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中的“非旅游”现象与思考--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会旅游项目分析_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

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及反思——基于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论文,现象论文,自然论文,项目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中国旅游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日渐增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文简称自然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英文简称:NSFC)(1987~2010)、社会科学基金(下文简称社科基金,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英文简称NSSFC)(1993~2010)已立项资助了243项旅游类项目,这些项目及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状况。对这些项目所关注的旅游现象、研究问题及其学科归属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旅游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存在的问题[1-3]。为此,本文首先对旅游类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并在对项目选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些规律性问题进行归纳。

2 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统计分析

2.1 项目基本情况

1999年前的自然基金项目根据《旅游地理学》附录3,共计14项,全部在地球科学部[4];1999年后的自然基金项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检索得到98项旅游类项目,检索过程是:登录自然基金委网站“项目资助—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资助情况”页面,在“申请代码”检索项下逐次输入13个学部代码,在保持学部检索项不变的情况下,在“项目主题词”检索项下逐次输入“旅游、游憩、休闲、景区、遗产、事件/会展/节事/节庆/大型活动、度假区(地)、游客、旅行社、出游、饭店、旅行”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然后选择年份进行检索。由于1999年之前的自然基金项目无法通过自然基金网站查询其学科代码,故此处仅对1999年之后的项目进行学科统计,分学部统计情况见图1。1993~2010年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共检索到100项,检索过程是:登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的“历史资料—历年资助项目”页面,逐一阅读1993~2010年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筛选。对于社科基金的景观、遗产类项目,除非项目名称中含有“旅游”字样,否则不作为旅游项目统计,社科基金项目分学科统计情况见图2。旅游类自然基金项目(1987~2010)和社科基金项目(1999~2010)分年度统计情况见图3。

图1 1999~2010年自然基金旅游项目分学部统计

Fig.1 Statistics of tourism projects in NSFC on subject 1999~2010

图2 1993~2010年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分学科统计

Fig.2 Statistics of tourism projects in NSSFC on subject 1993~2010

图3 旅游类自然(1987~2010)、社科(1993~2010)基金项目分年度统计

Fig.3 Tourism projects in NSFC(1987~2010)and NSSFC(1993~2010)

2.2 自然基金旅游类项目统计

由图1、图3可知,1987~2010年自然基金批准的旅游类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分别在地球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生命科学部五大学部获得资助。其中,地球科学部旅游类项目为80项,占全部项目的71%,是最主要的学部。其次是管理科学部,共23项,占全部旅游项目的21%。其余8%分别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5项)、信息科学部(2项)和生命科学部(2项)。

2.3 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统计

1993~2010年社科基金获批的旅游类项目共100项,主要分布在管理学、民族学、应用经济、体育学、社会学、民族问题研究、经济理论、哲学8个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科囊括了60%、计60项旅游项目,是最主要的学科归属。民族学(11项)、体育学(9项)和管理学(8项)也有少量旅游类项目,分别占总项目的11%、9%、8%。其余12%分属于民族问题研究、社会学、经济理论和哲学4个学科。

3 基金选题的学科归属及研究问题分析

3.1 学科归属

根据项目的学科代码对自然基金两大主要学部(地球科学部和管理学部)旅游类项目的学科归属进行统计,发现人文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宏观管理与政策是最主要的学科归属(表1);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的主要学科归属是应用经济,其下没有再划分分支学科。

3.2 研究问题

依照“基金题目—关键词—研究问题所属领域”的分析思路,对自然基金旅游类项目的研究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可归为“旅游影响”、“旅游开发”和“旅游行为”3个主要研究领域,图4为旅游影响领域的分析过程示例。旅游影响包括自然影响(共计13项资助项目,包括生态影响、承载力、环境安全、植被、生态乘数效应,生态补偿等研究)、经济影响(2项,包括经济影响的模型、空间分异规律)、社会文化影响(5项,包括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满意度等)和综合影响(26项,包括空间演化,城市化、区域发展、交通或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景观格局和景观保护、溢出效应等方面)。依循此方法,发现社科基金选题集中于“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潜力与竞争力”这3大方面。

图4 自然基金项目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示例

Fig.4 Analysis process of research questions of NSFC project

4 “去旅游化”的选题方式

4.1 自然基金对选题的要求

自然基金委的指导方针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引领科学未来”,因此,自然基金的选题方式为自由选题,即申请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范围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研究方向,二是界定研究范围。选题合适,则研究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对自己也最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令自己和社会满意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大和深入以及国家对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的限制,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申请者能否获得资助。鉴于此,绝大多数旅游类项目申请者均是从现有学部的某一理论视角切入进行研究。如2003年申报批准的“中国旅游/游憩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环城市游憩行为与吸引物空间模式研究”这两个项目,都是采用地球科学部的人文地理学科的空间理论视角。

4.2 社科基金的选题方式

社科基金的选题方式为定向选题。每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都会就下一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题给出《项目指南》,该指南是在征求各学科专家及国家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国家亟须解决和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是在研究方向和范围上指导各学科项目申报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也是项目评审委员会评议立项的重要依据。因此,申报者选题时,一般会将自己的研究优势(前期积累成果优势、学术资源优势、学术特色优势、区位优势、项目组群体优势等)与《项目指南》紧密结合,从中选择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接近的项目。同样,由于没有旅游学科,与旅游相关的项目指南分别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其中以应用经济学为多。2010年社科基金《项目指南》在应用经济学科中给出了143个项目,其中与旅游相关的项目有3项,分别是“中国旅游业创新能力培育与发展研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和“旅游景区无形资产评价研究”。该年批准立项的旅游类项目也有3项,分别是“我国旅游业创新能力培育与发展研究”、“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旅游景区无形资产的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以看出申报批准的项目名称均是在给定项目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并保留关键词(如“旅游业创新能力”、“旅游景区无形资产评价”)或寻找相近词语(如“文化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来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接近的项目。

4.3 选题中的“去旅游化”现象

通过以上选题方式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自然基金还是社科基金,要求申报者的选题须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提炼出旅游现象所蕴含的理论问题来申报(不同之处是自然基金是通过分学部申报的方式,社科基金则是在每个学科下给出指导性选题的方式),旅游现象仅成为其他学科的剖析对象,研究贡献表现在验证、完善、补充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而非旅游理论的提出或完善。本文将基金项目的这一选题方式称为“去旅游化”现象。这种研究取向过去一般被认为体现了旅游研究的学科交叉性[5,6],实际上,这里的学科交叉并不对等,或者严格来说并不存在真正的学科交叉,旅游不是作为学科和理论背景,而是作为提出问题的实践领域,给其他学科贡献研究问题和研究素材。对于旅游研究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去旅游化”现象。

4.4 “去旅游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当前旅游研究中“去旅游化”现象的出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从客观上说,旅游活动的复杂性、旅游业的综合性使得旅游研究必然地和各类科学建立最广泛的联系。一方面,旅游实践的复杂性使其无可避免地成为多个学科挖掘研究素材的一座“富矿”,不同的研究者在同一个复杂的旅游现象中捕捉各自学科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对复杂的旅游现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描述和解释也要求多学科视角和理论的介入。因而“旅游研究,从经济、地理等为主要学科视角走向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都已渗透到旅游研究领域,并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方法,促成了旅游学多层次的边缘性学科体系。”[5]换言之,旅游现象本身的属性吸引和需要各类学科,这成为旅游研究“去旅游化”现象产生的大学术背景。

原因之二:旅游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仍然是描述性的罗列、归纳和浅表层分析,缺少系统化的解释即理论概括,旅游学没有形成自己体系构架的方法论,没有明确的学科研究的出发点。”[6]在旅游作为研究领域早已经有多学科进入,作为学科却迟迟未能构建自身的科学体系的情况下,非但来自其他学科的旅游研究者难以向旅游学科靠拢,以旅游为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也不得不大量求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导致旅游学及其分支往往以附庸的状态存在。旅游研究的“去旅游化”现象正是旅游学科目前发展陷入困境的体现。

原因之三:旅游研究资源的获取与成果评价

对于研究者来说,各类课题是研究资源获取的主要手段。因此,课题的申报条件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课题的提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均没有直接与旅游相关的学部,申报者必须寻找最适合本课题的研究领域和学部进行申报,这往往导致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来提炼旅游现象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基金的学科设置和评价标准是导致基金项目中选题“去旅游化”现象的直接原因,并进而对旅游研究在总体上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此外,“去旅游化”现象还是当前对研究的“可见”成果强调有余而对其“内在的”知识贡献重视不足的问题。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下,基金项目和文章是评价学术成果的外在标准,也是获取更多研究资源的保障,这驱使研究者追求基金或文章的动力大于追求研究成果对学科体系的贡献,强化了研究者对既定的课题获取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削弱了对“去旅游化”的旅游研究是否能够为旅游理论体系作出知识贡献的考虑。

5 去旅游化现象对学术共同体构建的影响

5.1 研究者群体对“去旅游化”现象的认知

旅游研究是由研究者群体的研究工作所推动的,研究者群体对旅游研究所持的态度与实际行为,将直接决定未来旅游研究的发展[7,8]。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基金选题的去旅游化现象只是申请者面对基金项目的评价标准而被动采取的一种策略,还是已经成为了研究者所普遍持有的研究取向,本研究分别对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和未获资助的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探查他们对该现象的认知。访谈对象的选取以可深入交流为目的,共访谈了16人,获资助及未获资助者各8人,以高校教师群体为主,职称为讲师和副教授,学历为研究生,包括博士15人和在读博士1人。

观点一:基金申报客观上要求旅游类项目采取去旅游化的选题方式。

持这一观点的在获资助和未获资助者中均存在。受访者如此谈及自己的申报经验和教训:

你要报就要找准口,找口最重要啊。我第一年就是因为没找对口,第二年换了,但是没有在人家那个口子里把问题讲清楚。你不能光讲旅游啊,人家那个学科下不知道你这个研究的意义。你得用人家的学科说话,说得让那个学科的人听得懂,那你才能中。(FT01-LZ-b)①

这很正常啊,要申报成功就要在人家的学科下说话。但是这对我们搞旅游的很不好,就像我,得啃人家经济学的经典,而且你做出来的研究,人家经济学的根本看不上!但没办法,要玩就得按规则。(FT04-LMM-a)

你的材料算什么?没有理论工具,什么都算不上!(FT11-CT-b)

观点二:“去旅游化”是做好旅游研究的前提。

这一观点不仅承认基金申报的选题方式必须是去旅游化的,而且进一步认为,只有去旅游化,才能做好旅游研究。持这一观点的占受访者人数约一半。

说实话,我认为旅游压根就不是一个学科,也不具备作为一个学科的条件。旅游有什么特殊的啊?旅游行为、旅游业、旅游影响,这些哪一个不都能在既有学科下研究得很透?(FT15-ZCL-c)

旅游研究不就应该这样(指去旅游化)吗?现在提这个没什么意义。要比就比谁先找到一棵大树(指理论),吃透它,回来搞旅游,肯定没人能搞得过!你看看那些旅游研究搞得好的,哪一个不是离旅游越来越远?(FT09-FYY-a)

我觉得我很亏,我本科、硕士全学的旅游,到现在我什么优势都没有,还不如人家原来不学旅游的!(TF11-PL-b)

观点三:现在的旅游研究越来越不像旅游研究。

这也是受访者普遍一致的观点,而且持这一观点的人也认可前面的两种看法。认为这是一种无奈的局面,虽然“去旅游化”使得研究越来越不像旅游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做“有旅游味”的研究也莫衷一是。

旅游研究看着很热闹,我怀疑那是不是旅游。反正我是看不懂,拿人家别的学科一个名词儿套在旅游上。(FT01-LZ-c)

没什么理论进展,旅游学科的核到底在哪里?旅游搞了这么多年,连个概念都没有,大家压根不是在讲同一个事。(FT06-XYX-a)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虽然表述不同,但研究群体对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是有共同认知的。对这一现象的态度是比较矛盾而无奈的,要在既有基金评价标准和研究现状下进行研究就不得不接受“去旅游化”的选题方式,同时对这种研究所造成的旅游理论缺失和交流困境又感到不满。

5.2 “去旅游化”研究取向对学术共同体的影响

影响之一:研究间的对话与交流更加困难。

在研究者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遵从“去旅游化”的研究取向开展研究的情况下,虽然同为从事旅游研究的群体,甚至同一研究领域的群体,由于研究者所依靠的学科不同,所采纳的理论视角的差异较大,研究者之间就彼此的研究进行对话与交流日益困难。这对于本来就因为缺乏统一概念体系而交流不足的旅游研究来说,甚至陷入了无法交流继而不愿交流的境地。旅游研究群体内部交流不足、对话不够,在与所依托学科的群体进行交流中又很难获得足够的认可,这势必导致旅游研究既难获得同行认可又无法获得所依托学科肯定的尴尬境地。

影响之二:旅游研究者学术身份认同面临困境,旅游学术共同体难以建立。

旅游研究者群体间缺乏深入、有效的交流,学术成果面临无法被其他旅游研究者和研究所依托学科学者认同的两难境地,这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从研究者群体角度来说,虽同为研究旅游,但由于彼此之间难以进行成果评价,群体认同感不高,学术共同体难以建立并紧密维持。在一个学科仍处在建立初期(甚至在关于“旅游是否能成为一个学科”尚存怀疑的情况下),学术群体认同对于学科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科在发展初期,其研究群体已经各抱大树、分头开灶,那么旅游的学科发展将无从谈起。研究群体分化、融入现存各个学科,旅游研究者成为其他学科里“研究旅游”的人。这种研究群体分散化、碎片化的趋势必将对旅游研究造成长期、潜在的不利影响。②从研究者个体角度来说,将自身归属于旅游学术群体还是其他学科学术群体,是个为难的学术身份抉择,并且,在抉择之后建立身份认同的过程也将十分艰难。如果选择前者,鉴于旅游学术群体本身就陷入缺乏高度认同和凝聚力的困境,研究者个体很难获得群体归属感和根植于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感;如果选择后者,由于旅游往往是其他学科中非主流的研究领域,旅游研究者不得不承受被边缘化的风险,同样无法获得高度的学术身份认同。

影响三:旅游学学科存在意义或受质疑。

既然在“去旅游化”的研究取向中,旅游是作为问题的贡献者、作为材料或案例、作为被分析的对象,如果借助于已有学科,旅游的问题都获得了很好的解释,那么旅游学科存在的前提——矛盾特殊性又表现在哪里呢?旅游学科是否存在其他学科无法涉足的核心问题?“去旅游化”的研究取向进一步发展可能将使“旅游学”的学科建立更为艰难。虽然“去旅游化”只是从基金选题方式提出的一个现象,但是对研究群体的调查却进一步反映出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深厚的学术环境和行动者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之所以提出“去旅游化”这一问题,并非一概否认在旅游研究中采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做法,而是旨在指出一旦研究的立足点如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对其他学科理论的验证、完善与补充上,忽略甚至放松了对旅游学科理论建构的研究关切,那么即使做到研究的规范性,其研究成果对于旅游学核心概念的明晰、旅游学科理论的建立也贡献甚微。“去旅游化”现象的出现,究其本质,是在旅游现象固有属性和旅游学科理论发展阶段的限制性条件下,旅游研究者在当前学术资源获取和评价体制下的行动。旅游现象的属性无可改变,而旅游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是需要旅游研究者共同努力去打破的,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考虑和追求学术成果对构建旅游理论体系、推动旅游学科发展所能作出的学术贡献,此外,学术资源获取和评价体制也需要引起学术界和行政部门反思和调整。或许对于旅游这一年轻的学科来说,“去旅游化”是其成长过程中无法绕过的一个必经阶段,“去旅游化”之后研究会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再次“旅游化”。但是不论如何,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及其对学术群体、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和反思,以求对旅游研究的发展更有助益,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收稿日期]2011-06-08;[修订日期]2011-09-23

注释:

① 访谈资料编码说明:FT—访谈材料;01—被访谈者序号;a/b/c—访谈次数,两者之间的大写字母表示被访谈者代号。如“FT01-LZ-c”表示该资料来自第一位访谈者LZ的第三次访谈记录。

标签:;  ;  ;  ;  

旅游研究中的“非旅游”现象与思考--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会旅游项目分析_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