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论文

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刘娅莉 汪曾子 邱增辉 彭双双 蒋祎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 400016)

〔摘 要〕 目的 探讨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长期照料模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将空巢组(n =497)与非空巢组(n =1 205)失能老人进行对比,分析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选取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学因素作为自变量,长期照料模式作为因变量,通过3个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明确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比于非空巢组,空巢组洗澡、穿衣、如厕自理能力较低,对生活照料类、精神慰藉类服务需求较高。家庭照料当前仍然是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料方式的首要选择;个人特征中,年龄、性别、配偶、失能程度是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来源、存活儿女数与选择社会化照料模式呈负相关关系,社会学因素中仅失能老人的居住意愿与长期照料模式的选择有关。结论 对空巢失能老人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其需求提供多层次服务;加强照料机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扩大长期照料范围;政府承担主体责任,解决空巢失能老人经济薄弱问题。

〔关键词〕 失能;空巢老人;长期照料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急剧上升。失能老人数量之庞大及失能后存活时间的延长势必导致其长期照料服务的需求加大〔1〕。同时,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由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家庭模式转变及人口流动引起的城乡空巢老人数量正呈上升趋势〔2〕,说明空巢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空巢家庭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的失能老人面对老龄化和空巢化双重压力,长期照料的需求更大,其获取长期照料的难度也会增加。本文拟探讨我国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 数据来源 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截面数据(2014年),该调查涵盖了中国23个省份,包含了7 192名年龄>65岁的受访者。其中对失能老人的筛选采用Katz量表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关于失能老人的判定标准”,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中的“洗澡、穿衣、如厕、室内走动、吃饭和控制大小便”6项指标, 每项分成“不需要任何帮助、需要部分帮助、完全依赖他人”3个等级〔3〕。如果都回答“不需要任何帮助”,则判定为完全自理,对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如有1~2项ADL失能则为轻度失能,3~4项ADL失能为中度失能,5~6项ADL失能为重度失能〔3〕。将6项指标中至少有1项需要部分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者定义为失能老人,共1 702人,其中空巢组497人,非空巢组1 205人。

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学习刚刚起步,识字量、词汇量少,书面语言图式有限,写话时必然捉襟见肘,即使是初步理解和积累的部分,要达到能运用的水平,也还要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实现从随意的口头表达到有序的书面表达,是不小的一道坎。因而,教师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进行模仿练笔,并且教师要善于将文本掰开了、揉碎了,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有序”。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我叫黑脸琵鹭》的仿写时,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表达的片段。

1 .2 方法 以CLHLS数据将失能老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学因素为自变量。其中,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配偶(有:已婚且配偶尚在;无:未婚、离婚、丧偶)、失能程度及自评健康状况等指标。家庭特征包括存活儿女数、自评经济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等;社会学因素包括目前所参加的医疗保险及老人的居住意愿。因变量为长期照料模式,根据CLHLS问卷中“当6项日常活动中需要他人帮助时,谁是主要照顾者”和“当你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谁来照顾你”的回答,将照料模式分为3种,一是由配偶、子女等亲戚提供的照料即家庭照料,二是由保姆、社区提供的居家照料,三是养老机构照料,后两种是相对于家庭照料而言的有偿服务,统称为社会化照料〔4〕。家庭照料赋值为0,社会化照料赋值为1。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 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 结 果

2 .3 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 空巢组对起居照料、精神慰藉和聊天解闷、日常购物、组织社会和娱乐活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需求的比例高于非空巢组(P <0.05)。见表3。长期照料模式中空巢组选择社会化照料的比例〔24.1%(120例)〕显著高于非空巢组〔1.6%(19例)〕,而选择家庭照料的比例〔75.9%(377例)〕显著低于后者〔98.4%(1 186例),P =0.000,OR =0.052〕。

表1 失能老人基本情况〔 n (%)〕

3) 当混合物流速或爬坡高度增加时爬坡管内二次流强度变强,泥浆混合更充分,爬坡管出口处颗粒体积分数分布的不对称度降低。当泥浆体积分数增加时,虽然二次流强度进一步增加,但重力的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使得高体积分数泥浆在沉管中较快恢复到直管中充分发展态。

2 .2 失能老人ADL需要帮助的项目分布 空巢组穿衣、如厕、室内走动、吃饭方面需要他人帮助的比例均显著低于非空巢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ADL需要帮助的项目分布〔 n (%)〕

2 .1 不同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的老年人失能程度 空巢组男性、无配偶、有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空巢组(P <0.001,P <0.05);空巢组轻度失能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重度失能老人,中度失能老人所占比例最小,与非空巢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两组生活来源、居住意愿比较差异均显著(P <0.001),见表1。

表3 两组照料需求比较〔 n (%)〕

2 .4 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以长期照料模式为因变量(家庭照料=0,社会化照料=1),以年龄(连续型变量)、性别(男=1,女=2)、婚姻(有配偶=0,无配偶=1)、失能等级(轻度失能=1,中度失能=2,重度失能=3)、自评健康状况(很好、好、一般=0,不好、很不好、无法回答=1)、存活儿女数(连续型变量)、自评经济状况(富裕=0,一般=1,困难=2)、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无=0,有=1)、生活来源(退休金=0,家人=1,政府救济及其他=2)、居住意愿〔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0, 与子女同住=1,养老院=2〕、社区支持(无=0,有=1)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筛选法将人口学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和社会学因素变量纳入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模型1并不能很好地诠释因变量的变化,但模型2在加入家庭特征因素后得到一定的改善,模型拟合效果变好(伪R 2=0.195)。模型3加入社会学因素后模型得到进一步改善,整体模型显著 (伪R 2=0.316)。3个模型的解释力度是逐渐增强的。

模型1,仅将个人特征纳入自变量,结果发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失能等级、自评健康状况均对长期照料模式的选择有影响。年龄越大的老年人,男性、有配偶、中/重度失能、自评健康不好的失能老人更愿意选择家庭照料。模型2,在个人特征的基础上将家庭因素纳入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自评健康状况变量有显著不同,两因素对照料模式的影响不明显,因为模型1未将家庭特征纳入,在模型2加入后可以看出其对老年人的照料模式影响非常大。主要经济来源于家人和政府救济及其他、子女数越多的空巢失能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庭照料。模型3,在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学因素的几个指标,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的几个指标对照料模式仍有显著影响。社会学因素方面,仅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有意愿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化照料的概率低于希望独居和入住养老院的老人。见表4。

表4 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自评健康状况对长期照料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自评不健康的空巢失能老人更倾向于家庭照料。可能和长期照料机构因工作量大且困难大而拒绝接收失能较严重的老人入住有关,导致健康状况较差、失能程度重的老人只好被迫选择家庭照料〔7〕。长期照料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我国当前的长期照料机构数量少,规模低,且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很大程度影响了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服务质量〔8〕

经济状况对长期照料模式的选择也有影响。拥有独立经济来源的空巢失能老人更倾向于社会化照料,经济困难的空巢失能老人选择家庭照料的可能性越大。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养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由于社会化照料费用较高,而更需要专业化照料的老人由于经济负担能力不足,只好转而选择家庭照料〔9〕

个人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配偶、失能程度较轻且子女数越多的空巢失能老人更倾向于家庭照料,而子女数越少,处于独居状态、中/重度失能老人更倾向于社会化照料,与彭青云〔5〕、陆佩佩〔6〕的研究结论一致。自理能力丧失较为严重的老年人, 长期照料过程中需要更为专业的服务, 因此选择社会化照料的可能性较大〔4〕。因此由配偶、子女提供的家庭照料已不能满足失能程度较严重老年人的需求,此类老年人更需针对性及专业性的长期照料。

2006—2015年,全球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的企业尽管分属多个行业(36~41个),但前三大高、中研发强度行业——制药与生物技术(占比17.7%~19.3%)、技术硬件与设备(14.4%~18.3%)、汽车与零配件(15%~17.1%)约占全球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0%,前15个行业占比更是高达92%。同时,研发投入增长最快的行业逐渐由早前的传统行业石油与天然气、银行、建筑与材料变为了现今的新兴行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

通过检疫与卫生标准加强对养殖场与周边环境的净化力度,并需要做好流行病学的检测工作,这也是能有效避免ASFV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此外,部分表面活性含有碘化物以及邻苯基苯酚的物质,还能对ASFV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因此在生猪养猪中也就可以采用该类药物做好猪舍与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避免ASF疫病的爆发。对于软蜱、吸血昆虫以及野猪等传播媒介也需要做好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需要定期对这些传播媒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跟监测工作,以获得良好的ASF控制效果。而通过给予人们健康猪肉产业的模式,也能够有效避免ASFV病毒跟相关传播介质的联系,对于ASFV病毒的有效控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研究发现,最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不能满足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高需求。因此,对空巢失能老人可优先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其需求提供多层次服务。在政府财力对养老保障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由专业评估员对空巢失能老人进行综合健康评估,判断其失能程度,然后确定适合空巢失能老人分级照护服务的内容。通过家庭、社区、机构分级照护的模式,实现养老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失能老人多层次照护需求〔10〕

目前我国长期照料机构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护理技能而无法满足严重失能空巢老人的需求,导致这部分老人只能在家养老而无法得到专业人员的专业照护和康复训练〔11〕。因此,这也对当前我国长期照料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长期照料机构专业人才培养,扩大长期照料范围。在专业人才培训上,长期照料机构可鼓励现有工作人员参加相关专业课程培训并进行技能考核;在招聘服务人员时设定录用标准,优先纳入有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心理知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长期照料范围上,照料机构不能仅局限于对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起居照料,有条件的机构可扩大照料范围,将医疗和养老结合,这样使得空巢失能老人能够更好地得到医疗与养老服务〔12〕

研究表明,经济能力限制了空巢失能老人得到专业性长期照料的需求。资金保障是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13〕。因此解决以上矛盾,需要政府完善养老保障政策,加强政府资金保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养老服务补贴标准以维持空巢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将特困、高龄的空巢失能老人纳入政府保障集中供养范畴,解决其照料之忧〔14〕;建立长期照料服务津贴制度;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减轻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

4 参考文献

1 杜鹏, 武超.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J〕.人口研究,2006;30(1):50-6.

2 谢小萍,陈龙妹,彭映姝,等.成都市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9):1660-3.

3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 2011; 1(2) :11-6.

4 苏群,彭斌霞,陈杰.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5;36(4):69-76.

5 彭青云.老年人长期照料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 (CLASS) 数据〔J〕.老龄科学研究,2017;5(7):54-63.

6 陆佩佩.不同养护模式下老年人养护需求及其养护能力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780-5.

7 蒋岳祥,斯雯.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27(3):8-12.

8 成茜.城市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9 姜向群,刘妮娜.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36(1):16-23.

10 秦陈荣.医养结合视角下失能老人照护路径探讨〔N〕.中国人口报,2018-2-26(003).

11 陈申.机构及居家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未满足状况及差异性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8.

12 李蓬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究〔N〕.中国人口报,2018-9-4(02).

13 郝晓,宁薄涛,刘建春,等.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现状及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8):59-62.

14 温凤荣,毕红霞.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式选择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调研世界,2016;29(8):26-33.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019)23-5833-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23.056

基金项目: 重庆市渝中区科委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项目(20170420)

通信作者: 蒋祎(1977-),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生政策研究。

第一作者: 刘娅莉(1994-),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2019-03-21修回〕

(编辑 刘振宇)

标签:;  ;  ;  ;  

空巢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