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打破对伊拉克制裁的坚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坚冰论文,拉克论文,对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年8月2日,伊拉克悍然出兵入侵并占领科威特。为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联合国安理会于1990年8月通过第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进行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在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这项措施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和痛苦,使伊拉克的经济几乎陷入崩溃的境地。因而伊拉克国民议会于1994年11月宣布,承认科威特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承认科威特的国际边界。尽管如此,美英两国以伊拉克尚未全部执行安理会有关伊拉克的决议为借口,认为讨论取消对伊制裁仍然为时过早。其实很明显,即使是伊拉克全部执行了这些决议,只要萨达姆继续当政,美国绝不会同意取消制裁。当前美国海湾政策的基点,仍然是对伊拉克和伊朗实行双重遏制,以求推翻两国政权,至少是不让它们在国土之外使用武力。但是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当中,俄罗斯、法国和中国,以及伊拉克的邻国土耳其,出于各种考虑已经提出取消或者减轻对伊拉克制裁的建议。
法国积极谋求取消或者减轻对伊经济制裁不是没有原因的。1972年萨达姆访法后,两国之间的互利关系在此后的20年里有了长足发展。据法国外贸部估计,1975-1989年间,法国向伊拉克出口的军民用产品价值达2000亿美元。法国已经成为对伊制裁的受害国,因而它在1994年5月宣布,退出在亚喀巴湾对伊进行海上抵制的监督活动。今年初,法国又宣布它在巴格达建立利益代办处,代替1991年关闭的大使馆。法国的这项举措受到伊拉克的欢迎,也得到科威特的谅解,但是却受到美英的强烈批评。法国的决定谈不上是在取消对伊制裁方面的决定性步骤,但却反映了法国的几个重要动向。
1、这项措施符合法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当前它应当在伊拉克市场上占领一块重要的“滩头阵地”,以备今后向市场的纵深发展。这也反映了法国一些大金融财团的利益,人们注意到,在法国总统大选过程中,一些大公司,特别是正在参与开发伊拉克油田的埃勒夫石油公司、阿基坦石油公司、托塔尔石油公司等,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推动尽快取消对伊经济制裁的进程,使它们能够执行同伊签订的关于进行油田钻探、开采和扩大现有油田的合同。此外,法国也希望伊拉克能够获得外汇,以便偿还对法的50亿美元债务。
基于以上原因,自去年以来,法国政治经济界人士和各大公司的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前往伊拉克访问。深知经济因素在反制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也在今年1月出访法国,希望借助双方的共同利益,联手打破对伊经济制裁的坚冰。
2、法国的这一决定,同它对伊拉克重要地位的认识是一致的。法国认为,一个稳定的伊拉克可以形成对伊朗的平衡。如果伊拉克因为国内动乱而崩溃,至少会使伊朗对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教徒产生更大的诱惑力,一旦两伊的什叶派联合行动,必将引起海湾地区的更大动荡。
俄罗斯也是力主取消或者减轻对伊制裁的国家之一,它的出发点不仅是为了收回伊拉克所欠的债务,而且同它当前的国际政策有关。同时也因为它在海湾地区有传统的势力范围和重要的安全利益。海湾地区对俄国具有特殊意义,正如俄外长科济列夫公开说的那样,俄国比任何一个超级大国都更邻近海湾,它绝不会从那里退出去,因为它在那里有应当受到尊重的利益。由此可见,伊拉克在俄国的外交天平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从政治、军事、石油和经济上来说,它都是俄国打开海湾和中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1、在政治上,俄罗斯希望成为伊拉克领土完整的担保人。它认为伊拉克是俄国进入海湾和地中海的通道,而且俄国同伊朗正在争夺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双方缺乏应有的信任。此外,俄罗斯不能不考虑到,伊拉克是同它有传统友好关系的世俗国家,而伊朗则是激进的伊斯兰国家。
2、就军事方面而言,伊拉克军队过去使用的绝大多数是苏式武器,1991年海湾战争前,俄罗斯是伊拉克的头号武器供应国,一旦取消对伊制裁,它仍将是俄国武器的首要主顾。
3、在石油合作方面,俄国石油公司已经同伊拉克谈妥大批合作项目,一旦时机到来即可付诸实施。两国在石油方面合作的意义在于,联合生产石油的前景要比海湾石油生产更为优越,如果合作计划得以实现,俄罗斯将进入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国家行列。
4、就经济方面的利害关系而言,科济列夫强调,莫斯科在伊拉克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利益,俄罗斯至今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得到的经济援助,绝不可能同取消对伊制裁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参与伊经济重建中得到的收益相提并论。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俄伊经济混合委员会1994年9月会议后就签订了价值达100亿美元的协定。
中国呼吁伊拉克完全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以便尽早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在伊拉克宣布承认科威特主权和国际边界之后,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4年12月对伊拉克外长萨哈夫说,伊拉克的上述决定是一个积极步骤。他还表示中国十分同情伊拉克人民的困难处境,希望为取消对伊制裁创造更好的气氛。
土耳其也是主张取消对伊制裁的国家之一,因为它已成为这一制裁的牺牲品。土耳其总理齐莱尔估计,对伊经济制裁已经给土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这里还不包括因为关闭伊经过土的石油管道而减少的收益。不仅如此,美国指责土有人权问题,并将这一问题同对土经援挂钩,从对土的3.63亿既定经援中扣除10%。美国的这种做法使齐莱尔大为恼火,去年9月断然决定恢复同伊拉克的贸易来往。在去年10月卡萨布兰卡国际经济会议期间,齐莱尔对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应当为取消或者减轻对伊制裁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办法,以便缓解对伊、土人民造成的危害。土官方的这种立场也同国内舆论压力有关,报界一直呼吁政府批准同伊达成的经济协定。
有人认为,对伊实行国际经济制裁的体制已经出现了裂痕,甚至有人预言,今年年底之前有可能取消至少会减轻对伊的制裁。持有这种乐观看法的人认为,伊拉克终究是一个石油大国,据《美国之音》今年初报道,伊拉克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440亿桶,未探明的石油储量可能达到2800亿——3600亿桶,比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2575亿桶还要多。因而伊拉克的石油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有难以阻挡的强烈吸引力。但是也要看到,美国至今仍把伊拉克和伊朗视为它的主要敌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美国在制裁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不仅毫无松动迹象,反而达到蛮不讲理的程度,因而何时才能打破对伊制裁的坚冰,仍然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