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能华南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重要作用,概述了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安装原则,最后分析了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安装要点。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综合管线平衡
引言
随着建筑不断朝着高层和复杂化发展,建筑物中的各种设备和管线数量激增。由于建筑物内的空间有限,各类管线的排布越来越密。各类管线是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在有限的建筑空间里,难免会产生管线的重叠、交叉和相碰。在机电安装过程中,各设备系统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分别独立安装时,在处理管线重叠、交叉和相碰时,往往会影响管线的使用功能,严重时导致部分机电管线安装返工重新布排处理。所以,各机电安装单位在管线安装前,也应在总包单位的协调下进行管线综合,同时尽量采用组合支架,以取得较好的管线综合效果。
1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简介
1.1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简介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要求。它是一项工艺管理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时设计多方面管线的布置。
在现代建筑的公共空间中, 水、电、风及弱电等专业的机电设备众多, 管线密集, 空间交叉频繁, 设备、管线安装时由于空间有限, 常常出现因管线相互交叉、挤占空间而引起的频繁拆改, 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外观质量甚至使用功能。所以在施工前,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对图纸管线进行综合平衡, 对工程的质量保证、工期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重要作用分析
第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发现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设计图纸的完善,可以让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分工明确,步骤清楚,避免因为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线路布设交叠、衔接杂乱和工程返工率大大降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第二,使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整齐、美观。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时,它可以将安装的机电设备从它的外表全面优化到外观设计,让管线布置显得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物上安装机电设备时,对于每个机电设备做出谨慎严密的管线设计线路安排,合理的安排线路铺设的分配,能够让机电设备在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更加的安全、全面、方便和快捷。
第三,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工期大大缩短,还有效的解决了电路衔接紊乱、布设交叠等等问题的出现,避免了物料和人力劳动耗损,节约了布线材料,还节省了施工的成本。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得安装工程完成后出现返修的情形大大的减少了,降低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成本。
综合管线综合平衡技术避免了因为其他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安装质量的影响,非常具有经济性,使得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更上一层楼。
2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安装原则
现场实际和施工图纸是利用计算机对综合管线平衡进行优化设计、调整的重要依据,各区域管线基本框架的布置规划,可以依照业主对各使用功能区和设计的标高要求来确定。管线的排列设计有四个基本原则,分别为管线平面定位原则、管线排列原则、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穿梁布置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管线平面定位原则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量较大时,管线平面定位应该遵循以下定位原则: 先繁后简,先大后小,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无压后有压,先风管后水管、后电器配管。安装准备期间,统一制作安装构件、统一规定管槽走向、统一遵循安装标准; 集中布置同类管线时,支架的布置要尽量合理规范,组合支架的充分利用,能够起到加大空间利用率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对管线的种类、尺寸外形、支架尺寸、保温厚度、施工作业空间、管线对应的规范间距要求、检修通道以及管线预留位置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
2.2 管线排列原则
阀门、管道和保温层、风管、电缆桥架的安装和检修是管线排列间距计算的几大依据,也是其排列必须遵守的原则。常见的管线排列原则有以下几种: “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通风管路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热水管路排列在上、冷水管路排列在下”等。这种管线排列原则是经过多年安装施工经验总结而来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施工作业失误,提高施工进度。
2.3 穿梁布置原则
安装施工由于某些公共区域的设备管线布置位置而造成难度加大时,可以考虑利用结构梁的高空间,进行合理、安全的穿梁布置。既保证建筑美观,又不妨碍设备运行。
3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安装要点分析
第一,了解施工现场的详细情况, 从施工现场采集充分的可用数据;掌握所需材料的规格型号及部件的外形尺寸;熟悉安装工艺,结合设备、管线综合图, 对比设计尺寸和实测尺寸进行纠偏, 校正因土建施工误差引起的数据偏差。熟悉建筑布局和各房间的使用功能;熟悉各系统、设备的布置、管线分布情况;熟悉建筑结构的形式、墙体、装饰装修的构造等等。
第二,在综合平衡前, 要明确各专业设备、管线支吊架形式及设置位置。支架形式所选用的型材规格直接影响到空间位置, 在空间紧张的关键部位, 型钢的选用对吊顶标高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有较大影响, 因此支、吊架形式的合理选用, 是优化平衡图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应用CAD绘图软件平台对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 对所有的管线、设备进行定位, 并按建筑结构对综合管线平衡图的空间位置进行校核。对管线复杂之处, 需绘制细部平、剖面图以至详图。
第四,在利用CAD软件进行综合管线平衡时, 需将各个系统的管线图层进行分类, 同一系统管线采用同一种颜色。将整理好的各系统管线图层粘贴在同一底图中, 选择管线密集的部位, 进行分析。在图纸上先解决各专业之间的位置交叉和标高冲突问题, 当把各专业管线图层全部反映在同一底图时, 原设计图纸上管线位置、高度冲突的部位, 全部显示出来, 关键部位需绘制剖面详图。
第五,选择同一走廊几处相似剖面位置, 根据建筑图和吊顶要求做出一个空间剖面, 将设于该断面内全部管线按比例画出管线的外型。管线平衡时依据基本的避让原则:小管让大管, 有压让无压;各专业的管线布置时,其相对空间位置应满足规范、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第六,当绘制完几个剖面图时, 需将同一走廊几个相邻断面内管线的水平位置、标高位置进行现场复核, 预留出阀门及部件的安装操作空间。平衡图不仅要考虑支、吊架的选用, 还要充分了解各专业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因为局部区域管线平衡完成后, 必须严格按照综合平衡确定下来的安装顺序进行, 否则将会因顺序颠倒, 导致局部或较大范围的管线拆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七,在机房和局部走廊转角处, 仅有剖面图不能充分反映管线的走向, 应绘制三维图或根据现场制作管线模型, 这样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管线走向和管线交叉处的空间布局。第八,在平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型设备的进场路线。
4 结束语
总之,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施工期,还可以保证建筑机电设备线路的整齐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建筑物的整体的外观得到优化和让机电设备的维修更加的方便。由此一来,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也会大幅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祝贇.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 2015,17(09):105-107.
[2]陈艳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思考[J].2014,22(05):380-383.
[3]邹国平.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其联网技术现 状及走势[J]2012,3(11):21-22.
论文作者:江铁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排列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原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