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形势下谨慎乐观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峰会综述_cpi论文

宏观形势下谨慎乐观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峰会综述_cpi论文

宏观形势谨慎乐观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8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容忽视论文,年会论文,高峰论坛论文,周期论文,谨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美国次贷危机、越南金融危机相继出现,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接踵而至,中国在实现了长达5年的高增长之后,通货膨胀率也高达8%以上。中国宏观经济未来的走势如何,吸引着政府、学界以及普通市民的目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及香港经济导报社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于6月21日—22日在北京春晖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着“中国经济周期与物价稳定”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许多研究宏观经济的著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大会发言的学者(按发言顺序)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刘树成研究员、香港经济导报社郑光兴总编辑、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原所长杨圣明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乃武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张曙光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程国强研究员、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万东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教授、国务院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主任李建伟研究员、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吴国华研究员、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沈坤荣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教授、湖南大学经贸学院陈乐一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室主任杨春学研究员、《经济研究》副主编王诚研究员等。与会专家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长期增长趋势形成广泛共识,也对通货膨胀治理等敏感问题产生明显分歧,展开激烈交锋,并提出很多有见地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一、拐点,还是高位调整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趋缓,所有与会专家对此高度一致,但在能否据此判断经济出现“拐点”却存在着分歧。

1.2008年GDP增速仅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有些专家预测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是小幅度下滑。(1)投资增速在大幅度回落后趋于平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稳定在26%左右,2008年一季度为25.9%,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结构提升和消费需求旺盛,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由于消费需求增速高峰要比GDP增速滞后1~2年,估计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状态会持续到2009年上半年。(3)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增速开始回落。2008年1~5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增速只有22.9%,比2007年上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加上人民币升值较快的影响,出口与国内消费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目前是86%,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同时,扣除出口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出口增速只有14%左右,比2007年同期出口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特别是对欧美出口,目前已很低或负增长,鉴于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结束,未来对欧美出口形势很不乐观。(4)灾后重建的扩张效应大于灾害造成的收入性损失。雪灾、地震灾害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但对GDP增速影响很小,综合看2008年GDP增速将因此提高0.1到0.5个百分点。

2.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区间,“拐点”出现成为必然

中国经济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进入2008年以后,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经济将会向下调整,进入收缩阶段:(1)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受到了资源约束,能源、原材料短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猛;(2)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了人们实际收入水平,相对缩小了消费需求;(3)投资环境的恶化和投资成本的提高,降低了投资者信心指数,投资增长速度将会下降;(4)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必然对中国的出口形成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的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是0.6%,衰退期一般是11个月,今年第三季度还会继续衰退,这必然对中国的出口形成负面影响。(5)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制约作用在2008年会更加显现。(6)从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来看,2007年是波峰年,2008年将形成经济周期的“拐点”,并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波谷,但波幅不会很大,谷底也不会太深,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保持在8%以上。

3.经济增长趋缓,并不说明“拐点”显现

有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在2008年GDP增长率若放缓,不能断定就是“拐点”,也可能属于“高位调整”,现在尚不宜下结论。判断“拐点”出现涉及到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形问题。在一个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波形比较简单,即一起一落,其中只有一个高峰,可称为“单峰型”波动。我国经济过去多是“单峰型”波动。而在现实的经济波动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波形,如在一个周期中可能出现两个高峰,可称为“双峰型”波动;也可能出现三、四个高峰,可称为“多峰型”波动。如美国GDP增长率的波动,在1992年至2001年间,出现了4个峰,而在2002年至2008年仅出现一个峰。我国2008年经济增长维持在10%左右,应属于高位调整,即使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为9.5%,世界上恐怕也没有这么高的低谷。假使到了2010年,经济增长率跌到了8%以下,那才能断定“拐点”出现,现在下此判断为时尚早。显然,中间的微小起伏不宜称为“拐点”,称为“高位调整”更恰当。

二、通货膨胀的全球视角审视

通货膨胀是当今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与会学者都从全球视角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通货膨胀特点的判断

面对高企的CPI和PPI指数,人们对这次通货膨胀的判断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全面性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粮食和石油大幅度涨价,而是以这两种基础产品为中心的大多数商品同时全面涨价。这既不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也不是结构性的价格调整。其中既有实体产品的涨价,又有虚拟产品的涨价。目前我国面临粮价、油价、房价、股价、汇价五大价格问题,且纵横交错、异常复杂。应定性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然而,仍有很多学者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一定程度上具有长期性和合理性。应从世界经济循环和周期变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结构性的物价上涨的本质,中国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不仅决定于中国的全球化、工业化以及结构调整等因素,也决定于全球分工体系的调整、世界不平衡、美元贬值以及金融全球化等因素。中国国内原材料价格和国际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同步倾向明显。全球结构性价格调整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国际分工调整所导致的新一轮工业化,即中国和印度等国大规模工业化一方面加速提升了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加速降低了工业制成品及服务的成本。中国结构性价格调整不仅是自身全球化、工业化以及结构性调整的产物,更是世界结构性调整的产物。这决定了中国以相对价格调整为主导的价格上涨不仅具有内生特征,也有外生特征。

2.通货膨胀趋势分析

在目前态势下,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点是多少,何时会到达高点,与会专家出现不同的判断。一些专家认为,通货膨胀率是滞后指数,通常要滞后于经济周期1年以上,因此,2007年尽管是波峰年,但2008年通货膨胀率将达到本轮周期的最高点,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7%。当然,一些专家乐观地认为通货膨胀上半年见顶,下半年减速,全年通货膨胀率6.5%,全年四季度CPI趋势分别为8%、7%、6%、5%。主要原因是粮食丰收和农产品储备充足、工业品供给稳定、净出口减少增加国内相对供给、需求紧缩效果显现、全球CPI下半年即将见顶等。

3.通货膨胀成因探源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需求拉动,也有成本推进,还有结构性的因素,以及外部输入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以及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无疑对国内商品的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带动当前物价总水平的上扬。

在上述因素中,一部分专家认为由于高于9.39%的潜在增长率的增速,需求拉动导致通货膨胀明显。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带动要素成本上升。市场化推进,使过去压低的要素价格得以合理回归,成本推动导致通货膨胀。当然,还有外部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中国与全球的“结构性物价上涨”相呼应。次贷危机的双重效应对我国所产生影响:为应对危机采取的扩张性政策带来全球通胀压力;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及全球)经济下滑带来外需减弱减轻通胀压力。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要超越“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争论,从全球背景下审视中国的通货膨胀。由于美元贬值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加速世界需求提升的推动力量,这种国际分工调整的货币表现形式必然通过贸易的不平衡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引起非中心国家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的流动性大部分来源于全球不平衡所累积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国际热钱的涌入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在此轮通胀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贡献率达到6%,外生性的货币扩张是中国货币扩张和需求扩张的核心,此轮通胀具有国际输入型特性。

有的专家通过研究相对价格扭曲导致通货膨胀的必然性。相对价格的扭曲不但使经济增长付出代价,发生财富转移,而且在汇率管制的情形下,以资本积累和外向型经济作为动力来实现经济增长,必然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扭曲相对价格关系,必然要增加资源消耗,把通货膨胀发生的时间后推,现在中国出现一个中度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这个时期不会是一个短时期,可能是一个中时期。现在CPI和PPI反向运动,CPI降下来了,PPI又上去了,证明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

三、大宗产品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不可高估

许多专家把农产品和石油等大宗产品的价格上涨作为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因素。从短期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从中长期看,有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粮价上涨仍在合理区间

尽管在讨论通货膨胀成因中,对世界范围内大米涨价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无异议。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也是推动我国2007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07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直接诱因是食品大幅涨价,食品价格上涨达18.2%;而非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只有0.9%和1.8%。猪肉、植物油价格上涨对CPI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达54.7%。然而,来自于农业问题方面的专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分析表明,若将CPI控制在8%,猪肉价格涨幅不能超过猪肉涨价前2006年11月价格的3.5倍。而实际上,2007年11月猪肉价格仅比上年同期上涨60%。可见,猪肉价格目前处于合理范围,仍然有一定上涨空间。由此可见,农产品价格上涨并非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根本因素。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极有可能形成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如猪肉价格,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其中,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5个月前的玉米价格每上涨10%,就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而大豆对猪肉价格具有即期影响,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另一方面,玉米价格每上涨10%,也将使大豆价格上涨4.8%;猪肉价格每上涨10%,则会拉动大豆价格上涨0.7%。从长期看,农产品价格将呈周期性波动、整体攀升趋势。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将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从全球看,如果石油价格与粮食价格挂钩,由恩格尔定律和农业技术进步决定的农产品低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粮食的能源化,有可能真的会唤醒马尔萨斯幽灵。全球粮价上涨只是开始。

同时,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粮食价格上涨是价格合理调整,目前中国与世界粮食市场价格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粮食价格还有上涨空间。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比不涨价增长11.5%,相当于中央财政补贴农民1600亿元。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善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让农民分享价格上涨的好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测算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使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每月增加20元,城镇居民平均每月增加支出58元。

2.原油价格对产出影响较小

从长期来看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产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和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并且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支柱,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原油消费仅占23%。相对于对外贸易而言,原油价格波动对产出的影响要低得多,油价上升一个百分比,会造成产出下降0.24个百分点,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更加显著,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际油价高企中,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

毫无疑问,稳定的国际能源市场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但稳定国际油价并非一个国家或者机构所能控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政府不应当过多干预油价,过度的人为控制反而会增加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进而伤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应当由市场机制对油价波动进行自发调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不仅要重视油价上升的负面影响,还需要警惕油价下跌带来的经济风险。通过规范能源生产与供应的市场化行为,预防国际油价下挫导致国内原油供给减少,保障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四、宏观经济调控考验政府智慧

尽管与会专家都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保持着乐观的估计,但2008年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提醒政府对经济的风险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一匹骆驼。通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把过高的物价水平降下来。

1.谨防经济风险的爆发

与会的很多专家都提到要时刻关注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会使房地产和银行业的风险增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要注意防范“热钱”快速流入后,又迅速流出所带来的高风险,因为外储快速增加具有非收入原因。

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出现“工资—物价”相互作用的通货膨胀机制的形成。一旦出现螺旋式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就会异常困难。次贷危机直接影响的是美国的投资和消费,间接会影响中国的出口,涉外企业成本提高、市场需求减少,利润空间收缩,导致少数企业加速亏损,甚至倒闭,失业增加,就业压力提升,造成社会不稳定。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一旦失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往往要比治理通货膨胀付出的代价更大。

2.寻求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要达到3%以下的通胀率是不可能的,甚或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通常认为,1%的通胀率换取0.4%的经济增长,面对当前形势,中国要容忍较高的通胀率(5%左右)。

有的专家称中国当前面临着保增长和保稳定的双重任务。保增长不是要求保两位数的增长,9%的增长就是很好的增长速度;如果今年CPI在6%—7%之间,甚至连续两三年的6%—7%,基本上可以说是保住稳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总的CPI的平均值是5.7%。过去5年,我们两位数的经济增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没有一定增速的物价上涨很难使基本矛盾缓解。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度的通货膨胀对于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可能利大于弊。经济增速适当的放缓有利于保增长也有利于保稳定。

有的专家提出,由于目前结构性物价上涨依然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国际性和多元性,同时也处于国民经济可承受的区间。不要希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价格上涨带来直接性的效果,也不要一国单独承担全球结构性价格调整带来的成本,货币政策的紧缩只能定位在预期引导的作用上,不宜进行持续的紧缩。还有学者提出,鉴于2008年经济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财政政策应稳健中有松动,增加国债发行计划,发行700亿元财政重建基金。同时,政府开支减少5%。货币政策应紧中趋稳(中性偏紧),利率处在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稳定期,稳定利率目的是防止热钱流入后大规模撤出;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后上调空间变小,防止商业银行资金过紧。

3.关注相对价格调整

面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价格总水平的问题,而忽视了相对价格的调整。有的专家认为相对价格才是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相对价格扭曲,未来的通货膨胀不可能有效化解。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观点是值得质疑的,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总水平的问题,而真正造成财富转移的,造成分配效应的是相对价格的扭曲,价格管制的结果造成了一系列经济上的混乱。当然,价格总水平高的时候,要调整相对价格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必须有勇气放开价格。原油价格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补贴或管制,而粮价恰恰是发达国家保护,二者完全不同,方向相反,但最后的结果都是抑制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高价格不能抑制需求。

有学者指出,中国资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具有十分深厚的内在结构变动基础,不能简单采取价格管制模式进行治理,而宜采取价格释放和价格疏导相结合的方法。价格管制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防止国际通货膨胀的传递,但在中期,国内外价格的高额差异必然通过提高本国通货膨胀的预期而传递通货膨胀。因此,能源价格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结构转型在中期的必然选择,也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中期选择。有步骤地部分放开能源价格不仅不会对中国结构性价格上涨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反而会有效解除瓶颈产业的约束,消除瓶颈产业存在所带来的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的问题。

有的专家提出在治理通货膨胀时,遇到价格上涨,往往大多采用补贴的办法,如肉、粮、油、交通补贴等等。补贴当然有助于控制价格,减缓价格上升速度,缩小价格指数,但却割裂了价格的横向与纵向的许多经济关系。应力争少用价格补贴,不得已时,可采取对低收入者实施生活补贴。随着经济发展,要不断地对价格关系进行调整,对价格体制进行改革。利率也存在相对价格扭曲问题,实际利率已经是-4%。由于经济具有下滑趋势,贷款利率提高可能有困难,但现在存贷款利差高达3%,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逐步调整扭曲的价格。

谨防国际利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外包,导致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大大减弱。特别是需要改变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扭转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的恶性循环。正确把握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重视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本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以及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

有学者认为汇率应在人民币对美元加速上升后,重新转入渐进轨道,今年前快后慢;也有少数学者主张一次到位,彻底打消热钱套利的预期。相对价格的调整短期肯定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但是全球化实际上会导致通货膨胀下降。

4.逐渐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以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2007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就短期原因来说,主要有国内农业生产周期的波动和气候灾变以及粮食的国际消费需求的增加。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粮食生产无法继续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使用上,因而中国将面临粮食价格上涨的长期压力以及相应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威胁。

基于这种情况,今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价格稳定目标,就应当保持农业生产有较高的比较收益,保持粮食价格的合理上涨,保证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相应地提高工资收入水平,这样就会使结构性通货膨胀为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所能承受。

5.提高我国在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定价中的话语权

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净进口占原油供应量的比重达66.5%,国际能源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内燃料动力的价格波动。2005年我国铁矿石、锰矿、精炼铜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分别达到29.7%、30.2%和29.5%,即国内1/3的矿产品需求依靠国际市场满足。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会影响到国内市场价格。因此,要提高在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定价中的话语权就越发显得重要。

6.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的制度调整结合起来

有专家认为,去年流动性过剩,现在又出现流动性相对不足,对经济的影响都比较大,中央提出来的“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切中要害。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来看,治标重在短期稳定,而治本是长期发展,二者应该互相结合,调节货币供应量、对农户进行补贴、对一部分商品价格进行干预,这是治标;治本就是改善市场环境,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把扭曲的价格体系逐步理顺,这需要体制措施。

有专家指出,30年来的经济发展,潮起潮落,经济波动的背后是潜在增长率的调整;资源禀赋很难改变,而制度的引进恰恰能够提升我们潜在增长率,使得我们国家有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从政策上看,一定要把稳定短期波动跟长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核心的问题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制度,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微观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放弃高能耗的产业,需要进行制度的重新安排和调整。有专家提出18字过渡建议——“慎紧缩、稳股市、拉两头、控中间、停升值、缓提价”。慎紧缩指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是否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股市是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股市不能稳定,又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居民的现期收入上不去,生、老、病、居、教等消费预期不断增加,现期的消费就会受到挤压,内需不足的情况会不断恶化;拉两头是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使粮食供给保持稳定增长,建立让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同时,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控中间是控制原材料消耗大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基本原材料消耗小的行业要鼓励发展;停升值指中国政府要顶住国际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遏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堵住热钱继续涌入,避免制造新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缓提价指对一些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幅度不能够太大。

标签:;  ;  ;  ;  ;  ;  ;  ;  ;  

宏观形势下谨慎乐观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峰会综述_c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