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_军事论文

国家安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_军事论文

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安全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几代人的梦想,但只有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 之后,才拉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追求的目标。邓小平曾指出:“大家很关心军队的 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 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了?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 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我看 ,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更 多的钱来更新装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129页。

)就如邓小平所预料的那样,我们已实现了翻两番的预订目标,我们 已有了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国际安全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加 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没有国家安全便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安全,即不存在威胁和危险,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原始社会,主要是来自 自 然界的威胁和危险。当国家产生以后,不安全因素除来自自然界之外,还来自人类自身,于 是国家安全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早就有“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的说法 。国家安全最传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国家的主权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危害。维护 国家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因素是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军事实力。毛泽东 在建国之初就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 事。”(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0-31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32页。

)毛泽东的这段话,不仅说明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一般规则,而且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 实际需要。

大家知道,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年的历史,是一部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由于清王朝的 腐 败,经济式微,军备废驰,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来维护国家安全。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一个拥有80万军队的庞大帝国,却惨败于一个只有2万左右兵力的 英国远征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装备落后、军力衰弱。当时的清朝官员也承认,清军“ 最大之船,面宽仅二丈余,安炮不过十门。夷船大者载炮竟有数十门之多,彼此相较,我船 用于缉捕则有余,用于攻剿者不足,此实在情形也。”英军“船坚炮利”,清军无法与之抗 衡,只得在陆上设防。英军舰船转移迅速,集中兵力迅速;而清军大多靠两腿跨越数省,只 能疲于奔命,哪有抗敌之力。清军屡战屡败,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西方入侵的炮声中,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奋 力追求中国的现代化——从军事现代化到工业现代化。100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 存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100年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没有国家主权 和国家安全便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国家的主权,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最基本的条件。但 是,我们的经济和军事仍然落后,我们仍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仇视和包围,国家安全仍受到 威胁。毛泽东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一定要搞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等尖端 武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期负, 就不能没原子弹。我们拥有了“两弹一星”等先进装备,成功地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虽然武器装备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陈毅元帅曾在 谈到建设我国现代化国防军的时候指出:对于不重视学习现代化军事经验和技术,其主要理 由是说我军曾以劣势装备打败了美蒋,这种谈法必须痛驳。我军多年以来是以夺取敌人武装 备自己,故能做到装备接近而能打败他。从具体的战役、战术来讲,仍然是组织了人力火力 的优势,即装备的优势,才把敌人打倒的。(注:《陈毅军事文选》,第688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国防力量和核威慑力,我国社会主义能巩固和发 展吗?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国防力量和核威慑力,能有现在这样高的国际地位吗?我国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顺利进行吗?不能。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在经济和军力上的差 距都是很大的。当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的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 们“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使“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是工业 、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二、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冷战时期,美、苏两霸对峙,只有他们最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美、苏两霸剑拔弩张,相互 威胁,但又都不敢贸然大打出手。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向多极化转变的时期,美国成为当 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世界 总体形势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军事干涉主义仍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并上升为主导地位 。在政治方面,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西方的人权和价值观念为武器,展开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 。在军事方面,西方国家纷纷裁军,加强质量建军。美军从200万裁至140多万,俄军从280 万裁至150万,其他国家也有程度不同的裁军。这些都有利于国际战略形势的缓和。

另外,局部战争不断,并有上升的趋势。从1945—1989年的40多年间,发生的局部战争和 武装冲突共197起,平均每年4.5起。而从1990年—1999年的10年间,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 冲突达117起,平均每年10多起,明显高于冷战期间。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发展。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着联合的旗 号,对伊拉克狂轰烂炸。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最先进的武器,对一个主权国 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开启了用“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 义援助”作幌子,武装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轰炸科索沃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一次尝试 ,也是新干涉主义的开始。正如有的美国报刊所说:“科索沃还不是北约维持和平行动的最 后一个,它只是联盟扮演的新角色的开始。那些身着军装的男女士兵下次可能会开赴更远的 战场。”

由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其霸权主义的野心毫不掩饰。1992年4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 ·贝克就公开宣扬:“今天,在冷战后的时代,我们面对着要求承担领导作用的第三次召唤 。”1999年2月克林顿又进一步阐明:美国必须而且能够在21世纪领导世界。美国一再声称 ,其霸权行径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和主权,但它必然而且实际是以牺牲世界的和平 与稳定、牺牲别国的安全和利益为代价的。

为实现其霸权野心,美国的军费开支不断攀升,1950年124亿美元;1999年已达2706亿美元 ,已相当于世界军费总额的1/3。为实现其霸权野心,美国把正致力于本国现代化建设并蓬 勃发展的中国,视为眼中钉,竭尽遏制之能事。1992年美国《政策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 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中国》,从此“中国威胁论”便不绝于美国之口。 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不仅如此,他们还炮制了所谓“考古斯报告”和“李文和事件”, 污 蔑我国的尖端技术和国防技术都是“窃取”美国的;他们还炸我使馆,撞我军机,残害我国 记者和飞行员。

事实说明,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存在一日,天下就不会太平。克索沃战争后,新一轮 军备竞赛又拉开了帷幕。美国不顾各国的反对,恣意实验和发展NMD、TMD,使本来就脆弱的 核均势被打破。许多国家放慢或停止了裁军步伐,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军费逐步回升,这 些都给世界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但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所进行的国防建设是保卫国家安全 的必要手段,也是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重要手段。

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

当代的国际安全形势说明,我们既不能重复过去“深挖洞,广积粮”的思路和作法,也不 能盲目乐观,认为天下太平,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因此,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 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曾这 样说过:“冷战后时代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强大的武器库,也取决于强大的经济。 ”经济与军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经济为军事发展提供条件,军事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尽管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很落后。我国1997年的 国防费用为98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国防费用的3.67%。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 多年的军队建设,我国军队已成为一支诸军兵种齐全、整体合成、初步现代化的强大军队。 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很多方面是“代差”。而 在官兵受教育程度上也存在着“级差”。如美国军军官98%以上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其中1/3 获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7%。我军军官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占21.4%,硕士以 上仅占2%。

在相长的时间内,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整体水平都不可能赶上美国。由于我国坚持防御 性的国防政策,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会也没有必要步美国后尘,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一条 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条建设道路有如下特点:

第一是防御性。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曾经长期饱受外敌入 侵、蹂躏之苦,因此十分反对扩张和侵略。从国家利益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 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最希望有一个和平、稳 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国家安全来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基于这样一种新的安全观: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家关系准则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基础,既重视本国 的安全利益,又尊重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安全是全面而辨证统一的,经济安全是基础,政 治安全是根本,军事安全是保障,科技安全是源泉,文化安全是灵魂。中国决不会威胁别人 ,干涉别国的内政,但也决不允许别人威胁中国的主权、统一和安全。

第二是局部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这个大判断没有改变。尽管世界仍不太平 。但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增长,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对美国等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是个制 约,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党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 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我们没有必要拥有象美国那样多的武 器装备,某些先进武器装备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必需的。从武器装备的发展来说,我们也必 须走自己的路。

第三是尖端性。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高科技局部战争已成为现代战争的 主要样式。我们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先进武器装备,我们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发展自己的尖端武 器。就象当年我们连汽车也不能制造,但却选择了发展原子弹等尖端武器一样。在总体军事 实力上我们在较长时期内必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必须也可以在局部或在某些方面跻身 世界先进行列,拥有必需的抗衡和威慑力量。

第四是知识性。未来的高科技、信息化战争,知识将成为战争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 较量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我们的一项重要 战略任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我军的整体素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提高军队的 素质,如何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尤为重要和紧迫。

从建国至今,我们紧密结合国内和国际的实际,已经积累了许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经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才能有效保证 国家安全,才能有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标签:;  ;  ;  ;  

国家安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