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是人生最大的学问(论文文献综述)
黄涛[1](2021)在《论梁啓超晚年归依儒学的学术实践及其历史评析》文中研究指明作爲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梁啓超晚年归依以儒学爲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审读中西文化,爲文化重建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实践,其影响力远超於"一战"前西方文化东渐的影响力。在他的心目中,从以儒学爲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救国真理,不应是一种文化保守,而是一种新的时代性发掘工作,中西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才是时代演进的文明元素,有助於人类的文化发展和进步。
张学智[2](2021)在《哲学与中国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可大别为纵、横两个系统。纵的系统以精神的创发为内涵,以概念的逻辑演进为特征,表达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历史性反思。横的系统以对认知活动的分析为主,探求主客体的性质,知识之所以发生的要素及其确定性的根据。中国哲学家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牟宗三、张世英对哲学定义的探寻,是不同时期中国哲学世界化的表现。本文认为,哲学是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觉解和对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的系统性反思。中国哲学是世界多种哲学的一种,它浓缩了中国文化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是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思想系统。
蒋飞燕[3](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张爱丽[4](2021)在《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精神状况折射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教育也是如此。当下已有一部分教育学人关注教育的精神状况,认识到必须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重新审视教育问题。鲁洁作为我国最早关注教育人学问题的学者之一,其教育人学的核心在于: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是一个大写的“人”。顺着“人”这条线,探寻鲁洁对教育中的人的思考,梳理其教育原点哲学思想,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唤醒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原点”意识,重回教育本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对鲁洁的口述史、访谈录等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治学之路息息相关。其次,对鲁洁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进行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育人:教育的原点;其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其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其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最后,针对以上四点主张,总结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意蕴,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助推教育回归其本真样态,确立新时代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最终培养面向世界的新人。鲁洁对“人”的思考贯穿其思想始终,对时代的反思以及对本真教育的追问是其学术的意义所在。梳理鲁洁先生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以期让当代教育学人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并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也是教育原点哲学研究的教育价值意蕴所在。
邓艳芬[5](2021)在《孔子成功学三动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来有人指出,人要成功,必须有智商、情商外,还要再加一乐商。且看《论语》,孔子开宗明义第一章,正好从学习中见智商,从交友中见情商,从不愠中见乐商,穿越时空,与此遥相呼应。本文结合易学,分析阐述了孔子成功学的三动力:乐学勤习以养学问永动力;广交学友以养见识互动力;不愠不火以养气质定力。
黄映玲[6](2021)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理论,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使人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使人智慧的科学学问。
段鑫鑫[7](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及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相较之前的人教版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选文系统的变化最为突出,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变化,调整教学方式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新增选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增选文内容和编排的分析,把握新增选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撰理念及选文统计的研究。教材编撰理念指导着教材的编写。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撰理念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培养语文素养、重视语文阅读。选文统计是开展研究的基础,部编本教材比之前的人教版选文数量有所减少,但学习内容并未减少;在选文时代分布上,呈现出对中国古代文学重视程度的提高。第二章是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内容和编排特点的分析。新增选文在内容上可分为传统文化类、革命文化类和当代文化类,不同的文化类别极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编排方式上,新增选文整体配合了教材双线贯穿的结构,既符合单元主题,又融入语文要素;新增选文在教材中以分编与合编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分布在多样主题下,篇目组合灵活。整体来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符合新课标对选文的要求,具有经典性、体现现代意识、注重文化教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第三章针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提出三点教学建议:重视知识体系建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构建“三位一体”体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挖掘选文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传承。
倪交[8](2019)在《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钱穆(1895-1990),字宾四,被誉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通学之儒”。他坚持弘扬中华传统,为中国人及其文化寻根招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归宿,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钱穆的“天人合一”说可以归纳为一百多种命题。探讨这些命题的生成机制、关系原理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把握和结构性理解可以得到一把打开这一思想大门的锁钥。除此之外,“性善”、“不朽”和“中庸之道”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大厦的三大主体,它们分别起着地基、天窗和阶梯的作用。因此,这篇论文就按照基本原理、逻辑起点、终极目标和实践方法来展开对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第一章以钱穆一百多种“天人合一”具体论述为基础,归纳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大群社会,无论对于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而言都是最高价值,同时也是实现这一价值的根本方法。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是要引导人们认识与运用这一方法,最后实现这一终极理想。第二节阐释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两行之理——“天人分二”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也即自然之思与人文之思从“分”到“合”的运动变化原理。这个过程是个体之人因为渴望超越其“天人分二”的认识局限,从而对“物己”和“生死”进行统一的过程。人因固化认识结构——时间与空间——而产生的“先后”问题与“内外”问题,一方面构成了“天人二分”的起点,一方面又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基础。钱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具有十余义项和五个特征,是“天人合一”的终极根据;其中的“人”主要指以“人心”为本源的“道德”、“性情”与“行为”,是“天人合一”的主动力量。“人心”是动态的认识主体,也是“天”与“人”能够“二分”与“合一”的原因,具有六重结构和三对特征。从“以人合天”到“天人合一”的修行过程还要遵循五个方面的修行原则。第三节总结出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类命题。钱穆的所有“天人合一”命题可以分成层级不同的三类:一是“元命题”,它们根源于人固化的认识结构,是所有“天人合一”命题产生的内在逻辑基础,即时间维度上的“先后合一”与空间维度上的“内外合一”;二是“子命题”,它们是“元命题”在不同领域中发展引申而来;三是“综合命题”,它们是由“元命题”及众多“子命题”在共同关切的主题下生成的,分别是“宇宙与人生合一”、“群体与人生合一”、“个体与人生合一”。第四节分析理论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大综合命题对应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一是宇宙浑然一体存在的“人”,试图超越个体存在之人的种种局限,以宇宙天地自然运行背后具有统一性的最高真理为体贴对象的认识过程,属于“天与理一”层面;二是群体存在的“人”,以最高真理为方法依据和价值来源,以群体大道为载体创造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属于“性与道一”层面;三是个体存在的“人”,以最高真理与群体大道为文化认同与配合前提,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自觉自发、人为主导的修行过程,属于“心与性一”层面。其中包括宗教信仰层面的“天人合一之理”,政治社会层面的“天人合一之道”,以及个体存在之人为发明“天人合一之理”而实践“天人合一之道”的“天人合一之学”。最后,钱穆晚年对“天人合一”的澈悟也证明了他的这一思想具有三个层面。晚年澈悟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层面化的最终定型,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每个层面都有一个典型命题。宇宙天地自然层面是“天文与人文合一”、社会历史人文层面是“天下与民族合一”、德性行为修养层面是“天命与人生合一”。第二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起点:性善。性善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石,其基本运行之理是从“天性善”下贯“人性善”,从“人性善”推及“群性善”,再从“群性善”复归“天性善”,从而贯通“天人合一”的整个过程。第一、二节分别阐述了性善之理的两个方面——人性善和群性善。钱穆认为人性之善是在群性之善中得以生成的,而群性之善是联结人道与天道的枢纽,通过完成群性之善,就可以实现人性之善与天性之善的和合会通。钱穆认为性善要在“群”中方能显现,看待“善”与“恶”也要采用人文的立场而非自然的立场。在发挥群性善的过程中,要遵循“择群善”、“动群情”和“尽群性”的原则,既要承认“善恶同根”,又要做到“择善去恶”。第三节详细说明了“性善”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一方面,“性善”是“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性善”又在“天人合一”中得以最终完成,具体体现在“仁礼合一”、“性学合一”、“德性合一”、“人神合一”、“心天合一”及“天道与人道合一”等方面。第三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朽。“不朽”既包括“天之不朽”,又包括“人之不朽”。钱穆“天人合一”思想基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条从有限人生走向无限人生的不朽之道。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神性不朽”、“德性不朽”以及“心性不朽”。“神性不朽”又分为天道的“鬼神不朽”和人道的“人神不朽”。第二节简要说明了“不朽”与“世袭”、“复活”的关系及其意义。一方面,世袭是生者对亡者的合理寄托。爵禄世袭与血统世袭作为一种普通意义上私己层面的家世不朽,对普罗大众也有一种不朽的安慰;而更高意义上的“三不朽”,则体现了仁人志士精神层面的公道不朽。另一方面,复活是一种神性、德性、与心性的复活,是生者对死者的精神共鸣。鬼神之道是人道的精神之源,鬼神之不朽是人心之复活的关键。招魂之礼使得鬼神之德活现于人心之间,因此并非迷信行为,而是充满教育意义的人文活动,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严肃而神圣的途径来与鬼神之德相接通。第三节主要说明了“不朽之道”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钱穆认为,修行“天人合一”是实现“人之不朽”的根本途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修行“德性合一”、“人神合一”和“死生合一”。因为“天人合一”是“以人合天”,所以“德性合一”是“尽性成德”、“人神合一”是“以人主神”、“死生合一”是“以生统死”。因此,只有通过对“德性合一”、“人神合一”、“死生合一”的信仰与实践,才能够摆脱虚无的历史观、文化观与人生观。第四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方法: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既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是“天人合一”的价值形式。具体而言,在思维方法方面,钱穆的中庸之道含有一种“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在价值形式方面,钱穆的中庸之道含有一种“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运动动力是对立的“两端”之间的张力;“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运动方向是“人”对“天”初始意义上的延续以及更高意义上的复归。因此,本章前两节主要说明“变动之中”与“主宰之中”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展开说明“中庸之道”对于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与功能。总之,钱穆揭示了“天人合一”是人类及其文化发展的理想方案——天道与人道的相通之道。融入这样的大道,个人可以最大可能地完成天赋,大群能够最高程度地实现价值。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给予我们很多启示:第一,“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价值形式;第二,“天人合一”不仅强调天赋的重要性,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天人合一”虽然不偏“天”也不偏“人”,但在“合”的过程中是有方向的。最能体现“天人合一”这一运行机制的是钱穆的中庸之道。性善支撑起了“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不朽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中庸之道从思维方式与价值形式两方面说明了“天人合一”的实践法门。这三大支柱都是在“天”“人”之间的张力中形成的,“分有”了“天人合一”的思维与价值,同时也与“天人合一”形成紧密的嵌套关系,彼此交织成一张思想之网。
周文焰[9](2017)在《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规训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思想可谓博大精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宗族庶民化和组织化加强,君主权力到明清发展到古代社会的顶峰,学风上由官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分庭抗礼,清代则由理学而到朴学,新文化运动以来,再由考据而到近代新儒学。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一系列因素促成家训、族规文化的繁盛。由于明清易代的动荡,“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明清时期,麻城是重要的移民输出和输入地。基于修谱不仅是后世子孙对先人表达孝心的体现,更是记载家族变迁、沿革,序昭穆、别尊卑、承前启后的依据,所以族之有谱,是以联疏远、教亲睦、备遗忘的关键。因而,当地家族无论大小,都有兴修和编纂谱牒的传统。规训被看做是谱牒的重要部分,甚至是家谱编纂好坏的一个标杆。民间家训多依谱牒(也有载于私人文集和方志之中)而得以传承,种类繁多,形成“谱训共盛”现象。规训的发达,归功于当地明清以来,社会环境总体较为安定,农业及商品经济发展,科举文化兴盛,多累世书香大族及当地崇儒重教的传统乃至刊刻技术的发展。家训形式灵活多变,既有常见的训诫规条式,也有匠心独具的诗词歌赋形式。再者,圣贤明言或家族先贤治家格言也多载于族谱之内;或是篇幅较大或流传较广,以散文杂记形式着录于个人文集或方志之中。当然,以家书家信作为家训载于族谱或方志之中也并非少见。规训内容丰富完整,形式灵活,思想性强。其内容涵盖个人德行品性的修养,治学交游乃至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规训中对家庭父子、夫妇、兄弟等关系的垂范,主要体现对纲常伦理关系的维护,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家庭和睦。此外,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展,治生理念也大为盛行。规训之中对敬宗收族,水源木本之念,睦邻友好的传统极力讲求。族长、户长有统帅一宗一族的责任,上为族事,下为宗支,在宗族治理管理和日常活动中责任和义务重大。同时,规训中也明载对勤奋治学、勤俭持家、辛勤劳作的褒扬和提倡,对不良风气的禁止,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杜绝和惩处。总之规训涵盖的范围从个人到家族乃至社会,终至国家,呈现出内在的逻辑性,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明清时期,皇权发展到古代社会的顶峰,传统文化进入一个总结性时期。规训作为家族文化的精髓,揭示了皇权与族权的互动,国法向家规的延展,圣谕向家训的渗透。民间家规、家训,其内容契合儒家精神,注重对儒学思想作通俗化诠释;思想上体现儒家伦理尤其是理学对家规、家训的浸润。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儒家践履理念,注重德行修养,宣扬劝善惩恶,要求族人以圣贤为师,培养君子人格。家训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在文化水平较低层次底层社会中传播。麻城家训继承了历代家训的精神,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民间色彩,地方特色,时代变迁的痕迹,呈现出地域性与时代性统一的特征。民间家规、家训思想精髓为儒家传统文化,其在家族内部或超出家族范围本身的传承,其实质是儒学在民间社会的世俗化传播。家训中精华部分,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意蕴深厚,对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家庭教育等也具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张炜[10](2014)在《万松浦七章》文中指出这是一部作家在万松浦书院春季讲坛的授课记录,可视为开拓性新着。文章囊括并接通了写作学、艺术批评、文本分析、阅读欣赏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深沉悠远的个人思悟和强烈的人文情怀,视野特异开阔,处处别有洞悉。——编者第一讲万松浦地理万松浦书院设立之初,曾经考察过在很多地方落脚:两处海边、一处海岛,还有一处在鲁西平原。这些地方今天看来各有利弊。西部平原显然离传统文化
二、爱是人生最大的学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是人生最大的学问(论文提纲范文)
(2)哲学与中国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的不同形态 |
二、中国哲学的独特形态 |
三、对哲学定义的探索 |
四、本文关于哲学的定义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教育原点”释义 |
一、何谓“原点” |
二、何谓“教育原点” |
三、为何“教育原点” |
第二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来源 |
一、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学生时期的成长经历 |
(二)真正意义上的治学之路 |
二、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学观 |
(二)从教育社会哲学角度对现代教育的批判 |
(三)源于人学的以人为本之教育学的建构 |
第三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 |
一、育人:教育的原点 |
(一)世纪分裂症:失真的教育 |
(二)精神分裂症:缺失的人性 |
(三)教育分裂症:塑造知识人 |
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 |
(一)整体性存在:人的依附关系 |
(二)单子式存在:物的依赖关系 |
(三)共生性存在:人的共生关系 |
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 |
(一)人的超越性 |
(二)教育的超越性 |
(三)超越性的人 |
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 |
(一)“世界历史的人” |
(二)现时代人之转型 |
(三)走向世界历史的人 |
第四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
一、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 |
(一)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的人 |
(二)“人”是教育的根本诉求 |
二、回归教育的本真样态 |
(一)作为关乎人之引出的教育 |
(二)作为追寻人之整全的教育 |
(三)作为寻求人之自由的教育 |
三、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 |
(一)教育的原动力和古典教育的回归 |
(二)知识的整全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
(三)教育的自由性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
四、培育面向世界的新人 |
(一)教育的乌托邦精神 |
(二)作为公共生活之一员 |
(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员 |
结语:回到教育原点的哲学之思 |
一、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 |
二、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孔子成功学三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乐学勤习以养学问永动力 |
二、广交学友以养见识互动力 |
三、不愠不火以养气质定力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的研究 |
(二)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建议、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三)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写作系统的研究 |
(四)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
(二)选文系统 |
四、研究对象及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撰理念及选文统计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撰理念 |
一、立德树人,体现国家意志 |
二、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
三、重视语文阅读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情况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数量及分布情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增减情况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内容分析 |
一、传统文化类选文 |
二、革命文化类选文 |
三、当代文化类选文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的编排 |
一、配合教材双线结构 |
二、分编与合编相结合 |
三、主题多样,灵活分布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的特点 |
一、选文具有典范性 |
二、体现现代意识 |
三、强化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 |
四、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
第三章 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重视知识体系建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
一、整体备课,梳理要点 |
二、随文学习,知识补白 |
第二节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
一、区分课型 |
二、实现三类课型的贯通 |
三、指导阅读方法,开展多种活动 |
第三节 挖掘选文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传承 |
一、挖掘选文字词的文化内涵 |
二、重视解读选文中的文化现象 |
三、开掘选文的精神文化意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一)研究现状 |
(二)现状分析 |
二、选题意义及其价值 |
三、研究目的及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理 |
一、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 |
二、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两行之理 |
(一)从“天人分二”到“天人合一” |
(二)“天”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
(三)“人”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
(四)从“以人合天”到“天人合一” |
三、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类命题 |
四、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 |
小结 |
第二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起点:性善 |
一、人性善 |
(一)从可欲之善到可继之善 |
(二)从天道之善到人道之善 |
二、群性善 |
(一)从群性可善到人道向善 |
(二)从善恶同根到择善去恶 |
三、性善与天人合一 |
(一)天人合一始于性善 |
(二)性善成于天人合一 |
小结 |
第三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朽 |
一、天之不朽与人之不朽 |
(一)神性不朽 |
(二)德性不朽 |
(三)心性不朽 |
二、世袭、复活及其不朽 |
(一)世袭与不朽 |
(二)复活与不朽 |
三、不朽之道与天人合一 |
(一)尽性达德与德性合一 |
(二)以人主神与人神合一 |
(三)以生统死与死生合一 |
小结 |
第四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方法:中庸之道 |
一、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 |
二、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 |
(一)成德之道 |
(二)容众之道 |
(三)中和之道 |
(四)忠恕之道 |
三、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钱穆“天人合一”命题具体论述简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9)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选题研究现状 |
1. 关于家训研究 |
2. 有关麻城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基本思路 |
(四) 学术创新点和难点 |
1. 创新点 |
2. 难点和挑战 |
第一章 麻城概述及明清麻城谱训共盛现象 |
(一) 历史中的麻城 |
1. 麻城地理概况 |
2. 麻城历史沿革 |
3. 麻城社会概述 |
(二) 家训文献及麻城“谱训共盛”现象 |
1. 家训及家训文献 |
2. 明清以来麻城家谱与规训的“共盛” |
第二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形式 |
(一) 训诫规条形式 |
(二) 箴言、格言形式 |
(三) 诗词歌赋形式 |
(四) 散文杂记形式 |
(五) 书信形式 |
第三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内容 |
(一) 个人 |
1. 德行修养 |
2. 治学交游 |
3. 为人处世 |
(二) 家庭 |
1. 明伦 |
2. 治生 |
(三) 宗族邻里 |
1. 宗族邻里关系 |
2. 宗族日常活动 |
3. 宗族管理 |
(四) 国家社会 |
1. 对违法乱纪及不良风气的禁止 |
2. 国课早完与圣谕宣讲 |
第四章 麻城民间规训与地方社会 |
(一) 麻城民间规训与儒学的世俗化传播 |
1. 规训内容注重儒学的诠释与传播 |
2. 规训思想体现儒家伦理的浸润 |
3. 规训反映儒家的践履理念 |
(二) 皇权与族权的互动 |
1. 国法向家规的延展 |
2. 圣谕向家训的渗透 |
3. 时代与地域的统一 |
第五章 麻城民间规训的现代启示 |
(一) 家训族规与新农村建设 |
1. 孝悌亲情 |
2. 邻里和谐 |
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4. 美风美俗,美丽乡村 |
(二) 规训与家庭教育 |
1. 麻城规训中所体现的家庭教育思想。 |
2. 麻城规训中所形成家庭教育方法 |
3. 麻城规训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经历 |
后记 |
四、爱是人生最大的学问(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梁啓超晚年归依儒学的学术实践及其历史评析[J]. 黄涛. 孔子学刊, 2021(00)
- [2]哲学与中国哲学[J]. 张学智. 哲学研究, 2021(11)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D]. 张爱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孔子成功学三动力[J]. 邓艳芬. 今古文创, 2021(05)
- [6]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J]. 黄映玲. 创造, 2021(01)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新增选文及教学研究[D]. 段鑫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 倪交.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2)
- [9]明清以来麻城民间规训研究[D]. 周文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万松浦七章[J]. 张炜. 中国作家,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