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成长、教学业务水平要提高,真正成为教学一线的教学能手,教学评价不容忽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社会潮流发展的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合格人才,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主要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故此,合理而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本文旨在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在农村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操作性较强的课堂评价方式,与同行共同探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多元化;策略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但总的说来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因素的评价,但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二、传统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及其局限性
以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地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手段。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中期末成绩,高中三年最后就只有一个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数高说明这个学生学得好,分数低说明这个学生学得不好,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种考查方式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驾驭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等有着其本身很大的局限性,并且这种考查方式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大家专家学者的共同探究、改进和提高。
三、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评价的对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对象,通常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评价对象包括教学活动的一切方面;狭义的评价对象即为学生,它涉及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学习兴趣培训、课堂常规、课外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关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明确教学评价的主体
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来,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评价等,也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做到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的结合,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评价的弊端,使得评价客观公正。不同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互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加深自己的认识,扩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家长评价加强学校、家庭及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还有就是让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自己的发展。
(三)明确教学评价的内容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内容而言,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更要强调人文素养,尤其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认知风格以及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和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行为等等的考查。也就是说我们对信息技术课内容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
例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六大模块,有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分别是: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必修模块,也就是大家共同都要学的,所以在内容评价时,我就有意识的注意学生的共性、方法、情感体验的评价。而在选修模块的学习时,就特意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兴趣爱好、使命感、认知风格、意志、毅力的发展等。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多种方式多元结合进行评价,以“评”促“学”,以“学”检“评”,鞭策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也即我们的课程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
例如我在上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时,我的课程评价方式就是多元的。既然同学们选择了网络技术应用这一选修模块,我就有理由相信每个同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都是特别感兴趣,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来选修的,我有责任把每个同学都带好,他们每个同学都是优秀的,在我眼中就没有差生,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网络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它包括了网络物理连接,也即硬件连接、逻辑连接,也即软件连接、网页设计、页页编程、网上购物与网上营销,也即电子商务等等。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有的同学对网络物理连接特别感兴趣;有的同学又对网页设计比较感觉兴趣;又有的是学对电子商务比较感兴趣等等。所以在课程评价时就不能用统一的方式和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我就制定不同的方式去评价。
(五)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是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一般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例如在进行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时,课程评价的标准我的应用就是多元的。因为有的同学对信息采集占优势,有的同学对设计占优势,有的同学对信息加工处理占优势,又有的同学对信息的表达与交流占优势等等,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四、结束语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主体要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与家长、学习小组等多元;评价的内容要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要从单纯地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元方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采用最有效、最合理的评价方式与手段,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马永霞.《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论文作者:朱先规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中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