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能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5)02-0082-05
一、引言
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企业集群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 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企业集群研究计划,确定和实施 了集群发展战略。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效益,亦可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1][2]。企业 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集群都是有效的,企业在一 定区域内的空间集聚,并不意味着集聚区竞争优势可以无条件地产生和持续下去。企业 集群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是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集合体[3-5], 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对企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形 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企业集群发展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90)认为 集群的发展主要缘自企业间联合行动所产生的外部性,即技能、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 想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6];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1909)的产业区位 理论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考察,认为“一般经济开支成本”节约是集群形 成和发展的动因[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90)提出的钻石模 型,认为集群的发展需要需求条件、要素条件、关联产业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四大因素之 间的密切配合[1][3];Padmore和Gisbon的GEM模型,认为集群的发展受基础(
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和市场(Markets)三因素的影响[8-10]。国内学者从 企业集群成因[11][12]、集群式创新[2][13]、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的关系[14-16]以及 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因素[17][18]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尽管许多学者对 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在现有文献中,对企业集群可 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系统地定量分析尚不多见,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对影响 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定量方法对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集群发展的相关决策提供借 鉴和参考。
二、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目前,在企业集群的研究中,存在着三种类型,一是微观导向的集群分析(micro-
oriented cluster analysis),侧重于考察相同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某些供应链的特 征;二是中观水平的集群分析(meso-level cluster analysis),侧重于研究整个区域 范围内主要产业内企业间的联系和产业的竞争优势;三是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 ,侧重考察集群内企业或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和价值链体系[16][18][19]。作为企业聚 集体的企业集群这一特殊经济系统,其发展受到宏观环境、集群与群内企业三个角度方 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集群的正常成长与发展, 甚至会导致集群的灭亡。集群的培育要兼顾三个维度,注意维度间的协调与发展,才能 保证健康成长[20]。因此,在分析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综 合考虑,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充分揭示企 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反映企业集群长远发 展指标群体。指标群体的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 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企业集群发展进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 确评价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影响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21-24],涉及评价的因素众 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企业集群可持续 发展能力,因此,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一项评价活动 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企业集群可 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 映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同时,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权重及指标的计算与合 成又必须符合统计、决策科学原理等,这是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
二是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企业集群体统计指标的差异,在 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是各企业集群体共有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 致,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三是地域性原则。任何企业集群都是在特定地域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类型、不 同地域的企业集群,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在进行具体评价时,除了考虑共 同性的指标外,还要选择部分有针对性的指标,并赋以不同的权重,只有这样评价结果 才具有针对性,便于应用,这实际上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四是动态性原则。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在进行企业集 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时要能反映不同时段上企业集群的动态演化特征,以便实现动态 调控。
(二)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影响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们根据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从企业集群的三个维度出发 ,并借鉴有关专家已有研究成果,将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影响因素加 以分解,建立企业集群系统三维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在宏观层次上,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如宏观政策指标、产业政策等)、社会文化环境、 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市场需求能力、政府对经济环境的综合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体系 的完善程度(如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
在中观层次上,主要包括集群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位势)、资 源禀赋、集群经济的辐射强度、集群的带动力、对外贸易额、利用外资情况、集群内部 市场、集群规模(产值、从业人数等)、协作网络、创新网络、集群整体信誉度、集群产 业特色、区域文化和环境保护状况等。
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考查集群内企业能力指标,如技术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比重、先进 技术采用率等)、经营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研发投入、 创新实现能力等)、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战略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 实现能力等)、内部治理(资本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治理业绩、治理效率等)、企业信 誉、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内容。
所选择的单个评价指标,仅反映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侧面或某一方面,我 们需要找出评价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我们建立企业集群可持 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共同决定了集群的差 异性,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中的高级要素与低级要素的结合同集群的差异性一起决定 了集群的比较优势,进而其又决定了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的竞争优势又会导致集群与 其他集群的差异性,集群定位也由其竞争优势而确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源自其竞 争优势。将对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各因素分 为正性因素和负性因素。正性因素对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负性因素对企业 集群可持续发展起抑制作用,甚至会使企业集群解体和消亡。
三、研究方法
我们结合实例来阐述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步骤。选择浙江省某企业 集群进行研究,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通过调查、统计所鉴以及从相关网站[25-27]上获 得。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反映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 纲,因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分析。所以应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 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也是指标的一致化处理过程, 应根据指标的性质(正性指标、负性指标、区间性指标),选择相应的一致化处理方法, 以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式中:M和m为各指标观测值x样本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1],S[,2]]为指标的最佳 区间。
通过对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得到评价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化数据矩阵,然后 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析和因子分析,寻求变量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 维数,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整个问题。
(二)影响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辨析。对影响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43 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28],采用正交与斜交旋转相结合的方法得到6 个因子,总体解释率为88.26%,这六个因子及其含义为:
(1)吸引力:包括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市场体系、市场需求、金融服 务、公共服务、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位势、资源禀赋、内部市场和环境保护 等13项内容。
(2)影响力:包括带动力、产值、从业人数、信誉度、营销能力、理财能力、技术人员 比重、企业信誉、企业家精神等9项内容。
(3)辐射力:包括辐射强度、产业特色、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等4项内容。
(4)整合力:包括经济环境治理能力、协作网络、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战略决策能力 、战略实现能力、资本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治理业绩和治理效率等10项内容。
(5)开放度:包括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两项内容。
(6)创新力:包括创新网络、先进技术采用率、研发能力、研发投入和创新实现能力等 5项内容。
(三)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验证。我们运用SPSS中的AMOS统计软件来验证 评价模型中的因果关系[28]。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把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整合 力、开放度和创新力六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把集群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中间变量, 采用正交旋转变换将因变量整合为正性和负性两类因素,正性因素有经济位势、资源禀 赋、带动力、产业特色、协作网络、创新网络、研发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等,负性因素有 资本结构、治理效率和协调能力等,总体解释率为62.32%。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解释模 型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解释模型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的因子对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创新力、吸 引力、影响力和开放度影响较大,辐射力和整合力影响较小。由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大,因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所以创新力是企 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吸引力越大表示集群对资金、人才以及优秀企业嵌 入的引力越大,这是增加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根据解释模型的定量描述,对于此企业集群,其创新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开放度方 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其辐射力和整合力处于劣势,需要加强。这主要是因为该集群 内企业在规模、运营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协作网络还不够健全,缺乏企业 集群层次上的治理,经常会因为个别企业的不诚信导致整体信誉度下降,集群内企业存 在合作意识不强,多数企业竞争仍以低成本为主要方式。因此,该企业集群需要采取以 下措施以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继续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 统,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增强企业和集群的异质性(异质性暗 示着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同的能力),增强集群新知识和新能力的积累,特别是要加强 集群式创新这种集体式创新行为,以获取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
(2)加强公司治理。集群的竞争优势不单单体现在技术层次的创新,群内企业的治理机 制也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增加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的合理性,提高综合治理 能力。完善的治理机制能为创新提供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显然,其对集群发展具有推 动作用。
(3)健全协作网络。集群内企业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集群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定 地域上的网络组织,组织成员的协作是网络组织的重要特征,也是集群稳定和谐发展的 重要保证。
(4)增强辐射强度和广度。集群辐射的强度和广度是其获得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随着 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的企业集群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而应该瞄准更为广阔的市场 ,寻求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近来,由于企业集群的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以及群内企业低水平和无序的竞争,一些集 群面临解体的困境,在一些地区企业集群中频频出现由于群内企业对集群产业链的过分 依赖而造成的“锁定(locking in)效应”以及群内企业过度竞争导致的“柠檬市场”(
the ‘lemons’market)现象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 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应从宏 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影响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根据集群特点和 差异甄别出关键因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达到客观合理的评价。本文在可持续发展 研究范式下,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从多视角对集群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的框架和模型, 对企业集群审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05-01-04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数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