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1 引言
小学音乐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其教学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各种理论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其领会到自然、社会的美好,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直接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对此就需要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创新,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
2 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本原因
2.1小学音乐教育观念有待提升
虽然现阶段大部分小学都已经加强了音乐教育课程,但是轻视音乐课程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音乐教育并不属于小学考试科目,使教师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难以提升,音乐教育的课程形式停留于课堂表面,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小学音乐课堂被其他科目占用的情况,将学生的教育重点都放在了其他文化科目上,音乐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2当前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素质教育工作的要求下,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依旧存在“教师唱主角”的现象,固定的教学内容安排、固定的作业安排,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复性强、内容封闭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2.3整体的课堂氛围处在比较枯燥的情形下
音乐应当是一门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的课堂,但是,在当前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们只能在讲台下被动的听、记,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唱歌等的机会,这样学生也就很难体会到音乐课的与众不同之处。其次,老师在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还是主要依靠黑板和粉笔,没有在整个音乐课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多媒体技术,这些都使得当前的音乐课比较沉闷和死板。
3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3.1加强音乐教师的素质培养
想要别人重视你,首先你自己要重视你自己。小学音乐教师自身都会认为音乐不重要,有这样的想法,上课怎么会认真,又怎么会努力创新,小学生又怎么会重视呢!想要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先要教师改变想法,完善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把握教学节奏,提高授课效率,提高音乐教学在教育中的影响。
3.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而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也是利用情境营造意境氛围,进而实现情感的传递,由此可见,情境教学与音乐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音乐氛围中,综合调动多重感官,进而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教学《小蜜蜂》歌曲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小蜜蜂,从中感受欢快的是旋律,获得学习的快乐;最后,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作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是创编舞蹈,可以是声势律动,发扬学生的个性。
3.3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增强其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内容的引导者和课堂开展的组织者。传统课堂之上,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方独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单向的知识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多为学生创造机会去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活动,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表演《小麻雀》时,可以让学习参与到歌曲的编创之中,从学习者的角色变化为创造者,增加新的学习体验,并在创作之中感受歌曲的美妙。通过请学生为歌曲加动作、拍手、加打击乐器等方式,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了歌曲的节奏感,感受到了歌曲中描绘的小麻雀具有活泼、调皮、懂礼貌等特点。在音乐课上,学生不仅学会了新歌,也通过自身创造力编了新歌曲,并在班级里自导自演。这无疑是对学生成绩的一大肯定,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3.4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了解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事业上的迅速发展为音乐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让学生充分利用眼睛、耳朵及大脑,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收和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例如在《快乐的音乐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音乐视频,让学生不仅能够接受音乐的熏陶,还能够在鲜艳、生动的画面中,体会欢快、愉悦的情感。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3.5注重教学资源开发,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依赖教材中的内容,以及一些常见的乐器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相对单调的内容中接受音乐艺术。而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不同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的视野能够突破教材的限制,接受更加丰富、多元的音乐内容,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引入音乐剧,让学生在欣赏和角色扮演中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流行音乐,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来活跃课堂氛围,让音乐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提高音乐教育效果。
3.6深化改革力度
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在音乐设备上并不完善,可以运用教育改革与物质的方法促进小学音乐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或者是激发小学生在音乐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可以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引进,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按照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拨发具体款项帮助小学音乐进行建设,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才可以在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轻松地学习音乐,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是独特的一门艺术,课堂的趣味性能够为教育锦上添花,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加强在这一领域中的探索和创新,使得小学音乐更加地丰富多彩,进而让小学生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教育中,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
4 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音乐教育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致力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促使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其音乐素养、感悟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全面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丘杭梅.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8(2):125-126.
[2]李鑫鑫.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2):386-387.
[3]陈小培.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黄河之声,2017(07):211.
[4]徐婷婷.简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8.
论文作者:佘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