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新技术新工艺繁多、施工工期紧和质量要求严以及工序穿插交叉频繁等特点,如何加强施工管理,特别是密切土建与各专业之间的配套施工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从高层框剪结构施工管理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层框剪结构;施工管理;要点
1、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施工特点
1.1受力特点
独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当于一种与地面垂直的悬臂梁,是一种弯曲型的变形曲线,具有上大下小的变形特征。纯粹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空腹式的悬梁臂,在变形曲线上是一种剪切式的,具有上小下大的变形特征。
1.2刚度特点
墙的基底弯距在总弯距中的占比,可以判断相应强力的受力性能。而剪力墙的这一数值到达23%时,就可以认定其受力已经相当于纯框架结构。而在框架承担了总弯距的20%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1.3抗震特点
按照剪力墙刚度在框架刚度中的占比,可以确定墙体结构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根据相应的文件和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抗震等级措施。
2、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施工管理要点
2.1工程概况
茂名某高层房建工程,地下建筑面积17111㎡,地下1层,地上17层,采用框剪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砼强度为C80,单桩承载力分别为1850、1350kN。楼板厚度为100~150㎜,构件所采用的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25~C45。
2.2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2.2.1技术管理措施
①测量管理
指派相关技术负责人和专职测量员,做好与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的轴线测点交接手续。各种标桩要认真复测和定期巡视,并进行妥善保护。
对工程进行测量放线时要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楼层测量放线时要先放控制轴线,保证控制轴线准确后,之后再放墙柱边线,模板控制线;进行高程测量作业时,先从+0.5M线处采用钢卷尺沿铅直线向上量距,再通过水准仪复核,确认准确无误后,进行标高放样。
完成测量工序后,要进行复核测量,做到步步有校核。对于重要内容如楼层测量、高层测量及所有测量内业计算资料等,需要安排两人进行复核,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此外,进行流水施工作业时,要复核段与段之间的轴线及高程符合。
平面控制除校核轴线间距外还应检查对角线及90°直角。对于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要按照“平均分配”原则,楼层测量放线,标高抄测在确保其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后进行平均分配,防止误差积累。
②施工试验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施工材料的试验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跟进材料试验及管理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如钢材、水泥、砖、砂、石等,需要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进场的产品批次进行取样、测试,同时要进行砼试件,砂浆试块检测等工作,把相关的试验结果交到资料员整理保管。其次,管理措施。要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材料取样试验。承重结构试件、钢材和连接接头试件、砖、水泥、砂浆试块等必须按规定见证取样;各种试验资料要及时整理妥善保管。
③施工资料管理
首先,工程所涉及的施工图纸、技术合同和文件等,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同时建立相应台帐。同时密切与其它部分的同事配合,做好测量、材料检验、质量、技术等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及保管工作。对收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咨询,及时解决,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其次,所收集到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应与施工同步进行,建立目录组卷,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技术节约管理措施
进行钢筋、模板加工作业前,要实行放样制度,减少返工,造成浪费;现场加工钢筋时时,下脚料要充分利用;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使施工进度加快,节省各项费用支出。
技术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施工图纸和质量验收规范等文件,根据工程各工种的实际情况,熟悉建筑结构各工序细部做法,制定“三定”(定人、定岗、定质量)措施。向施工班组传达技术交底内容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2.2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2.1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验收要求,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班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落实质量责任目标,在制定施工计划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对人的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措施,保证施工生产和进度顺利进行,实际施工时如出现进度和质量不协调时,应把质量放在首位,进度服质量,合理安排劳动力。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或各个分项、检验批,应先做好样,派质检、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监控指导,样板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验收,符后质量要求后才能正式进行全面施工。
2.2.2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①钢筋工程。采用的原材料必须通过试验关,确保钢筋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者一律清退。钢筋品种、规格、型号和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当砼浇筑前重新对钢筋进行复查,浇筑期间设专人监督,防止下灰和振捣破坏,并在砼初凝前进行调整就位。
②模板工程。考虑模板及早拆功能两大因素,施工中墙体采用组合多层板,确保其整体刚度和挠度,拆模后要认真除灰尘和涂刷隔离剂,增加模板周转次数,保证砼表面平整。
③楼板、楼梯模板与旧砼接触面阴角处统一粘贴海绵条,确保阴角方正,顺直且砼表面平整,多层板拼缝处贴纸胶带防止漏浆。
④砼工程。为防止砼粘连,在合模前设专人对模板的清理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涂刷隔离剂,并保证均匀不遗漏。浇筑时保证下灰均匀一致,并设振捣尺采用分层浇筑,每层砼浇筑高度不超过振动棒有效长度的1.25倍,且振捣时插入下层砼中50㎜,以保证上下层时间间隔在初凝前进行。振动要做到“快插慢拨”,防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和振动棒抽出时造成的空洞。
2.2.3完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做好资料管理
本工程把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技术工作来抓,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质量控制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并保证及时、准确、系统、完整。总之、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加强三检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3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3.1安全防护措施
高层建筑工程量较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尤其看重。因此,本工程专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配备合格安全员,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允许操作。
2.3.2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现场各种电气设备未经检查合格不准使用,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严禁带故障运行。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搭设防雨罩;凡被雨淋的电气设备应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施工现场照明线路的敷设除护套外,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办公室照明灯设开关控制,工作栅、场地分路控制。
2.3.3机械管理措施
本工程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台帐,各种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塔吊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处悬挂操作规程牌,警告和负责人牌,落实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规定,专人负责。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框剪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着力强化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管理,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相应项目施工注意事项,旨在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确保此项建设活动发展顺畅。
参考文献:
[1]范会芳.高层框剪结构施工管理与质量优化技术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
[2]马靖.高层住宅框剪结构施工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
[3]白玉强.试析高层建筑框剪结构现场施工管理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李健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措施论文; 结构论文; 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轴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