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解开国有企业的魔方&国有企业振兴的探讨_国企论文

试着解开国有企业的魔方&国有企业振兴的探讨_国企论文

努力解开国有企业“魔方”——重振国有企业雄风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魔方论文,雄风论文,努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至关重要的是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当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和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虽然经过十多年探索,似乎还没有摆脱“机制不活、管理落后、效益低下、后劲乏力”的阴影。多数省、市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只有10%左右的国有企业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集团化的路子,保持着竞争的优势,敢与国内外大集团公司一争高低;20%左右的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和较好的效益;10~20%的国有企业处于微利或潜亏的状态;50~60%的国有企业出现亏损,而且日益严重突出,不少国有企业面临破产的绝境。所以,国有企业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已引起各级领导各个方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最近指出,要把搞好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长期任务,国有企业是一定能够搞好的。可以说,解开国有企业“魔方”已成为重大攻关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各地已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办法,笔者在这里结合绵阳实际,就重振国有企业雄风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国有企业现状不容乐观

1、阻碍企业发展的种种难题

资金紧,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一是国家企贷款总规模年年有所增加,一九九六年将达5700亿元,贷币发放1500亿元,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大量的面上的企业无规模和资金可贷。如今年省列重点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安排17.85亿元,保全省201户重点企业,工行、农行、建行贷我市2.47亿元,主要保了长虹、长钢、江油水泥厂、九洲、新华、华丰、烟厂、湖山、亚太等15户企业,长虹等企业的技改和流动资金也由国家专业银行给予了重点支持,而80%以上的企业所需流动资金基本没有增加;加之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有增无减,更使企业困难重重,市属企业大约欠人资金和人欠资金都在10亿元左右,省属企业长钢欠人资金就达12亿元,人欠资金14亿元。二是贷差日益增多,不能满足技改和生产经营需要。全国除少数经济发达省是存差外,多数地区是贷差。绵阳贷差20亿元以上,存款和拆借资金没有大幅度增加,资金供不应求,缺口在30亿元左右。三是非金融机构开展存贷业务以及资金体外循环,挠乱了金融秩序,造成资金不合理占用。四是“借船出海、借边出境、借台唱戏”的失误,全省在外地投资沉淀资金近100亿元,绵阳也有几个亿。五是不少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基本建设、技改项目和亏损占用,使本来就少的流动资金更加入不敷出。由此可见,不缓解资金困难,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但银根是松是紧,又面临两难的困惑,只有改革金融调节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才能跳出这种两难境地。

包袱重,影响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个体企业)与日俱增,由于这些企业包袱小、机制活、决策快、办法多,以较好的效益占领了部分市场,对国有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尽管国有企业在计划安排、国家投资、技术装备、科技力量、生产规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建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使国有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难以在一个起跑线上迎接市场竞争。一是税负重。在国家税制改革后,取消了减免税的照顾,依规定税率征税。据国家有关部委对11个行业的调查,有7个行业的税负增加。北京市调查了200户预算内大中型企业,流转环节税增加15.7%,所得税增加1.5%;在14个工业局中,全行业亏损由2个局增加到9个局。我市除电子、冶金等少数行业和商贸零售企业税负有所降低外,全市多数行业的企业的税负有所增加。就世界而言,我国的企业税负还是比较高的。二是潜亏和亏损挂帐重。各地情况大同小异。我市尽管在1994年清产核资中对537户企业(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一些历史挂帐进行了处理,审批核销资产损失47581万元,审批核销经营性亏损及潜亏挂帐3110万元,但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积重难返,很难全部解决。三是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富余人员多,离退休职工负担大。初步测算,我市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在30%左右;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列入省、市试点的14户企业,每年要从销售收入中给非生产经营单位补贴4000多万元。

负债高,影响企业投资效益。根据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1993~1995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在我国企业留利少、偿还能力差的情况下,债务越滚越大,必然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恶性循环。因为高负债率 和高利息率的情况下,难以还本付息,企业更多的亏损就转嫁到银行和其它债权人;银行也就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1994年底,我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3.47亿元,负债总额83.1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3%,而县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5.5%,盐亭、梓潼等县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由于物价指数高于银行利率,资金成本高于留利水平,使我市的国有企业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为了维持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不得不“牺牲”投资效益。

不配套,影响外部环境宽松。主要是企业改革和配套改革没有同步,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同步,政府转变职能相对滞后;在产权制度改革上,没有真正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在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上,由于财政承受能力有限,没有坚持“放水养鱼”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模式和习惯势力没有根本改变,“统分统配”和行政手段仍在起比较大的作用;在企业经营方式和经济政策上缺乏稳定性;难以处理好“中国特色”和国际惯例的关系,……因而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2、造成企业亏损的深层矛盾

企业盈利目标与社会责任的矛盾。企业是经济实体,主要是生产经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以盈利为目的;但国有企业不仅要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还要承担本由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这个矛盾已日益尖锐,严重防碍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国家投资不足与资产一元化的矛盾。在理论上,国有企业所有资产都是国家的,投资的主体应是国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经理)都是经营者,是国家的“打工仔”。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国有企业的这种资产一元化结构,与国家无法满足其大量的资金需求,形成深刻矛盾。

信用关系契约化与投资非风险约束的矛盾。目前国家已在强化经济立法,培育法制经济,但为数不少的干部、企业界人士在思想观念和处理问题中仍把行政、伦理、道义因素置于契约的法律效率之上,对行政手段和人际关系的偏爱,往往超出人们对合同条件的重视。发达的信用制度是一种自我调节、优胜劣汰的功能,信用契约应受法律保护。当企业出现资不抵债危机时,投资者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自然人,都应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其债务通过企业破产得到清偿。但由于中国的国情,这种机制还需要较长时间,一时难以通过市场化解决投资非风险约束与信用关系契约化的矛盾。

二、摆脱当前困境的出路在于改革

1、实施“化学疗法”,重振国有企业雄风

笔者认为,对企业进行松散联合、改组公司、承包租赁、经技合作等改革,都属于“物理性质”的改革;而采取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破产转体、产权转让、股份改造、优化组合、母体裂变、母子集团等举措,在所有制、运行机制、结构调整上使企业“分子结构”发生有利于发展的变化,则称为“化学疗法”。国有企业的类别性质、行业特点、资产效益状况各不相同,有的用“物理疗法”起作用,有的用“化学疗法”效果好。绵阳是国有企业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从长远来看,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趋势来看,应该实施“化学疗法”,即对国有企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才能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重振国有企业雄风。

绵阳市委、市府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抓大放小、保优扶新、扭亏解困”的基本思路,通过“三改一加强”(改组、改制、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优化结构,盘活资产,减人增效,提高素质”目标,就是一种“化学疗法”。其实质就是抓大的上集团,走规模经营的路子;放开小的搞民营,破产兼并一小块,带动搞活一大片。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大与小、集与分是当前企业经营关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相反并对立的这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生的必然结果。有分有合,就要对企业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资产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向大的、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代表了“集”的性质;向小的,分化的方向发展,代表了“分”的性质。它们的内在本质特征是“集”的利益共同体和“分”的资产共同体,两种经济组织形式尽管有其差异对立的一面,但两者都是以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布局为出发点的,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归宿点的。在“九五”计划期间,应该对全市国有企业“加速调整、加速转向、加速死亡”。

加速调整就是合理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按照绵阳市“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规划目标以及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向优势产业倾斜,为优势企业吃“偏饭”,继续调整适宜绵阳市情、有利市场竞争、合理配置资源的六大支柱产业,合理调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培育全市50个规模经济的支撑点,对省列8户、市列6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使9个工业主管局和6个商贸主管局所属龙头企业走规模经营集团化的路子;并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限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限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没有市场竞争的项目,限制重复布点、盲目建设的行业。

加速转向就是缩小国有比重,发展民营私营企业。实践表明,温州模式是成功的,“苏南模式”也是成功的。现绵阳全市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36户,商贸企业450户(国有工商企业644户),大中型企业76户(国有56户),国有企业在工业产值、销售收入、企业个数和总量上的比重高达80%左右,应根据国有企业现况,按“抓大放小”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发展民营、私营、个体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把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改组改制、拍卖转让,转为非国有企业。从有利搞活企业、发展经济、振兴绵阳的目的出发,形成大型企业以国有企业占优势、中小型企业以民营企业占优势的新的格局。

加速死亡就是优胜劣汰规律,促进特困企业破产。近年来,一些负债沉重、长期亏损、没有前途、职工较多的国有企业被列为特困企业,虽经政策扶持、多方努力,仍收效甚微。应下决心实行产权流动,主要采取兼并,嫁接改造或托管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盘活资产存量,扩大资产增量,努力实现企业扭亏增盈;也可以依法破产,先死后生。国家提倡多兼并少破产,但不是不搞破产;破产企业太多将增加政府、银行的压力,也影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已先后依法破产了一批企业,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市科盾化工厂、罐头厂、丝绸印染厂、绢纺厂、内配厂、水泥制品厂,以及经贸委下属一些进出口分公司和部分县属国有企业,面临沉重负债、巨额亏损、富余人员无出路的困境,只有走兼并或破产的路子,才可能使企业获得新生。看来,在3~5年内,分期分批破产特困企业,已势在必行。

2、抓住关键要害,搞好班子、加强管理

在多年实践中,国有企业一大弊端就是:负盈不负亏的机制,国家所有就成了国家负责;人人当家作主,人人都作不了主;搞好一个企业要一批人,搞坏一个企业只要一个人就可以了;只有亏损的企业,没有亏损的厂长;国有资产亏光了,也没有人负责和心痛,更没听说有人去跳楼跳海。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普遍的,但却是大量存在的。经济学家在全面研究了新加坡国有企业现状后指出,市场竞争中有硬约束,这是新加坡国有企业不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我市的特困企业和亏损企业除了市场行情变化等外部原因,多数是管理不善、厂长为个人谋私利、硬约束不够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培养和教育一批企业家、经营者,搞好企业班子建设,学习邯钢、长虹的经验,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是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要害和关键。市委、市府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们应把这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良策

去年,全市国有企业644户中,亏损企业359户,亏损面56%,亏损金额达1.3亿元。今年1~5月,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36户中,亏损317户,亏损面59.1%,亏损金额19500万元;商贸企业450余户中,亏损331户,亏损72.7%,亏损金额5907万元。在15个经济主管局中,几乎每个局都有亏损的企业或资不抵债的企业,纺织、丝绸、二轻、供销、物资等部门更是全行业亏损。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已表明全市已有一批企业成为空壳企业,而且这种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在抓大放小,保优扶新的同时,要做好扭亏解困工作。这里,根据外地和我市的实践经验,提供以下一些良策:

(1)选贤任能。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采取“专家治厂”办法。一是提高现任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经理)素质;二是对不称职的经营者进行调整;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厂长;四是股份制企业按《公司法》和“章程”进行运作。

(2)加强管理。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联产计酬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全国都在学“邯钢”。长虹集团公司推行“全方位目标双馈控制法”,严格科学管理,成为全国最大彩电生产基地和全国业绩最优的上市公司。我们要学习“邯钢”和长虹的经验,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3)增资减债。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带方向性的关键措施。一是参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不断补充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的机制;二是争取把国家、省、市“拨改贷”改为“贷改投”;三是在财政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把财政借贷转为国家资本金,投入企业使用;四是冲销历史政策性原因和部分经营原因造成的亏损、库存损失等挂帐;五是经批准后将中小企业的部分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划给企业,作为国家资本金投放;六是吸收厂内职工入股或向社会募股。

(4)减人增效。采取人员分流办法,逐年消化富余人员兴办第三产业或其它产业;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实现高效率“裁员”,提前退休,减人减支出;坚持完善省、市试点企业五年内实现非生产经营剥离,逐步减少补贴,使之尽快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创造条件,使政府有关部门接管企业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减轻企业办社会的压力。

(5)合资嫁接。如北京照相机总厂通过与外商合资,引进资金、产品、技术和销售渠道,现已生产出名牌相机,多数走向境外市场,总厂也由亏损变为盈利。

(6)亏亏合并。如亏损大户青海柴油厂和另一户亏损企业青海乐都化工厂合并为一个厂,前者有银行信贷的渠道但无发展空间,而后者正相反,这种合并使优势得到互补,仅一个月时间,停产3年的乐都化工厂就拿出了合格的硼酸产品。

(7)强弱联合。绵阳物资局直属9个公司,采取强弱联合后新组建5个有限责任公司,以强代弱,拓展市场,加强管理,今年上半年就减亏1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减亏42%。

(8)股权交换。如济南火柴厂1989年以来累计亏损1300万,山东渤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盈利1000多万元,后者1994年1月兼并前者后,承担其全部债权债务,使前者获得生机。

(9)募股集资。如佳木斯收获机械厂把铸锻公司改造为股份制公司,将净资产的10%用股票形式平均卖给职工,大家四处揽活,以厂为家,企业日子越过越好。我市安县、梓潼、三台县的国有企业,在改制中有偿转让国有产权,职工积极入股,缓解了资金困难,搞活了企业。

(10)脱壳裂变。如武汉洗衣机厂利用部分好设备和职工,采取脱壳经营方式重组新的机制企业,并投靠无锡洗衣机厂组织小天鹅洗衣机的生产,新企业当年就盈利200万元。绵阳丝绸印染厂也正采取改组改制、脱壳裂变、租赁承包、不亏争盈的措施,使新生企业活起来。

(11)易地批租。如武汉无线电天线一厂被兼并到武汉市无线电天线厂后,将位于市中心的工厂土地以1296万元批租给武商集团,再到武汉市黄坡县环城镇与乡镇企业合办新厂,由亏损转为盈利。

(12)破产重组。如沈阳市冷冻机厂破产后由沈阳精密仪器厂整体接收,利用原有设备、能源、人力转产石油专用仪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很快有了盈利。绵阳市针织厂、经纬编厂、永生食品厂、友谊华侨公司依法破产都落实了接收企业,再根据产业政策,实现重组再生。

(13)租赁经营。如福州仪表厂长期亏损,福州市机械局将机械职业高中迁入该厂,租赁该厂办学,以校带厂,使企业起死回生。又如山西省神池县粉丝厂把厂房和设备租赁给具有实力的县粮食局,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4)多种经营。如常州矿务局投产15年来,年年亏损,1993年后,他们大胆打破原来的行业界限,“地下”和“地上”一齐动,新发展了机械、电气、包装、建材、冶金、化工、食品、医药等10多个行业、70多个品种,当年就实现扭亏,以后年年盈利。

(15)基金解困。有的地方,政府从财政支出预算中专为扭亏有望的企业建立解困基金,如湖南省、吉林省分别安排2000万元、5000万元支持扭亏。

此外,亏损企业还可以选择划小单位、连锁经营、代理经营、托管经营、盘活资产、新产品开发等办法。我们应克服悲观失望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认真分析企业实际情况,找出对策,迎难而上,撞出一条新路子,就必将使国有企业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标签:;  ;  ;  ;  ;  

试着解开国有企业的魔方&国有企业振兴的探讨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