加水煎煮,取300 mL水煎液为一剂,1 剂/d,bid,连续治疗4 周。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抑郁症症状、体征基本消失,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 %;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所缓解,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 ~50 %[3];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ADL)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抑郁情绪使用汉密尔顿抑郁度自评量表(HAMD)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使用NIHSS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HAMD、ADL和NIHSS评分进行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为66.67 %,见表1。
3.讨论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中医“中风”、“郁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发生时,造成患者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气血阴阳失衡,心肾阴虚,虚火内生[4],神明受扰,最终造成郁证的出现。同时中风后患者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肢体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干预化火、肝气郁滞而导致发生本病,因此临床治疗应以“养肾阴、清心火、敛心神”为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的丹栀通竹方中丹皮清热凉血、和血生血,可除烦热,栀子清热除烦,淡竹叶性寒,可引肠道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通草引热下行而利小便,生地养阴清热安神,牡蛎、龙骨二者相须为用,以达固敛阴精之功,白芍柔肝缓急,大枣补气,甘草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共奏“养肾阴、清心火、敛心神”之功,同时中医采用辩证施治理论,针对不同的证候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调整,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HAMD、ADL和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栀通竹方加减可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永江,高延辉.活血疏肝解郁汤对肝郁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7):477 -478.
[2] 孟宪璞,肖丽梅,张素霞,等.丹栀通竹方结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2):1290-1292.
[3] 董凤玲.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23):3245 – 3246.
[4] 马红双,金杰.加味温胆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6):902 – 904.
论文作者:李汪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加减论文; 抑郁论文; 西医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病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