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现代的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成为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煤矿中机电设备的精密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煤矿企业在运行发展中应该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采取措施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为煤矿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改进
引言
机电管理为保障煤矿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煤矿生产企业中的煤炭开采、运输等多个环节都离不开机电设备、机电人员。由于煤矿生产的条件较差,对机电设备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并要求煤矿机电系统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与矿井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本文就对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1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的维护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在进行实际的设备管理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煤矿管理层将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视为加大煤矿采煤成本的一部分,忽视煤矿机电设备工作带来的效益增长。片面的认为煤矿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会加大开支,从而减少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在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减少以后,导致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为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潜在因素。煤矿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还表现在工作人员对待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不能够认真负责,将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职责不能够落实到实处,仅仅对机电设备外在的故障进行检修。加之部分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差,不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致使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未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1.2煤矿机电专业管理组织不够健全
在煤矿机电的管理中,很多企业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工作得不到具体和详细的划分。煤矿的机电管理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涉及电气、防爆、设备、配件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很多煤矿企业都没有进行管理组织的建设,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安排,有的人员身兼多职,不能更好地为煤矿的机电管理提供帮助。管理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是管理工作中的大忌,会使管理工作发挥不出本身应有的效果。
1.3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不足
煤矿机电设备会随着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功能更新。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很多企业单纯注重开采量、销售情况和经济效益,不愿意在设备方面投入资金。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属于重机械,价格不菲,因此,在设备更新和改造上资金的投入往往都存在不足的情况。有的企业的煤矿机电设备十余年都不进行更新、升级和改造,生产力水平明显下降,机电设备性能不能更好地与煤矿开采需求匹配和结合,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安全性能差,使整体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和制约。
2煤矿机电管理的改进措施
2.1构建科学的设备管理机制
构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促使煤矿企业建立起完备的煤矿机电使用管理制度,推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加强煤矿企业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强度。将煤矿机电设备完全纳入煤矿的日常事务管理之中,并在日常管理中,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化。所谓制度化,就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据本地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现实,以安全工作为重心,以煤矿产量和煤炭质量为中心,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并将这一管理制度推广和落实到机电设备的工作中。煤矿机电设备的标准化,具体来说就是煤矿机电设备使用标准化、维护标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规范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下,以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使用现实为依据,制定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的具体条例,这一条例要能够推动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将安全和效率完美结合,推动煤矿企业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2.2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
对于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思想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着重于培养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煤矿企业要每个星期定时对机电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切实提升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拉近煤矿企业与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心灵距离,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企业归属感。在技能教育上,煤矿企业要就世界上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结合煤矿企业所有的机电设备现实,进行相关的技能教育,着重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让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要点,并将一些技术性操作熟练于胸。让每一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具备极强的技能素养,并能够应对机电设备的突发情况。
2.3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整体管理工作就会更加有序,同时效果也会更好。在机电专业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完善上面,首先要注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具体的维修、检查、验收和现场管理工作,也应该通过制度来明确,划分好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工作职责上的空白区。此外,还应该设置专业的管理工作小组,并且细化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避免存在兼职或者不专业的现象,确保工作队伍处于一个稳定并且有序的状态。
2.4加大对机电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它不仅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相关,同时也会受到机电设备自身状况的影响。在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专业培训有资金保障。机电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这个投入是值得的,机电设备跟上了生产需求就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相关保养和维护上也更加有保障,可以确保机电设备处在安全状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多个方面提升整体工作的效果。
2.5加强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凡是关于煤矿井上下的机电设备,只应做好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比如,生产管理部门应当确保采区设备的检修时间,对设备存在的故障及时处理,将老旧设备更换,保证设备的最佳运行。另外,使用单位应当将机电设备当成自己的朋友,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对存在的问题处理。
2.6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机电设备的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该保证机电设备的专人专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操作,杜绝设备的随意操作;其次,制定详细的检修、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运行工况良好;最后,应该加强机电设备方面的投入,实现设备的到期更换和及时维修。此外,还应该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发挥先进技术对煤矿生产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煤矿行业对机电设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且加强了技术研究,使得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体化、综合化、自动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基于这一点来看,要想更好地提升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使煤矿机电设备与煤矿开采、生产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新华,陈国强.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程,2007(07):60-62.
[2]黄修强.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析[J].机电信息,2011(33):180-181.
[3]王健.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风,2016(11):65.
论文作者:王锦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机电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