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郭晓岚论文_邱颖 郭晓岚

邱颖 郭晓岚

(陕西西安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710038)

【摘要】目的 就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加以探析。方法 选取本院 2015 年 9 月—2017 年 12 月接诊的 94 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结束之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因素进行对比,同时就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加以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层面也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就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症状反应等因素的对比中,也就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差距优势(P<0.05)。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层面也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探析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06-02

引言:心血管内科所涉及的疾病范围十分广泛,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炎等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不仅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护理工作的开展,加强护理工作的升级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体验。本研究选取 94 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前提下,就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加以探析。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案选取本院 2015 年 9 月—2017 年 12 月接诊的 94 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的 47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 26 例,女性患者为 21 例,年龄区间为 42-83 岁,平均年龄为(63.21±1.34)岁,平均病史为(34.51±1.28)岁。对照组的 47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 25 例,女性患者为 22 例,年龄区间为 41-82 岁,平均年龄为(63.71±1.02)岁,平均病史为(35.14±1.14)。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模式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同时保证患者的充分休息。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可为患者实时的提供给氧治疗。同时作为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为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就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予密切观察,同时就服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记录。

1.2.2、观察组护理模式

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加以护理。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分为心理方面以及生理方面。就生理方面而言,患者在住院期间多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语气与神情,做到表情自然、预期柔和。在护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充分的尊重患者,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与质疑应不遗余力的解答。在生理护理层面,由于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在这期间可能出现便秘等肠道疾病。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实际状态,就患者的不良反应予以针对性的引导。例如便秘问题便可以通过清晨空腹饮水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治疗,患者极易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问题。此时作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按摩。最后护理人员应注重病房卫生情况的保持,通过优质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的统计数据均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以及标准差(X±S)进行表示。对比方法为 t 检验,以例数(%)代表计数资料,对比方式以 X2 进行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对比

就最终的统计结果现实,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一。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疗工作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医疗工作的升级与发展至关重要。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时也承担着诸多患者生命健康的重担。在传统的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实际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

本研究通过为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就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分析下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在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良率等层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实际的临床症状反应等因素也具有显著的改善。这一研究充分表明了优质护理模式的理想应用效果,这对于今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予以推广与落实。

参考文献:

[1] 谭洁梅.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15(16):157-158.

[2] 陈卫红.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33-234.

[3] 丁玲敏.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13):245-246.

作者简介:邱颖,女,1981.10.21,陕西 ,汉,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护理方向,毕业学院:浙江大学毕业

邮寄地址:邯郸市成安县林里堡中学对过

电话:15333202530

论文作者:邱颖 郭晓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郭晓岚论文_邱颖 郭晓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