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四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正确处理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江泽民总书记对大学生说:“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要使大学生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就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显著标志,是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本文拟对这项教育中的若干重要关系加以探讨。
一、思想道德教育与大环境的关系
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贯彻邓小平“面向世界”的精神,已日益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逐步实施,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流行,中国人空前的思想解放,这一切,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既有崭新的改革精神、时代性格,也有内在素质的薄弱和不成熟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将思想道德教育置于整个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来加以考察、研究。笔者认为,在处理思想道德教育与大环境的关系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引导大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有三个要素:一是建构在实践基础上的必要的感性认识;二是正确的理论武装;三是在实践中的锻炼和作为。一、三两个因素主要靠社会大环境提供条件。例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富氧”的社会进行“深呼吸”,可以增进他们对于国情的感性了解。又如组织各类先进人物、劳模来校作事迹报告,进行形象教育;开展各类读书影评活动;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国际、国内形势等。
(二)抵御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仍在千方百计地对我国高等学校加紧实施攻心夺人战略,这毫无疑问将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国内不良的党风、社会风气等也对大学生产生很深的消极影响。此时,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应担负起抵御这些影响的使命,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把他们引上正确的成才之路。
(三)造就校内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相比,处于主动地位,有较大的优势。学校是教育部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还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有较完整的行为规范与教育系统。因此学校完全有条件造就良好的育人环境,并藉此防御、消除来自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方面,高校还可通过抓校风校纪建设;优化学习、生活环境等途径,对校园进行综合治理。
二、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和谐的密切合作的关系,是实现良好教育效果的内、外因素。
学校行使教育管理职能的,主要是党政部门、教学部门和总务部门。学生教育要求的实施,管理制度的执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的维护,思想准则品德的培养,都同教师、党政干部和职工的工作密切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光荣职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掌握教育规律的艺术,把教育过程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是内因的重要作用决定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大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他们已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民主自治的能力,他们不只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教育管理中的依靠力量。正因为这样,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工作才真正有了群众的基础。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正是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受教育者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工作、业余活动等各方面具有独立的自主的主体意识,如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技能、独立生活、自我教育管理等能力。但是,青年毕竟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有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学校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善于发现和推广自我管理的各种有效形式,如“文明宿舍”、“文明监督岗”、“新风台”等等学生自己创造的活动,发动学生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可以经受民主自治锻炼,增长才干,发展智能,促进全面发展,在集体的民主生活实践中养成民主习惯,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三、思想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就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言,家庭影响具有社会性,它是社会影响的缩影。这是因为:学生长期受家庭影响不可轻易改变;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后,在经济上以至思想上同家庭保持着种种联系,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有着特殊的作用。在诸如参加校内社团组织、担任学生干部、毕业择业、恋爱交友等实际问题上,家庭有时会左右学生的思想。因此,大学必须把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处理、协调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在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注意防止以下几个倾向:
(一)重智育轻德育。有的家长只看子女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子女进大学后认为“大事已毕”,撒手不管。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更高的人生追求。
(二)重“堵”轻“疏”。有的家长对学生在家时,严加管理但不疏导。学生进入大学离开父母后,就如脱缰之马,失去控制,缺乏约束能力。
(三)重包揽一切轻养成教育。有的学生在家被捧为“掌上明珠”、“小皇帝”,父母围着他转,既缺乏自理能力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进入大学后很不适应,因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四)重外在表现轻心理素质培养。有的家长以个人主义价值观教育子女,使子女一切以自我为轴心,逐步走上了盲目扩张自我意志的歧途。这部分学生大多心理素质差,精神脆弱。
重视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争取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并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功效的有效措施。在具体的做法上,譬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学期结束时学校将学生的成绩单、品德评语、思想小结、综合测评表寄给家长,并从家长处获得反馈意见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灌输与疏导的关系
灌输与疏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两种方式。灌输是思想理论的教育,疏导是生活实践的引导。两者虽然有别,但两者密切相关。
灌输——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毛泽东说:“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灌输是一种恳切的教诲,它与我们的古人所说的“提耳”很是相似。《诗·大雅·抑》:“於乎小子”,“言提其耳”。孔颖达疏:“我又亲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灌输是必要的,但灌输什么?怎样灌输?却又是需要加以研究解决的。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灌输,已经使人生厌,必须加以改革。这里的改革从内容到方法都要一并考虑。内容要精,要管用;方法要活,要有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中心内容。要采取讲解、报告、讨论、交谈、阅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育。
疏导——疏通和引导。就德育来说,它是指疏通思想渠道,正确教育引导。当前的改革开放需要人换脑筋,需要人在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下,敢想敢闯敢冒。在这种形势下,更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以鼓励那些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发挥作用,以抑制、克服那些商品经济负面效应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所派生的腐败丑恶物欲私念。只有加强思想疏导,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能够把握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更好地为青年的大有作为、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灌输离不开疏导,特别是在灌输遇到阻塞时,就当有循循善诱的疏导来加以排除障碍,使“物畅其流”;疏导中也含有灌输。有效的疏导是入情入理地引导其进步,这中间就或多或少地蕴涵着某种思想理论的渗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正确地使用灌输和疏导,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