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还诗之道——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

诗还诗之道——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

一、让诗回到诗本身的途径——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论文文献综述)

岳亚莉[1](2021)在《新世纪散文诗新质的建构 ——以“我们”散文诗群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散文诗作为一种发端自国外的文体,因其灵动跳跃的形式和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使人类灵魂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得到充分彰显。一大批从事散文诗的创作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将散文诗的文学价值提升到新高度,其中取得成就令人瞩目的当属“我们”散文诗群。他们通过创作实践使得散文诗克服重重发展困境,实现了新发展,并且在创作理念和作品内质方面实现了新质的建构。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我们”散文诗群及其作品进行探究,分析散文诗在面临文坛冷暴力的境遇下,“我们”散文诗群所实现的新突破。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分析了当下对于散文诗以及“我们”散文诗群的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选题和原因。第一章从背景谈起,分析了“我们”散文诗群的出场。彼时散文诗进入新世纪以后依然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具体体现在散文诗的文体归属始终受到争议且不被文学史所认同。从创作角度来说,散文诗美学也处在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不仅创作的作品难觅精品,对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也是寥寥。在这种境遇下,“我们”散文诗群凭借新质的建构实现了突围。在创作内核上汲取了周庆荣的《我们》,并将“我们”作为一种态度。通过与“他们”诗派对比,可以梳理出“我们”散文诗群的群体概念。第二章讨论了“我们”散文诗群在理论新质方面做出的贡献之一“大诗歌”创作理念。这部分在系统梳理了“大诗歌”的提出历史之后,阐述“大诗歌”在散文诗文体确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分析“大诗歌”的“大情怀”和“大视野”两个具体内涵。“大诗歌”在创作方面的应用体现为长篇散文诗的写作和散文诗跨文体的尝试。第三章论述了“我们”散文诗群在诗歌理论方面贡献之二在于提出意义化写作。这部分首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意义化写作”提出的时代原因,其次从“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审美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意义化写作”的内涵,最后以“我们”散文诗群的代表诗人周庆荣为例,分析了他的作品在“意义化写作”的指导下所呈现出的特点。第四章分析了“我们”散文诗群在创作内容上带来的新质——灵魂话语的建构。灵魂和身体存在的矛盾导致特定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的“灵语失踪”现象。这种现象的极端发育导致诗坛上催生出“下半身写作”的极端特例。这给诗坛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病:如内容低俗化、语言浅白化和审美媚俗化。因此诗人们意图通过建构灵魂话语来革除这些弊病,灵魂话语在建构的过程中发展出以下内涵:以身体意象为基础、以思索存在为主题、以神性描绘为修饰和以关怀人类为至境。最后一节通过分析灵焚的创作进一步阐释“我们”散文诗群所建构的灵魂话语在作品中的体现。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我们”散文诗群实现的成就和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我们”散文诗群作为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散文诗创作团体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期待“我们”散文诗群,也期待中国散文诗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陈佳婷[2](2020)在《数字时代的现代汉语诗歌传播》文中提出数字媒介变革对现代汉语诗歌的传播影响深远。不少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视觉媒介对中国新诗生态的参与塑造上,尚未重视听觉媒介的影响。在听觉回归的数字化语境中,新媒介的多媒体融合与补偿性特征、人性化与“再部落化”特征、分众传播与主体性特征重新塑造着现代汉语诗歌的传播形态。首先,现代汉语诗歌的视听传播实践破除了“文化工业”以来关于技术媒介对诗性语言的“祛魅”成见,视听媒介赋予诗歌更为丰富的诗性表达;其次,新媒介复兴了口语时期平衡的传播环境,诗歌实现了身体在场、集体共情、进入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传播,寻回在印刷文明中遗失的“自然”特征;再次,诗歌消费与底层诗歌现象与小资阶层在数字平台的兴起相关,诗歌成为他们在虚拟现实中寻求身份认同、缓解都市焦虑、争夺话语权利的工具。尽管诗歌传播在数字平台的兴起是媒介形式而非诗歌本身的胜利,它仍具有新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学意义。

郭海玉[3](2019)在《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文中研究表明诗人韩东是“他们”诗群的灵魂人物,也被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一位标志性诗人。与其他诗人相比,韩东精神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始终把诗视为自己生命的语言形式,始终追求有关“生命存在”问题和“诗歌创造”问题的真理。“断裂者”是对韩东诗歌形象的符号化表达。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现出在虚无与信仰之间往复行走的精神特征。这种追寻之旅在他近四十年诗歌世界的不同领域比如诗歌行为、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想中都有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体现。由于韩东的诗歌世界具有专题研究价值且目前缺乏从精神演变角度对此展开的整体考察,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坚持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旨在完整揭示韩东近四十年不懈地追求“生命存在”真理和“诗歌创造”真理的精神过程,并进而对韩东的诗歌及诗学价值做出初步论定。韩东成长的特殊年代和影响极大的诗歌行为构成了韩东诗歌及诗学思想产生的宏阔背景和时代语境。第一章在社会学、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态视域中研究韩东的生命个性、诗歌行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第一节以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及其个性对他诗歌世界的深远影响。第二节在媒介视角中研究韩东和同代诗人在1980年代的结社办刊活动中以诗歌革命方式与传统“断裂”,最终奉献出先锋文本并形成了具有流派和代际特征的诗学思想的过程。第三节在文化生态视野中研究上世纪末韩东和同代诗人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挑战文学(诗歌)秩序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韩东的上述行为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即在解构既有文学(诗歌)观念时确立的回到日常生活、个体生命和文学(诗歌)本身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大体是一种“断裂”关系。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韩东们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彰显自己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后果是加速了文坛诗界的分裂多元和韩东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的转向。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体现为他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二章采取文本研究、传记式研究、影响研究或社会学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一节分析“人与自然”主题,一些诗多使用自然的虚拟化、荒诞化、隐喻化或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对立”的主题,另一些诗多采取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韩东的自然观、审美观、感知视角和处理自然艺术方式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主题演变的思想与审美依据。第二节分析韩东诗歌“人与人之爱”的主题,爱的情感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是韩东诗歌情感书写的中心。爱情书写多采取“我”向“你”诉说深情的结构和抒情、叙事、象征或说理的手法等来表达爱情丰盈生命、远离生命、毁灭生命和“爱”本身才是生命意义的主题。亲情书写中的父亲书写多使用“我”和“你”对话的口吻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父亲逝世一事的复杂感受或反思父子之间深层次的精神关联;母亲书写多采取肖像、动作、细节、场景描写等现代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母亲深挚而又矛盾的爱的情感以及对爱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友情书写多使用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友情逝去的超然、为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与朋友相亲相知相助的欢愉以及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追怀。信仰从“爱情”转向“爱”本身是韩东诗歌情感主题演变的思想依据。第三节分析“人与社会”主题,“社会存在”境况的书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与个人美好生存相冲突的主题;“在世存在”体悟的书写多以象征手法、格言语体来揭示人的生死之谜;“生命意义”主题的书写记录了他的爱的信仰的精神寻觅之旅,该信仰的确立提升了他近些年的个人生存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与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验和他跨界诗人的身份相对应,承载或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艺术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追寻首先就表现为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第三章主要采取跨界比较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特征,旨在客观呈现在新诗的民族化和西化大潮中韩东凭借自身积淀的多种艺术素养独辟蹊径进行艺术革新实验的美学之旅。总体而言,韩东的诗歌艺术虽然受到译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诗歌艺术的新质主要来自小说、绘画和影视艺术的综合影响。从小说中,韩东汲取了人物描绘手法、叙述性的话语方式和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营养。从绘画中,韩东援引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静物素描技法、以色传情或暗示意义手法等入诗,并受色彩知识和空间透视原理的影响偏爱使用单纯的词、原色词和方位词。从影视中,韩东借鉴了影视艺术的摄像机机位视角、蒙太奇结构方式和剧本的对话、独白手法等。上述艺术新质都构成了韩东诗歌叙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诗歌“叙述”美学与《今天》诗歌的“意象”美学大体构成“断裂”关系。在反思以往的诗歌行为、创作历程和追求“诗歌创造”真理的过程中,韩东不断突破传统诗学和《今天》诗学思想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论”诗学。第四章使用历史研究和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东近四十年所有的诗论言说,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包括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本质论两部分,生成途径有创作体悟、诗学对话和知识的跨界激发三种。第一节论述韩东的诗歌创作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生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韩东对自己及同代诗人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思想内容层面,韩东认为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情感抒发和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层面他倡导以口语化的标准语来写诗,提倡自由体诗歌的语言来源、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归真返璞的语言风格;在创作格局层面,他主张诗歌写法自由和系统“多元”,反对写法和批评的一元独霸。“多元”融合或并存而非“二元对抗”是韩东诗歌创作思维的突出特征。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诗就是“我”的独特存在和诗歌有限语言形式的结合。“我”的独特存在既指诗人生命个性中的经验特性和神性,也指诗人深入到整体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中去产生的真实存在体验(经验和超验);有限的语言形式则指自由体诗歌有限的分行形式。韩东始终认为好诗就是“我”的“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与《今天》诗人的诗歌本质观构成“断裂”关系,经历了从以“生命经验”为本体到以“存在体验”为本体的发展历程。前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流派和代际共性;后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个性。韩东诗歌本质论思想的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历史、现实和诗学语境以及汲取的不同思想艺术渊源,二者之间是递进超越而非否定替代关系。结语部分论述韩东诗歌及诗学的价值和启示。韩东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诗意和诗艺的先锋性或独特性方面。韩东诗歌的自然书写先后表现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倾向,艺术上使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感官化的叙述方式和超越人本和物本视角的“超我”视角,因而许多诗在特定时段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人伦情感书写的价值在于特别突出了爱的情感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在于援引叙事文学中的细节、场景、动作、对话描写等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入诗。“人与社会”主题书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现代人在世存在的生死之谜并为现代人的生命确立了“爱”的意义信仰,整体象征或寓言体是突出的艺术特色。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启示我们:除了诗歌谱系内的民族化和西化创作路向、诗歌谱系外的“跨界诗歌”创作路向之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不仅能保持诗歌形式的自立,而且能为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美学前景。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是体认世界和人的“完整存在”并导向“绝对”之诗的诗学。创作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昭示出创作的独立自由精神和多元的思维风格是当代诗歌和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论思想中的代际共性部分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当代诗歌回归自身和个人的新时代,个性部分的价值在于针砭了当代生存功利主义诗歌创作,革新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人学观、认识观和诗学观,指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诗歌创造的终极真理即是无我之“爱”,重新赋予了人的生命和诗歌以新的地位和尊严。本质论思想中的个性部分启示人们:人作为宗教性的存在物拥有肯定的绝对性,这意味着现代人有可能成为达致完满的新人并开创出一种与万物共生的新的存在方式,自觉肩负起看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料方面,不仅新发掘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资料比如韩东担任《芙蓉》统筹编辑时的刊文情况,而且在社会学、文化生态视野中对散见于网站、报刊、着作、论文和韩东的散文集、博客、微博等中有关他生平和诗歌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以往都是不为学界所周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模式方面,论文汲取了以往诗人个案研究模式的“长处”——重点进行诗歌和诗学的本体研究,弥补了其“短处”——忽视诗人与时代、诗人与其他诗人在生活和艺术上的复杂关联。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韩东诗歌世界的整体研究还不够,使用影响研究和跨界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其诗歌艺术的“跨界”特色以及诗学思想的生成过程更为少见,因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为“他们”和“第三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当代诗歌史及诗学史研究奠定个案研究基础。

陈亚奇[4](2019)在《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诗歌选本是诗歌传播和承传的重要环节,也是其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在诗歌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本好的诗歌选本蕴含着对某种诗歌现象、诗歌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对一种诗潮流的彰显以及对诗坛生态的观照。《中国新诗年鉴》(后简称《年鉴》自1998年发刊以来,将近20年锲而不舍的坚守在诗歌第一现场,记录推动诗坛的发展和演化,成为诗坛演化的催化剂,为我们研究当下诗坛生态提供了一份鲜活的诗歌史资料,因此以《年鉴》研究来考察当代诗坛生态演变是切实可行的视角。笔者拟从一下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中国新诗年鉴》(后简称《年鉴》)系列选本对于诗坛生态的影响:第一部分:梳理《年鉴》出版前后的诗坛格局,从“年鉴”系列选本的诗歌立场出发,分析“年鉴”系列选刊的发展态势,寻找在该选本影响之下中国诗坛的格局,探析该选本和诗坛生态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当下诗坛生态健康发展作用与启示。第二部分:论述《中国新诗年鉴》对于诗人的影响。根据《年鉴》系列选本的诗选活动,绘制表格,进一步的分析该刊物对新生代诗人的推介和对被遮蔽诗人的挖掘、对“民间”诗学观念及其他诗歌理论的推动等,展开论述《年鉴》系列选本通过对诗人的影响而对诗坛的激活。第三部分:阐释《年鉴》系列选本对于诗坛活动的参与与诗坛竞争的激化。《年鉴》发刊以来通过自身对于诗人群体的形成、诗歌热点问题的参与来不断的参与诗坛演变,论述《年鉴》系列选本与诗坛生态发展演变的互文性作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展开选本对于诗坛生态的演变所起的推动作用,力求以点观面的,对当下的诗坛生态的演变带来一些借鉴和帮助,以更好的促进当代新诗的良好发展。

毕志娟[5](2018)在《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70后作家自1990年代末进入文坛,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孩子”,70后成年之际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消费和娱乐的自由,后革命的历史语境、日渐斑驳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众声喧哗的社会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与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红色时代“余晖”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代人独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这其中,70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首先,他们不再循着个人化写作的“纯诗”路线疏离意识形态,而是就广场等符号性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功能的演变描摹讽喻性的画面,重新拷问人与政治的关系,进而发出有关公共生活的深沉呼告,其中的代表有杨邪、安石榴、苏浅、温志峰等;第二,70后诗人严重地困惑于物质上越来越充盈的日常生活,新世纪以来再无公共性可言的现实,令他们不能像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写作那般热衷于呈现所谓事物的庸常“本相”,而是生动地传达自身的困惑,如王艾、阿翔、黄礼孩、薛舟等,努力去寻求某种价值建构,如安歌、朵渔、唐兴玲、刘川等的自然观照;第三,70后诗歌的身体书写虽因“下半身”的叛逆而声势爆裂,但是相比1990年代末出现的70后小说的消费主义逻辑,“下半身”创作在狂烈的话语方式之下其实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思性张力,特别是在沈浩波、朵渔等人的那里;第四,一些存身于学院体制内的70后诗人,从口语诗歌中汲取了养分,而又借助经验空间的探索超越了第三代以降的诗学和思想局限,胡续冬、姜涛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本文紧扣这些特质,以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70后诗歌创作为对象,希求借助社会历史语境的梳理,就70后一代创作者的诗学观念、思想观念展开论述辨析,同时利用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加以佐证。绪论部分回顾解析了 70后诗歌创作浮出地表的背景,展开了这一代诗歌创作出场与命名的历史过程,进而溯及70后诗学思想在当代诗歌谱系中与朦胧诗、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将70后诗人作为特殊的精神主体陈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基本结构样式,完成了对之前研究的述评,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旧梦为题,关注70后创作中有关公共生活的思索与追问,从而探索70后诗歌最根本的创作动机。虽然普遍成熟于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之中,但是70后诗人大都出生于激进革命时代的尾声,有着新旧过度的历史时期的经验。当改革逐渐深化,往昔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化作尘埃,公共生活也同时被彻底放逐,新启蒙思想、新时期文学曾经畅往的现代化终于演变为一种扭曲的现实情境。这种去公共化的现实并未能够让70后诗人得以安顿其间,他们记忆中已经恍惚的红色规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构更理想更完善的个人和社会的活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与每个人应该保有的理想追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追求深刻地触发了 70后诗人的创作思想,使得他们热衷于有关广场的言说,这一带有强烈符号意味的空间凝聚了一代创作者对公共活动的吁求,从而积极地表达着他们在当下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精神体验。第二章聚焦70后的日常叙事。既然不能从表面繁荣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居所,那么这一代诗歌创作对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日常叙述的继承就面临着某种疑问:如何让自己的日常观照具有不可替代的诗学和思想品质?也许70后没有提出超越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更具召唤力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日常书写中表达了更为困惑的感受,从而将之前的口语写作的平面化原则之于当前历史语境的意义作为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文本解读和思想辨析可以看出,70后没有简单重复第三代的命意。当时代的剧烈变迁终于令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具体生活,缺乏更开放的公共活动、更高的理性追求的社会现实已经将意义和价值的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暴露出来。70后无法在直面这种虚无的同时不去寻求意义的建构,为此,他们实践了大量不同于之前诗歌创作的自然观照,为自己的反思探查了一条可能的路径。第三章以70后的身体书写为主要考察对象。70后的身体诗学借助“下半身”诗歌运动呈现了非常激烈的面貌。这种狂飙突进的宣言方式招致了巨大的非议。然而与日常叙事的意义探寻相关联的是,70后的身体书写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对于当代人的经验基础的拷问。“诗到肉体为止”不仅是将欲望宣泄加以合法化的手段,它为非价值、无意义的生活实质提供了一个无法再虚化的实体性基点。当然,人的自然性因其泥沙俱下的先天不足必然不能承担起重构信仰世界的重责。详考之,以“下半身”为代表的70后身体书写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展现身体对“光照”的渴望,“下半身”同时也在表达依托与人得以融构的自然去追寻一个超感性世界的愿景。可惜的是,就“下半身”诗群而言,基于破坏冲动的先锋姿态还是限制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建构,从而无法止息关于70后身体诗学的种种非议。第四章以胡续冬、姜涛为典型案例,着重探讨70后之中那些承继知识分子写作思想、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诗人。这些存身于学院之中、创研相长的年轻诗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锐利的创作情态。虽有学者身份,他们作品的形式特征却与口语诗歌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既表现在戏谑精神的生动传达,也体现对个人生活深刻而具体的感受、描摹与思索。敢于与身处其中的环境分离,并藉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是知识者最重要、最高贵的使命。尽管面对时代的变迁,诗人理应承担批判的责任,但是理性意识是这种责任得以展开的前提,真知是保证这种责任得以实现的根本。所以,胡续冬、姜涛等诗人强烈的现实关怀并不构成一种局限于生活写真的语言实践,在背离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借助对另一重经验空间的探索,70后的批判性写作有效地完成了社会学视野、日常主题、口语化形式特征与哲学思考的融合,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成就。余论提出,在现代新诗的经典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为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70后诗歌寻求妥帖适洽的有机参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何况70后诗歌还面临着文学被边缘化后读者日益减少、“文学公共领域”失效的困境。为此,应该充分阅读其作品、理解其生存境况,悬置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更好地梳理其创作实况、进而在诗歌史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框定其价值。本文所做的尝试即是为了这个目的。

荀利波[6](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王凌云[7](2017)在《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意象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通过对植物意象的书写,诗歌不仅保存着“人与自然”相遇的原初经验,而且对“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着反思性的理解;不仅使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感性或形式之美,而且在植物中看到了我们自身“灵魂”的隐喻。因此,对诗歌中的植物意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对人类具体生命经验和深层意识结构进行探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语言的潜能、对人类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边界进行测度的可靠方式,同时还是对文学史或诗歌史进行有效梳理的一条线索。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当代新诗作品的细读出发,以“植物意象”这一问题为中心,分列出若干“子问题”,对问题可能延展到的若干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且,本文在论述过程中,试图将“植物诗学”的整体论述,与对诗歌文本细节的分析联系起来。就研究方法来说,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按照“植物意象”包含的四层意蕴,也就是“知觉”层、“语言-修辞”层、“经验-场景”层和“象征-观念”层,对若干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借鉴了名物学、精神分析、神话学和广义现象学的某些方法和“漂移说”理论,对植物意象的意义生成方式进行阐释。本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绪论”部分,本文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然后,梳理了对“诗歌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的三条路径,即“名物学—博物学”路径、“诗学—文学批评”路径和“经学—神话学—哲学”路径,并依据这三条路径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随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章节结构进行了解说。在第一章中,本文对“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进行了分析。古今诗人们书写的植物种类及其出现频率有非常显着的区分,他们在书写这些植物时的语言特征、修辞策略、精神气质以及背后预设的诗学理念的分歧更是巨大。这一章试图探究中国当代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呈现植物意象时书写方式的差别,同时探讨其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古今诗学理念和文明精神的差异。在第二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树”意象。这一章对“树”的诗学讨论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我们探讨“作为灵魂形象的树”;其次,是“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第三,我们讨论“诸种不同的树”,包括“观念性的树”和“经验性的树”;然后,我们讨论了“树的各个部分”,包括“根”、“枝”、“叶”和“果”;最后,分析由诗歌所见证的“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这一章的分析着眼于“意象的诗学逻辑”,试图对意象的谱系、意象所携带的隐喻和象征观念、以及意象的变形方式等进行探究,从灵魂形态学和深层意识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诗歌中与“树”相连的生命经验。在第三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草”意象。这一章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之意象作了简略的梳理;然后,分析了中国当代新诗中从“草原书写”过渡到“草丛书写”的转变过程;随后,依据若干当代新诗作品,对作为“生命”之象征的“草”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荒草”这一意象中所凝结的文明、个体和历史经验的解说。这一章后面还附有一节专题讨论,对“竹”与“藤”这两种意象在当代新诗中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分析。在第四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意象。这一章首先对“花”的四重象征涵义进行了分析,并从文明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演变进行了追忆。随后,本文在古今中西比较的视野中,考察了“德性之花”与“爱欲之花”这两种典型的象征方式之间的张力。中国当代新诗对“花”的书写,有一个从“象征性”向“日常性”转换的大体轮廓;同时,当代诗人们对“花园”意象的各个层面也进行了深度开掘。这一章指出,诗歌中的“花”之意象的演变,与德性、爱欲和女性在历史中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五章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作物”意象的讨论。这一章结合文本细读,对“粮食”、“庄稼地”、“蔬菜”与“瓜果”等意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对“作物”的书写上呈现出来的多向通道;然后,通过对中国当代“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事诗”写作的前景与趋势。这一章指出,诗歌对“日常之物”的关注必定会落实在对“作物”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写作才真实、具体和可信。在“结语”中,我们对此前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我们提出,当代的“植物诗学”需要摆脱古典的“德性诗学”主导模式,走向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诗歌书写方式。对植物意象的研究,是通往诗歌内核和奥秘的一条通道。本研究的意图,并不只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那些书写植物意象的作品进行分析,而且是在尝试通过细致和耐心的阅读,恢复我们对植物生命的感知与同情,激活我们对汉语自身微妙性的敏感,进而重塑我们生命经验的完整性。

贾鉴[8](2016)在《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社会在1990年代初的转型导致了诗学观念及实践的变化,但其内在的动因早在80年代中后期的写作中已经显露出来,其中常为后来者论及的便是“史诗”现象。从朦胧诗开始,“文化史诗”、“大诗”的构想不断出现,表现出巨大的写作激情。这些现象也受到另一些诗人的诟病,被视为80年AI写作作弊病的集中体现。社会变化加速了诗歌自我调整的步伐,在90年代出现了众多的反思性意见,并逐渐建构起明确的“90年代诗歌”意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看似充满差异的变化中,依然存留着新诗学试图超越的那些对象的特质。这尤其表现于诗歌在语言实验中触及到的某种本质论的语言观念。在这里,语言学转向其实更多地接续了原有的某种“神学”欲望,在语言的虚空中有不出场的神性主宰,对语言的过度迷恋有时不过是乌托邦想象的替换形式。当然,语言并不一定导向同一种结果,在另一些诗人那里,语言问题关乎“我们自身如何被(历史)书写”这样的主题,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呈现了我们的命运状态。诗歌的语言问题最终要在一种意指层面获得解释,它的运作本身指涉着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处境。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本身的书写和回应。不是作为题材的宏大历史,而是个人经验层面的,或者遗留在语言缝隙中的历史信息。这在90年代诗歌的“叙事”问题中有最自觉的呈现。其中有关记忆和遗忘的辩证关系,反映了时代意识的某种症候。诗歌写作并不存在本质的模式,诗歌一直处于时代的复杂的交互关系中。对于每一位试图保持写作活力的先锋诗人来说,如何敏锐地感受、体验、认知所置身的历史条件,某种程度决定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未来可能,这要求诗人首先坚持一种态度:重新做一个陌生人。

黄怒波[9](2015)在《“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导言近3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普遍重视从"朦胧诗"肇始的诗歌变革潮流与当代政治意识形态诗歌及"颂歌"风格的对话意义,强调其"拨乱反正"的历史价值和美学创新,却对他们立足"今天",自觉进行中国诗歌现代性重构的特色有所忽略。实际上,所谓立足"今天",就是自觉面向当代生活和

陈国平[10](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提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让诗回到诗本身的途径——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诗回到诗本身的途径——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散文诗新质的建构 ——以“我们”散文诗群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们”散文诗群的出场
    第一节 散文诗发展的困境
        一、饱受文体边缘化的争议
        二、被阻隔于文学史之外的冷暴力
        三、散文诗美学停滞不前
    第二节 “我们”散文诗群的崛起
    第三节 “我们”散文诗群的姿态
        一、“我们”作为一种态度
        二、提纯创作的精神内核
        三、与“他们”诗派对比下的概念诠释
第二章 “大诗歌”理念的提出与践行
    第一节 “大诗歌”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 “大诗歌”理念的内质
        一、由“小”见“大视野”
        二、由“内”及“大情怀”
    第三节 “大诗歌”理念的化用
        一、长篇散文诗的尝试
        二、跨越艺术形式的实践
第三章 意义化写作的推行
    第一节 意义化写作渊源: 雅俗共生的诗学土壤
    第二节 意义化写作的内涵
        一、文以载道内驱力驱动下的“担当意识”
        二、后现代时代冲击力要求下的“责任意识”
        三、文学发展规律原动力带来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意义化写作的文本呈现
第四章 灵魂话语的建构
    第一节 灵魂话语建构的语境
    第二节 灵魂话语的内涵
        一、身体意象为基础
        二、思索存在为主题
        三、神性描绘为叙述方式
        四、关怀人类为至境
    第三节 灵焚创作中灵魂话语的建构
        一、形而上层面的追问
        二、歌颂生命的热情
        三、关怀人类的广度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数字时代的现代汉语诗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论文综述
第一章 媒介融合与诗歌复魅
    第一节 媒介融合
        一 数字化基础
        二 补偿性特征
    第二节 诗歌与技术赋魅
        一 “祛魅”的成见
        二 “赋魅”的实践
第二章 “再部落化”与传统复兴
    第一节 媒介复兴
        一 人性化趋势
        二 “再部落化”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断裂与承袭
        一 诗歌的声情传统
        二 “声音”的断裂
        三 音响节奏的断代承袭
    第三节 部落化传播的复归与超越
        一 身体在场
        二 集体共情
        三 公共日常
第三章 分众传播与符号化消费
    第一节 数字化语境中的中间阶层
        一 分众传播与受者中心
        二 中间阶层的兴起
    第二节 诗歌的符号化消费
        一 诗歌消费的兴起
        二 媚雅——诗歌作为身份符号
        三 “诗意栖居”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三节 携手底层的文化话语争夺
        一 “小资后备军”及其生存境况
        二 个人化、现实感、反叛精神——边缘人的自我言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二、韩东诗学思想研究
        三、韩东诗歌行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不足与空间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韩东和他的诗歌时代
    第一节 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
        一、社会境域与韩东
        二、自然境域与韩东
        三、文化境域与韩东
        四、韩东的生命个性与其诗歌世界
    第二节 媒介视角中韩东的诗歌革命之旅
        一、韩东和《今天》:从“结缘”到“反叛”
        二、韩东和《他们》:从“尝试”到“立派”
    第三节 文化生态视野中韩东“断裂性”的文学行为
        一、“断裂”行为中韩东的文学行为考察
        二、“诗学论争”中韩东诗歌论说的“二元对立”思维
        三、“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对文坛诗界和韩东的影响
第二章 关系视角中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
    第一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
        一、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对立
        二、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共生
    第二节 “人与人之爱”
        一、信仰的幻灭与重生:从“爱情至上”到“爱的信仰”
        二、亲情的痛思与追怀:从“父亲情结”到“怀念亡母”
        三、友情的超然与珍视:从“聚散随缘”到“合志同方”
    第三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
        一、社会存在:现代化与美好生存的冲突
        二、在世存在:生存体悟与死亡寻思
        三、生命意义:爱的信仰与现世生存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
    第一节 韩东诗歌与小说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人物描绘与小说
        二、韩东诗歌的叙述方式与小说
        三、韩东诗歌的叙事艺术与小说
    第二节 韩东诗歌与绘画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创作方法与绘画
        二、韩东诗歌的造型语言与绘画
    第三节 韩东诗歌与影视艺术
        一、韩东诗歌的视角、结构与影视
        二、韩东诗歌的文体样态与剧本
第四章 诗学视野中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探寻
    第一节 诗歌创作论:“多元思维”主导下的自由创造
        一、灵感来源多样论
        二、语言形式多样论
        三、诗歌系统多元论
    第二节 诗歌本质论:“我”的独特存在的语言形式
        一、“生命经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二、“存在体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结语
    第一节 韩东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第二节 韩东诗学的价值和启示
附录: 韩东生平和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案分析法
        (三)归纳总结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新诗年鉴》诞生时的诗坛生态及其编辑方针
    第一节 《中国新诗年鉴》发刊时的诗坛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诗年鉴》的编辑方针
        一、《年鉴》的民间内涵初探
        二、《年鉴》民间立场的呈现
    第三节 《年鉴》的发行方式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新诗年鉴》对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对诗坛新生力量的推介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诗人的推介
    第三节 对隐匿诗人的挖掘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新诗年鉴》与新世纪诗坛生态
    第一节 《年鉴》与新世纪诗人群体
    第二节 《年鉴》与新世纪诗歌现象
        一、诗歌年选现象
        二、诗歌奖现象
        三、诗歌热点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报纸类
    三、学术论文类
致谢

(5)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出场与命名
    二、70后的诗学与思想承续
    三、论文的阐释框架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70后的创作思想追根:从“广场”走出后的困惑
    引言
    第一节 “我的广场”:诗人的精神迷途
        一、别样的伤痕
        二、一代人的“光明”思索
        三、来自“广场”的理想追问
    第二节 凋零的历史目的
        一、无故乡者的痛苦
        二、诗中的失意行走
        三、“浪子”心史
第二章 70后的日常叙事:时代大潮与个人经验
    引言
    第一节 叙事:艺术策略的思想根源
        一、第三代:“事件的诗学”
        二、个人经验与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
        三、意义迷失后的叙事困境
    第二节 世俗空间与自然审视
        一、世俗的“敞开”与“遮蔽”
        二、个体空间的确立与陷落
        三、自然与精神的栖居
第三章 70后的身体书写:先锋实验与思想疑惑
    引言
    第一节 沉溺欲望或吁求自然
        一、“下半身”的聚讼
        二、欲望的“正名”
        三、身体的“光照”
    第二节 重估“下半身”诗歌运动
        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在感性的最底端超越感性
        三、先锋的危机
第四章 70后的批判写作:求索真理与直面当下
    引言
    第一节 谐剧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凡俗目光
        一、日常经验与知识原则
        二、现实关切的异类处理
        三、“另一个世界”的沉思
    第二节 忠诚“诗艺”与思索生活
        一、“卡夫卡的灯”与写作事业
        二、诗人的工作伦理及其困境
        三、重建诗歌的精神屋宇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6)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文献回顾:研究“诗歌中的植物”的三种路径
        一、“名物学—博物学”:侧重考据的路径
        二、“诗学—文学批评”:针对辞章的路径
        三、“经学—神话学—哲学”:侧重义理的路径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一、本文的基本概念
        二、本文的研究视野和主要方法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结构
第一章 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
    第一节 植物种类和出现频率
    第二节 植物意象的书写方式
    第三节 诗学理念与文明精神
第二章 “树”的诗学
    第一节 作为灵魂形象的“树”
    第二节 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
    第三节 诸种树:观念与经验
    第四节 树的诸部分:根、枝、叶、果
        一、根
        二、枝
        三、叶
        四、果
    第五节 “树”与人类生活:诗的见证
第三章 “草”的诗学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
    第二节 从“草原”到“草丛”
    第三节 生命之“草”:爱欲、良善、悲智与愉悦
    第四节 “荒草”之诗:个体、文明与历史
    [附论]“竹”与“藤”
第四章 “花”的诗学
    第一节 “花”的四重象征
    第二节 从德性到爱欲:“古今中西之争”中的“花”之书写
    第三节 从象征到日常: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
    第四节 “花园”之诗:欲望、冥想与沉思
第五章 “作物”的诗学
    第一节 “粮食”与“庄稼地”
    第二节 “蔬菜”与“瓜果”
    第三节 “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
结语 “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
参考文献
致谢

(8)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论题的提出
    2 主要方法论
    3 一点说明
第一章 史诗及其失败:对诗歌进入90年代的一种描述
    第一节 传统”与“个人”的颠倒
    第二节 颓败:作为一种症候的崇高艺术
    小结
第二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一:语言学悖谬
    第一节 纯文学/纯诗:方法,语义
    第二节 在词语和自我的边境线上
    第三节 词的倒逆:半个和一个,多和少
    第四节“谁在说话”:“制作”的诗及其语言学症候
    小结
第三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二:“叙事”、记忆和历史
    第一节 身体地理学与“间歇”的诗意
    第二节 诗歌变形记与“幽灵”的出场
    第三节“名与命”:诗歌叙事,或一种历史记忆形式
    小结
第四章 90年代诗歌面相之三:“日常”以及如何重做“陌生人”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玄学
    第二节“拒绝隐喻”的隐喻
    第三节 雾中的陌生人
    小结
结语
两个相关个案:多多和北岛的90年代诗歌
    一、多多:张望,又一次提高了围墙
    二、北岛:一生一天一个句子
90 年代诗歌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致谢

(10)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让诗回到诗本身的途径——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散文诗新质的建构 ——以“我们”散文诗群为中心的考察[D]. 岳亚莉. 扬州大学, 2021(09)
  • [2]数字时代的现代汉语诗歌传播[D]. 陈佳婷. 暨南大学, 2020(04)
  • [3]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D]. 郭海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4]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D]. 陈亚奇.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D]. 毕志娟. 山东大学, 2018(02)
  • [6]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D]. 王凌云. 云南大学, 2017(12)
  • [8]先锋诗歌的转折: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D]. 贾鉴. 上海大学, 2016(02)
  • [9]“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重构[J]. 黄怒波. 诗歌月刊, 2015(07)
  • [10]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诗还诗之道——读《1998中国新诗年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