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探讨论文_顾一平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探讨论文_顾一平

杭州鸿立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企业固定资产组成的各项内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设备,其能够有效标志企业技术能力水平,属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行设备管理时必须全面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开展,注重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对企业机电设备实行维护管理可以确保其始终处于长久稳定发展目标,提升设备利用率,并且满足生产检测需求,并提升生产技术能力。因此需要有效结合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充分发挥出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作用。注重管理机电设备能够全面确保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尤其是对现代化建设企业管理中,提升机电设备管理重视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对于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来说,首先需要确保机电设备的完整性,并且注重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检修维护技术,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需求,提升企业经济利益。

1、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机电设备在使用期间会逐渐出现性能丧失问题,此种现象被称为劣化。机电设备劣化主要包括灾害劣化,自然劣化和使用劣化。其中灾害劣化主要是因自然灾害导致设备出现性能降低和破损问题。自然劣化主要是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不断加长,由于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其发生老朽现象。使用劣化是在应用机电设备期间应用腐蚀和磨损所导致的冲击和耗损问题。

若相互介乎接触的物质在移动期间发生阻力就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导致零件磨损问题发生。在机电设备使用期间经常会出现磨损故障,该项故障主要发生在材料表面,导致机电设备零件产生失效问题。如果零件接触面所出现的磨损问题超过一定限度,将会改变配合性质,扩大间隙。在此种情况下设备零件很容易出现事故问题。按照相关研究显示,机电设备中大多数零件都是因为磨损而报废。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影响作用,导致零部件出现尺寸或形状变形情况,如果变形比较严重,将会导致零部件报废,因此零件变形也属于韧性断裂判断的显著标志。随着使用时间的持续增加,会使产品初始参数发生改变。如果明显超过允许变形值之后,将会导致零件功能丧失。部分零件由于变形因素从而导致零件产生附加荷载,会加速磨损,严重会导致零件断裂。

2、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需要充分发挥出机电设备的有效性,确保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避免在运行期间发生非正常磨损和突发故障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1机电设备维护内容分析

一般情况下,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人员主要是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然而当前多数企业都将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委派给操作人员,因此就提升了对设备人员的技术要求,此种职责划分机制有利于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企业所应用的流水线设备来说,由于内部构造比较复杂,因此必须注重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大型企业在维修机电设备时主要是聘请专业人员完成。机电设备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在日常应用期间需要注重检查和记录机电设备运行参数、温度,润滑效果以及异常响动等。操作人员通常是通过自身长期工作经验和简易仪器检查设备。

(2)设备润滑与清洁:在对机电设备润滑效果进行检查时,检查关键点在于润滑油脂压力,液面变质情况和油路通畅性。其次,维护人员还需要定期补充和更换润滑油。对于设备清洁来说,则需要注重清理设备和运行环境,确保清洁度,同时还应当注重摆放相关物品。

(3)设备紧固:此检修维护内容在于检查设备非转动部位的紧固螺栓,若发现螺栓松动问题,则必须进行紧固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立健全设备维修检修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注重维修机电设备,确保其完整性,提升生产效率。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测设备性能,按照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相应的检修和保养制度,使用最少维修成本加强设备维修质量。企业需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深入一线生产现场,了解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并且及时处理潜在故障危险。在出现故障问题之后,首先需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解决之后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使其能够对设备维修负责。除了设备检修维修之外,还需要注重设备的日常保养。由于企业在生产期间过度使用设备机械,再加上日常保养未跟进,导致设备在实际运行期间常常出现故障问题,严重可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建立保养制度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定期紧固,调整和清洁设备各个部分,在使用期间若出现异常响声,干摩擦等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检查,避免设备出现过早磨损情况。注重设备日常保养能够确保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能够投入到生产中。

2.3建立机电设备点检机制

机电设备点检制度是在管理设备时将点检作为核心内容,其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减少检修维护成本,并全面提升生产水平。一般而言,企业点检员需要负责设备点检和管理,制定完善的设备检修维护标准和检修计划。点检机制内容包括技术人员检查,岗位人员点检以及专业人员倾向性诊断和精度测试等。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按照生产经营实况制定针对性地点检标准和制度,并且跟踪考核点检工作结果。

2.4设备故障管理

有利于检修人员随时掌握设备运行实况。分析和整理设备故障可以确保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设备构造,有利于提升检修维护能力,防止设备多次出现故障问题。分析设备生产方式能够看出,故障分析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生产工艺。然而由于机电设备故障分析的复杂性比较高,因此必须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在故障管理期间可以应用以下措施方法:在故障管理期间可以应用整合统计方式,此种故障管理措施主要是统计分析设备运行期间发生故障的几率,分析频繁使用故障发生类型。专业人员需要针对故障发生频率提出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全面降低故障发生率。其次,可以应用监测诊断仪器全面诊断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探索出设备故障发生规律。在实际监测期间需要待至设备停机,对机电设备实行解体检查和检测,验证故障发生原因,并且对比分析诊断结果。此种故障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设备温度、腐蚀、振动以及润滑监测等。此外,在故障管理期间还可以应用典型失效分析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分析设备故障所致失效问题,检修人员全面分析和验证设备故障发生的内在原因。在开展此种工作时需要应用专业分析仪器和技术分析手段,此种方法也被称为金属失效分析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使机电设备逐渐朝着高速化和微电子化方向发展,为机电设备运行操作提供较多便利,出现了大量现代化设备机械,然而在维修管理方面也出现较多问题,相应增加了设备维护检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对设备检修维护,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减低故障发生率,使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利霞.现代学徒制下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26(21):243-244.

[2]李柏桦.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故障的维护和维修的高效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44):250-251.

[3]苗红卫.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及对应改进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8,23(15):136-137.

[4]刘杰.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10(19):77-78.

[5]邵志鹏.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故障的维护和维修的高效管理策略[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2(05):28-30.

论文作者:顾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探讨论文_顾一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