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棒线厂中型线大圆生产工艺实践与优化论文_苏树革1,唐剑2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介绍中型圆钢生产轧制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冲击补偿及连轧张力的调整。

关键词:轧制;圆钢;操作实践

1 前言

棒线厂中型连轧线在圆钢生产中(工艺布置见图1),因其规格多(Ф45~Ф116)、带连轧关系、带扭转、加热的钢坯有水印(推钢式加热炉),且成品保热顶锻(对圆钢的表面质量要求高)。因此,规范圆钢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用户质量异议、促进稳定低耗的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图1 棒线厂中型连轧线生产工艺布置图

2 影响圆钢成品质量因素分析

2.1 轧机预装

轧机预装质量对圆钢轧制的影响主要有:进口导卫安装偏高或偏低造成出口轧件勾头或翘头;冷却水管安装不到位影响孔型磨损进而影响连轧常数的稳定;滚动导卫安装不好影响轧件被啃伤或在轧制过程中倒钢;轧机弹跳过大引起轧件断面变化;

2.2 轧制操作

轧钢操作不当对轧制的影响主要有:成口进口导卫装偏,轧制线未对正,成品会产生单边冒耳;成品进口导卫开口度偏大,轧件在轧制时会产生倒钢,同时轧件产生扭转;轧辊存在轴向错位没有及时处理,轧件会产生扭转;进口导卫安装不牢固,轧件会在轧槽中摆动,成品会出现断续性耳子;椭圆进口导卫安装偏移,出口轧件会左右弯曲,成品头部出现单边耳子;椭圆孔型出口扭转导卫开口度过大或过小,轧件扭转不正或扭转过头,会造成圆孔进口导卫损坏从而影响轧制。

2.3 冲击补偿及张力调整

冲击补偿过大,头部尺寸会相对变小或超尺寸下限;冲击补偿过小,头部尺寸会相对变大或超尺寸上限;在温度基本恒定的情况下,粗轧张力过大,成品中间尺寸会被拉小,反之则成品中间尺寸会比头尾尺寸大。

3 现场圆钢轧制操作控制

根据以上对影响圆钢轧制因素的分析,在实际圆钢生产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控制方法,对成品尺寸进行有效控制。

3.1 轧机预装与检查

3.1.1 预装前的准备

按生产计划及进度,对照轧辊卡片,在轧辊存放区选取合适的轧辊,此时须注意核对轧辊上的标识是否与轧辊卡片相符。核对无误后,检查轧辊孔型表面是否有缺陷,对有缺陷的孔型做好标识防止误用,孔型表面完好无缺陷的做好除油污工作,用手提砂轮按要求对孔型进行打磨并清除孔型表面所有的锈迹。

3.1.2 轧机预装

按轧机预装规程要求及从右到左使用孔型的原则进行轧机预装。预装时应注意检查以下几项:导卫总成、冷却水管、轧机本体。

导卫总成:导卫总成在安装前应检查其内腔是否光滑、有否变形、是否粘有铁屑。安装导卫的导卫樑应保持水平,必要时应使用水平仪校正。进口导卫总成安装完成后,应在轧件出口方向检查其是否对中,出口导卫是否对中应在轧件进口方向进行检查。

冷却水管:安装前,应检查管内是否存在淤泥影响水管出水。必要时,应接水检查水管是否出水及出水量是否达到要求。上辊冷却水管应安装在轧件出口端,下辊尽可能安装环形冷却水管。对于滚动导卫,还应安装导轮冷却水管。

轧机本体:轧机预装前,应检查轧机四根弹性阻尼体支反力。预装完成后,应检查弹性阻尼体对轧机轴承座的支撑是否到位(露出的支杆高度是否一样);轧机的压下装置应保证预装辊缝可放大8mm,压下装置连接轴应保证连接完好,压下装置刻度盘应保证清洁无油污、刻度清晰且可随压下装置升降灵活转动。

3.2 生产中的操作与调整

3.2.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接班后,2#主控台将所有轧机停下,利用5-10分钟时间对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①高压水除鳞设备是否正常,除鳞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②检查在用孔型磨损情况,对影响热顶锻性能的孔型缺陷如:掉块、横纹(高度≥2mm)、深裂纹(深度≥2mm)、龟裂、烧孔、凹凸块等一律做换孔、换辊处理。

③检查各机架进出口导卫内腔是否平整,光洁,导卫是否对正孔型,是否紧固,各滚动导卫导轮是否能正常转动、导轮的磨损情况及导轮的开口度是否合适,提前做好待换滚动导卫的检查调整工作。

④根据对中标识检查轧制线是否对中。

⑤检查各机架冷却水管安装及出水情况,重点是立椭轧机下辊冷却水管,确保轧制过程孔型的正常冷却。

⑥检查与轧件接触的地辊、立辊、空过导槽,确保轧制过程轧件不被刮伤。

3.2.2 生产中的操作要求

遇大换辊、换规格、定量换孔,在不损伤孔型的情况下可采用砂轮打磨、氧枪烘烤、收小前道料形、减小前道料形高度的方法,确保顺利过钢;成品机架采用低于1.5米/秒的速度进行调试,2#主控台调整好各机架间的堆拉关系。

过钢时,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观察轧件与所接触的导卫和设备的磨擦情况,发现有火花及表面刮伤现象的,需处理好后方可再次过钢。

轧机过钢后,应对各机架进行检查并做相应调整:导卫与导卫梁是否紧固,椭圆孔(充满度约90%)、成品孔辊印是否合适(孔型辊印上下左右是否对称),进口滚动导卫辊印是否合适(两导轮辊印在轮子中间且对称),出口滚动导卫辊印是否在正中,导卫与轧件间相互是否存在刮伤现象。

冷床上的圆钢成品通条质量合格,并稳定的连续生产三支后,方可转入正常轧制。

正常轧制时,每间隔20分钟要对所有圆孔出口轧件辊缝处烧木印,检查两边辊缝是否相等及是否有错孔、折叠等轧制缺陷。

3.3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及工艺优化

3.3.1刮伤

针对不同的刮伤源,通过合理优化工艺,改进设备,从根源上解决刮伤隐患,具体措施如下:(1)对导卫板进行打磨处理,要求内腔必须光滑,采用出口导轮装置进行扶持导正;(2)重新设计中间导槽和导板,采用可调宽度式立轮装置对圆钢进行引导,消除轧件运输过程中辊道侧壁对轧件的刮伤;(3)中间输送辊道集中进行更换或打磨处理;(4)冷床前中间辊道更换统一的电机,统一地辊转速,再分品种和规格优化调整控制程序;(5)对冷床裙板进行了整组检修,统一类型标准,并在冷床静裙板外侧面增加立轮引导轧件。

3.3.2折叠

圆钢沿轧制方向的平直或弯曲的细线,在横断面上与表面呈小角度的缺陷多为折叠,这种折线往往很长,几乎贯通整个轧件的纵向。

工艺改进:

(1)严控加热温度,保证钢坯通条温度均匀,防止水印处出耳。

(2)修改孔型系统,改进导卫装置,把进口滑动导卫改成滚动导卫,防止倒钢形成搓轧而导致折叠。

(3)控制中间过程的刮伤,防止下道压入导致折叠。

3.4 生产过程中冲击补偿及张力的调整

3.4.1 冲击补偿的原理是认为轧件在咬入轧机时,电机会受到冲击,转速在短时间内会慢下来。因此,冲击补偿大小只对成品头部部分尺寸产生影响。

实际生产中,遇到成品头部尺寸偏大,不能单纯从提高成品架冲击补

偿入手。头部尺寸偏大部分长度越长,就应在越前面的圆孔道次进调整:将前面圆孔道次冲击补偿值依次提高。反之则需将冲击补偿值依次降低。此外,在不影响成品头部咬入及尺寸的情况下,应采用较小的冲击补偿值。

3.4.2 张力的调整。

张力的调整是为了保证轧制时机架间的秒流量相等,从而保证连轧的稳定进行。生产时,操作工除了在2#台按规程进行正确的参数设定,并根据轧机过钢电流及时调整轧机转速外,轧机操作工还需注意观察以下几方面情况:

钢温的变化:同一道次,在压下量不变的情况下,钢温变高,轧件宽展小,轧件断面积变小,在轧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该道次的延伸率变大。

轧槽的磨损:轧槽磨损后,轧件断面积增大,相对下一道次来说,会形成堆钢轧制,从而影响成品尺寸。因此,在轧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轧件辊缝的变化,及时进行轧机转速的调整。

张力调整的顺序:依轧制顺序,从前往后调整,可以有效避免张力调整的时间与难度。

4 结语

圆钢生产相对螺纹生产而言,在轧机装配,张力调整、轧辊加工等方面均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中型线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圆钢的生产,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论文作者:苏树革1,唐剑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柳钢棒线厂中型线大圆生产工艺实践与优化论文_苏树革1,唐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