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与“防止”:“别+VP”格式的句式语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式论文,语义论文,格式论文,V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先看下面的两组例句:
(1) A
B C
别吃了 *别吃饱了别吃得太饱了/别吃撑了
别喝了 *别喝好了别喝醉了
别洗了 *别洗干净了 别洗湿了鞋子
(2) A
B C
*别买多别买多了 别买得太多
*别挖深别挖深了 别挖得太深
*别拧紧别拧紧了 别拧得太紧
我们不能说“别吃饱了”,但可以说“别吃得太饱了”、“别吃撑了”;不能说“别买多”,但可以说“别买多了”、“别买得太多”。制约这种现象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另外,在书面上,“别”字句存在大量的同形现象。① 例如:
(3)a.这封信留着还有用,别烧了。
b.火炉边放着一封信,赶快拿走,别烧了。
(4)a.别吐了,咽下去,猕猴桃富含维生素,很有营养价值。
b.你酒量小,少喝一点吧!别吐了。
(5)a.别开除了,就留校察看吧,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
b.你在学校不能再犯错误了。还有最后一个学期,别开除了。
(6)a.别哭了,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如此伤心。
b.你别逗孩子了,快把玩具还给他,别哭了。
例(3a)中,“别烧了”是指“别烧这封信”,其中的“烧”是及物动词;例(3b)中,“别烧了”是指“别使得这封信燃烧了”,其中的“烧”是不及物动词。例(4a)中,“别吐了”是指“不要吐嘴里的食物”,其中的“吐”是自主动词;例(4b)中,“别吐了”是指“不要喝醉酒导致呕吐”,其中的“吐”是非自主动词。例(5a)中,“别开除了”是指“别开除那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其中的“开除”是主动态;例(5b)中,“别开除了”是指“别被学校开除了”,其中的“开除”是被动态。例(6a)中,“别哭了”是指“你别哭了”,其中“哭”的主体是听话人“你”,属于交际的一方;例(6b)中,“别哭了”是“别让孩子哭了”,其中“哭”的主体不属于交际的一方,而是第三方“他”。
这些现象表面上似乎不尽相同,但它们有没有共同的表现?受不受某种共同规律的制约?如何分化这些句式?
我们发现,在(1A)中,“别”字后面的动词“吃、喝、洗”都是自主动词,表示主体有意志的动作或行为;在(1C)中,“别”字后面的动词性结构“吃撑了”、“喝醉了”、“洗湿了鞋子”都是非自主性的动词性结构,表示意外性的结果或事件,而不是主体有意追求的结果。另外,(1A)中的动词表示已经开始并正在持续的行为,或正准备实施的行为;而(1C)中的动词性结构一定是指未然性的事件。可以说,(1A)类“别”字句的基本语义是表示“劝止、中止对方想要实施或持续的有意的动作行为”,这里姑且用“制止”来概括;(1C)类“别”字句的基本语义是表示“要求对方避免某种无意的、意外的结果或事件发生”,这里姑且用“防止”来概括。因此,汉语中实际存在着表示“制止”义和“防止”义的两种“别”字句(参见陆俭明2002)。
二 “别”字句的句法语义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对“制止”的解释是“使停止;不允许继续”,对“防止”的解释是“预先设法制止事件发生”,意义类同于“避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辨析这一对词语:①已然与未然,②有意与无意,③行为与事件。具体如下:
“制止”的对象:[已经实施或正准备实施的][有意的][行为]
“防止”的对象:[未然的][无意的或意外的][结果或事件]
我们把表示“制止”义的“别+VP”格式叫A式“别”字句, 把表示“防止”义的“别+VP”格式叫B式“别”字句, 下文具体分析两类“别”字句在语义范畴上的对立及其句法表现。
2.1 及物与不及物
从及物性角度来看,语言中的动词大体可以分两个基本类别: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当中还存在大量的这样的动词,它有两个功能,而在词汇形式上完全相同。它们既能够充当不及物动词,出现在不及物句中,也可以用作及物动词,出现在及物句中。 语言学文献当中把它们叫做“歧价动词”(ambitransitive verbs),也有人把它们叫假不及物动词、“变价动词”(labile verbs)以及“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s)等等。歧价动词,如汉语的“沉、破、灭、化、断、毁”,当它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如“灯灭了”,表示变化义,只带一个域内论元,即客体成分;它又可以用于使成结构,如“他灭了灯”,加上一个域外论元,表达使成语义,因而在形式上又像及物动词。
(7)
A
B
水流太大,怕堵不住,别堵了。 不要往下水道里倒垃圾,别堵了。
这鱼今天不做了,别化了。 这雪糕你快点吃,别化了。
炉子别熄了,我要烧壶水。 快给炉子添块煤,别熄了。
例(7)的A式“别”字句中,只允许出现及物用法的动词,表示有意的动作行为,整个格式表示的是“制止”义;在B式“别”字句中, 允许出现不及物用法的动词,表示无意的结果或事件,整个格式表示的是“防止”义。
同样,也有一些有歧义的动词,一个义项为及物动词,另一个义项为不及物动词。当它用作及物动词时,表示的是有意的行为;当它用作不及物动词时,表示的是无意的结果或事件。例如:
(8) A B
这(大堤/大桥)就别炸了。 气球不能吹得太大,别炸了。
这药水味儿太大,别喷了。把塞子拧紧,小心别喷了。
2.2 自主与非自主
语言当中存在这样一些带有歧义的动词,既有自主动词的用法,也有非自主动词的用法。例如:
(9) AB
别摔了,它特别坚硬,摔不碎。 走路留点神,别摔了。
别丢了。这是小孩子玩的把戏。 文件都在这包里,别丢了。
这里没有你的东西,别翻了。坐稳点,别翻了。
例(9)的A式“别”字句中,只允许出现自主用法的动词,表示有意的动作行为;在B式“别”字句中,允许出现非自主用法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 表示无意的结果或事件。由非自主动词或动词结构构成的,表示“防止”义的“别”字句很常见。例如:
(10)别忘了。|别落(là)了。|别误了飞机。|别病了。|别醉了。|别睡过站了。
2.3 主动态与被动态
汉语是形态变化较少的语言。在一定句法环境中,动词的被动态往往并没有外在的形态标记,也就是说,动词的主动态和被动态是同形的。我们发现,例(11)的A式“别+VP”结构中,只能允许出现表示“主动态”的动词性结构, 代表有意的动作行为,因而整个格式表示“制止”义;而在B式中,出现的是表示“被动态”的动词性结构,代表意外的结果或事件,因而整个格式表示“防止”义,也就是说,这种“别+VP”格式实质等于“别+被+VP”。
(11) A B
别撤职了,就给个记过处分吧。好好做检讨,争取宽大处理,别撤职了。
别辞退了,留下他做点杂活。 今后要努力工作,别辞退了。
别查封了,让他们立即停业整顿。 违法生意不能做,刚开办的公司,别查封了。
能进入这种“别”字句的动词还有“处分、开除、淘汰、取消、注销、免职、扣工资、扣奖金、罚款、降级、蒙(蒙骗)、封、封杀”,它们大都表示“处理、处分、(使)在利益上受损失”等意义。
像“发现、看见、听见、误会”等动词是非自主动词,“别发现/误会了”只有“别被发现/误会了”的意思,因而只有被动式,没有相应的主动式。“炒鱿鱼”多用于口语,“别炒鱿鱼了”一般也倾向于表示“别被炒鱿鱼了”的意思。而“挨批”本身就是“被批”的意思,当然只能进入B式“别”字句中。
2.4 预期性结果与偏离性结果
我们发现,在A式“别”字句中, 只能出现带有或蕴涵有预期结果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在B式“别”字句中,可以出现带有偏离性结果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
2.4.1 单个动词与动补结构
例(12)中,由单个动词构成的A式“别”字句中, 动词表示自主的有意志的行为,并蕴涵某种预期性结果,整个格式表示“制止”义;在由动结式构成的B 式“别”字句中,动词结构表示意外的事件,其补语表示某种偏离性结果,整个格式表示“防止”义。
(12) A B
别吃了。 别吃撑了。
别吹(气球)了。 别吹炸了。
别哭了。 别哭坏了身子。
在类似于“吃撑了、吹炸了”这种“VR了”格式中,R不是V的预期性结果,但往往是V的必然性结果。无限制地“吃”,必然会“撑”,“气球”无限制地“吹”,必然会“炸”,也就是说,V的持续必然会导致R。因而,为了避免R, 必须要停止V。这种“别VR了”在功能上是要求对方中止“V”这种行为,以避免发生“R ”这种意外的结果。
(13) AB
别骑了。 别骑到沟里了。
别吵了。 别吵醒了孩子。
别考了。 别考砸了。
别抄了。 别抄错了。
不同于“别吃撑了”,例(13)的B式“别”字句即“别VR了”格式中,R或者是V的偶然性结果(V的持续并不必然会导致R),如“骑车骑到沟里了”;或者是V的意外的消极性结果(不是着意追求的积极结果),如“考试考砸了”。因而,为了避免“R”,不一定要或不是要停止“V”。这种“别VR了”在功能上是要求对方在进行“V”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避免产生“R”这种意外的、偶然性的、消极性的结果。或者说,在这种“别VR了”格式中,“别”在句法上,管辖的是整个动补结构,而在语义上,“别”只指向“R”。
从标记论的角度看,“有意”是无标记范畴,“无意”是有标记范畴。“有意”的行为自然是有目的性的,自然蕴涵着预期的结果,这一结果是无标记值,在话语中,通常不出现。因而可以说“别吃了”,但不能说“别吃饱了”。而“(吃得)太饱”则超出人们的预期结果,成了有标记值,又可以说“别吃得太饱”。
2.4.2 状中结构与动补结构
例(14)的A式“别”字句中,VP为状中结构,表示有意的动作行为, 因而整个格式表示“制止”义;而在B式“别”字句中,VP为动补结构, 表示意外的结果或事件,因而整个格式表示“防止”义。
(14) AB
别快/慢跑。 别跑快/慢了。
别多/少拿。 别拿多/少了。
别重抄了。别抄重了。
别往家里拿。 别拿到家里。
“别快跑”这种句子可能出现的语境为:跑步人以为说话人希望他快跑,因而有意的快跑;但实际上说话人并无此意,并且也知道跑步人有这种误解,因而用这种句式来消除跑步人的误解并制止这种“快跑”的行为。
“别多拿”这种话不太常说,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它违反了“礼貌原则”。“别多拿”含有“对方有意的拿许多”的意思,在语用上有谴责对方“多拿多占、贪婪”的意味。“别拿多了”含有对方“不是有意多拿,而是无意中拿多了”的意思,只有提醒的功能,在语气上就委婉多了。
2.4.3 “V+NP”与“V+着+NP”
例(15)的A式即“别+V+NP”结构中,“V+NP”表示有意的动作行为,因而,整个格式表示“制止”义;而在B式中,动词后面带有表示“结果”义的“着”,“V+着+NP”表示意外的结果或事件,因而整个格式表示“防止”义。
(15) A
B
别碰它。别碰着它。
别扎手。别扎着手。
别挤孩子。 别挤着孩子。
别烫脚了。 别烫着脚。
这里的A式与B式“别”字句中,动词后面少一个“着”或多一个“着”,意义大相径庭。能进入这种“别”字句的动词还有“撞、绊、戳、吓、伤、气、熏”,它们都表示“身体受伤、精神受损、难受”等意义。也有一些动词只能进入上面的B式当中,不能构成相应的A式。例如:
(16)别累着孩子。|别热着孩子。|别冻着孩子。|别撑着孩子。|别磕着孩子。|别噎着孩子。|别呛着孩子。|别卡着孩子。
三 基本式与使成式
使用祈使句,说话人希望话语行为的第二方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因而在祈使句中,动词性结构所表示的行为的主体一般是第二人称。但是,在有的“别”字句中,动词性结构所表示的行为或事件的主体既不是作为说话人的第一人称,也不是作为听话人的第二人称,而是第三方。当VP的主体为第二方,表示的是有意的行为;当VP的主体为第三方,表示的是意外的结果或事件。也就是说,在A式“别”字句中,“别”字后面的动词结构为动词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而在B式“别”字句中,则为动词的使成形式(causative form),尽管它们在外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也就是说:
A式:别VP了=你别VP了
B式:别VP了=别让/使得他(她/它)VP了
(17) A B
别跑了,你能跑到哪里去?好好看住他,别跑了。
别走了,我们都需要你。 这里许多事都需要他,一定要留住,别走了。
别躲了,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这事只能盯住他,别躲了。
能进入以上“别”字句的动词还有“恼、心疼、疑心、伤心、灰心、嫉妒、吃醋、后悔、犯疑、着急、生气、不高兴、想不开”。例如:
(18) AB
别恼了,我不是有意的。你跟她好好解释,别恼了。
别心疼了,我买一个赔你。 他的东西你少拿一点,别心疼了。
别疑心了,没有人想害你。 你跟他说话谨慎一点,别疑心了。
这些动词大多是表示消极性的思想感情、情绪的心理动词。袁毓林(1993)把它们叫做“可控的非自主动词”。与典型的自主动词相比,它的意志性较弱,而与非可控的动词相比,它的意志性较强。从常识来讲,人们可以直接控制、调整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情绪;但不能直接控制、调整他人的思想感情或情绪。另一方面,当人们陷入某种消极性的思想感情、情绪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自以为是理性的,但他人处在某种消极性的思想感情、情绪当中,又认为是非理性的,不应该的。可以这样说,人们对于可以控制的事件,如果不去着力的进行控制、制止,以避免事件的发生或持续,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意”。因此,这类动词出现在A式“别”字句中, 表示自觉的、自主的行为或状态,出现在B式“别”字句当中,则表示意外的事件。
也有一些动词能进入A、B两种“别”字句式当中,但词汇意义不尽相同。例如:
(19) AB
别飞了,坐火车去也来得及。 把鸟关进笼子里,别飞了。
别爬了,出来吧。把蛇关进笼子里,别爬了。
在A式中,“飞”、“爬”都是指人,分别表示“飞行”、“爬行”的意义,代表的是行为(action);而在B式中,“飞”、“爬”都是指动物,都表示“(以一定的方式)逃离”的意义,并且后面可以加上一个表示“离开”意义的“走”字,代表的是事件(event)。我们说“制止”的对象是有意的行为, “防止”的对象是意外的事件,这种分别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上述A式“别+VP”格式中,VP表示“行为”义,B式“别+VP”格式中,VP表示“使成”义。实际上,我们可以用这种语义的对立对本文所讨论的A式“别+VP”格式和B式“别+VP”格式进行统一的说明。也就是说,所有的B式“别+VP”格式中,VP在深层语义上表示的都是“使成”义。有些B式“别+VP”格式中,VP本身就是使成表达形式。例如:“别喊哑了嗓子”、“别吵醒了孩子”、“别扎着手”,其中的动结式就是汉语当中一种使成表达形式。而有些B式“别+VP”格式中,虽然从表层形式上看没有使成标记,但我们可以添加上使成标记。例如:
(20)(不要往下水道里倒垃圾,)别堵了。→别使得下水道堵了。
(走路留点神,)别摔着。→别让自己摔着。
(好好做检讨,争取宽大处理,)别撤职了。→别使得自己被撤职了。
四 “别”字句的形式特征
上文我们考察了一些书面上同形而意义上鲜明对立的“别+VP+了”格式。实际上,这两类“别+VP+了”格式在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1 “了”的性质
上面我们谈到,在书面上,存在大量的“别+VP+了”同形形式。实际上,在“别+VP+了”格式中,“了”的性质并不一样,主要代表了句末语气词“了[,1]”(le)和动态助词“了[,2]”(lou)两种形式。② 也就是说,在A式“别”字句中,“了[,1]”是句末语气词,在B式“别”字句中,“了[,2]”是位于动词后面的动态助词(参见马希文1983,王红旗1996,张伯江2005)。
4.2 结构层次
由于A式“别+VP+了”格式中的“了[,1]”是语气词,位于句末,B式“别+VP+了”格式中的“了[,2]”是动态助词,位于动词的后面,这必然造成句子结构层次的差异:
A式:[别VP]了[,1]。例如:[别吃]了/[别去]了。
B式:别[VP了[,2]]。例如:别[病了]/别[死了]。
4.3 “了”的省略
A式中的“了[,1]”可以省略,而B式中的“了[,2]”一般不能省略。例如:
(21)A B
这封信留着还有用,别烧。 赶快把信拿走,*别烧。
别吐,咽下去。你少喝一点酒吧,*别吐。
别开除,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 不能再犯错误了,*别开除。
4.4 句子的重音
在A式“别+VP+了”格式中,句子的重音在“别”上;而在B式“别+VP+了”格式中,句子的重音在“VP”上(参见彭可君1990)。
A式:'别VP了。例如:'别吃了/'别去了。
B式:别'VP了。例如:别'病了/别'死了。
4.5 能否加“就”
在A式“别+VP+了”格式中,“别”字前面可以加上语气副词“就”;而在B式“别+VP+了”格式中,“别”字前面不能加“就”。例如:
(22) AB
这封信留着还有用,就别烧了。 赶快把信拿走,*就别烧了。
就别吐了,咽下去。你少喝一点酒吧!*就别吐了。
就别开除了,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 不能再犯错误了,*就别开除了。
4.6 能否加“小心”、“可”
避免某一意外结果的出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一般要求主体必须有谨慎的态度,审慎的行为。汉语里的“小心”这个词就表示“注意、留神、谨慎”的意思,因而,“小心”往往可以加在表示“防止”义的B式“别”字句前面,而A式“别”字句前面不能加副词“小心”。另外,B式“别”字句前面还可以加上副词“可”,而A式“别”字句不能。例如:
(23)a.*小心别开除了,就留校察看吧,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
b.你在学校不能再犯错误了。还有最后一个学期,小心别开除了。
(24)a.*可别开除了,就留校察看吧,再给这孩子一次机会。
b.你在学校不能再犯错误了。还有最后一个学期,可别开除了。
以上,我们从语义功能、形态句法和结构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别”字句在语义范畴上的差异,并对与“别”字句相关的一系列句法语义现象进行了统一的解释。过去,人们试图单纯从动词的语义类别、语义特征的角度来说明“别”字句的句式语义,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很难得出统一的、实质性的结论。
五 余论
上文我们把两类“别”字句的句式语义分别概括为“制止”、“防止”,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可能并不准确。实际上,表示“制止”义的“别”字句在语用功能上表示劝止:劝告对方停止、中止将要实施或已经实施的动作行为。表示“防止”义的“别”字句在语用功能上表示警告、提醒:提醒对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某一意外事件的发生。
《现代汉语八百词》介绍了“别”字句的这样一种用法:表示怀疑、揣测,所揣测的事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举了下面的例子:
(25)别又弄错了。|天空乌云密布,别是要下大雨了吧。|约定的时间都过了,别是他有事不来了。|电话怎么老拨不通,别是电话机坏了。
我们认为,这种表示“揣测”义的“别”字句与表示“防止”义的“别”字句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别”字句从表示“防止”到表示“揣测”义,这是一个自然的语义衍生过程。这有着认知上的理据:越是不希望发生的事人们越是担心它会发生,越是担心害怕的事人们越是怀疑它已经发生。汉语的“怕”字本身就有“怀疑、揣测”的意义。例(25)的“别”字句中的“别”字都可以替换为“怕”字(参见高增霞2004)。
然而,表示“揣测”的“怕”字句与表示“揣测”的“别”字句在功能上还不完全相同。“怕”字句所表示的“揣测”义更为典型。所“揣测”的对象,可以是一般性的命题,而不一定是消极性的、意外的事件。但“别”字句所表示的“揣测”只能是消极性的、意外的事件。例如可以说“这么大的西瓜,怕是有三十多斤”,但不能说“这么大的西瓜,别是有三十多斤”。
总而言之,汉语的“别”字句的语义体现为这样一个等级序列关系:
制止>防止>预测
附注:
① 也有些文献把这些现象叫做歧义现象。其实,这两类“别+VP+了”句式里的“了”并不具有同一性,读音并不一样,也就算不上歧义现象了。
② 张伯江(2005)基于北京话的语言事实提出,“别+VP”句式至少涉及三个“了”:一个是马希文(1983)那个补语“了(lou)”,一个是通常所谓的词尾“了”,再有一个就是通常所谓的语气词“了”。本文为了论述的集中,作了简单化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