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教育面临“早恋”_教育论文

爱情教育面临“早恋”_教育论文

爱情教育面对“早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早恋论文,爱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误读爱情”的悲剧屡屡发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摧残学生情感萌芽的现象亦屡见不鲜。还有,不懂爱情的男女学生面对青春期心理变化时不知所措,充斥各种媒体的那些对爱情的五花八门的诠释,当前社会上有伤风化的畸形的男女之情……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灵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地招架着扑面而来的以上那些东西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教育还能继续观望吗?

爱情,这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本应由我们的教育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这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炬之一,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燃得更旺,不仅照亮人们的心灵,而且给人们生存的世界带来光明。因为,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而是一种“按照和谐规律,把自然的冲动和意识的金钱、把机体的生理规律和精神准则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没有这种复杂,就不能称其为爱情,更不能和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的教育本该担负起自己的职能,在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但事实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使孩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而这种残缺,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面对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当越来越多的所谓“早恋”出现在我们教育者的视野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以种种理由去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当一些孩子不满足于精神上的恋情而去追求生理满足时,我们又以性教育来试图阻止这种危害行为的蔓延。我们恰恰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对性成熟的男女青年谈话时,需要讲的已不是幼稚的生物利己主义的道理(‘注意,别损害自己的健康!’),而是讲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要呼吁他们仔细考虑自己感情的严肃性(‘我爱’还是‘我喜欢’),考虑自己成熟的程度……”(科恩语)。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爱情教育远比性教育重要,道德教育的力量也远远超过生物利己主义的约束力。当一个人仅仅是因为怕得艾滋病而不敢偷吃禁果时,他可能还会因存侥幸心理而放纵自己的欲望;但当一个人意识到爱情的神圣和责任时,他就会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欲望,用理性去护卫心中的那份美好。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那么,联合国派遣纽约医学院博士达瓦奇到乌干达进行儿童教育实验,历时15年,其成果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以上的道理。

乌干达15岁~19岁年龄段人们的艾滋病感染率,1991年为38%,1998年下降到7.3%。

在目前艾滋病向全球蔓延并以几何数字递增时,乌干达这个几乎是艾滋病代名词的国家何以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控制了局面?答案是对儿童进行了道德教育。正如达瓦奇博士所说:“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性道德教育,而且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而爱情教育正是一个多方位教育,因为“人的全部道德观念集中地表现在爱的情感里”(苏霍姆林斯基语)。我想,这一历时15年的道德教育的成果,不是足以说明爱情教育远比性教育重要吗?

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

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这里,将“爱”提高到“成为一个人”的层面来认识,其意义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吗?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她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浅层生理冲动,其“深沉”正是由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审美观念等诸多意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爱情才成为人类独享的一种情感。爱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她是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的,而且,她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度量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标尺。由此看来,爱情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懂得爱,而且是要让他们在懂得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现在,我们常看到有些学校将“做人”奉为校训,那么,爱情教育不正是应该名正言顺地纳入“做人”的教育范畴吗?

当我们面对“早恋”束手无策时,其实就应该想到: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笔者认为,爱情教育应该是一种解决“早恋”的最好的途径,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疏导”的途径。

这次在上海举行《爱,你准备好了吗?》这本书的座谈会时,几位学生的发言使笔者感到震动,当时就有一个想法:我们的教育再不“前进”,就会被抛在后面了。一位上海交大附中的学生说:“我觉得爱是从心底产生的感觉,我认为是自然的。我们的老师们在读中学或大学时兴许也抱怨过老师对他们的禁锢,可是现在他们成为老师之后,却无法理解我们了。”这话不是会让一些“压制”学生而貌似“正经”的老师汗颜吗?一位华东师大附中的学生说:“爱需要疏导,教育要有艺术性,要有正确的方向。爱就像奔腾的潮水一样,我们的老师如何才能使爱在未萌发之前化做涓涓溪流,并在爱情迸发之后进行‘大禹治水’呢?”当时会场上一片热烈的掌声,这句话说出了学生们的心声。我们教育者不是应该听听这样的声音吗?还有一位格致中学的女同学说:“我觉得青少年异性情感之间的这个禁区主要是师长造成的。老师将它视做洪水猛兽,就像‘一切法律与宪法抵触者无效’似的,我们现在是‘一切事情与学习抵触者不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这番话不是令人深省吗?学习如果成为学校教育的惟一内容的话,那我们的教育还是在履行培养人的职责吗?我们教育者应该去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对孩子们指手划脚。

笔者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视点”节目中的一个案例,其中剖析了因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早恋”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一个悲剧。其实,有一些所谓的“早恋”恰恰是我们老师和家长“逼”出来的。校园里,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交往多了,就会被认定为“早恋”,人们这种对男女学生交往的高度警觉似乎并没有阻止“早恋”的发生,而且据笔者多年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调查,有些“早恋”恰恰是由这些警觉的目光造成的。我们现在的学校都是男女同校,这是有其进步意义的。男女同校,可使学生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优势互补——既有思维的互补,也有个性的扩展,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情感交流中健康心态的形成。这种与异性交往的健康心态的形成,不但有利于孩子们在未来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会为他们未来的婚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我们有的人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态,把眼睛紧盯在男女学生的交往上,而且用一个判定“早恋”的“放大镜”去夸大其中的细节。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好心”的警觉,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男女同学在一起就是“爱”。本来两个男女同学间只是一种异性的正常交往,未见得有爱情的因素,但由于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反而使他们的心理发生变化,觉得自己真的在爱,从而盲目地踏入一种爱的误区。所以,这种心理暗示的一个最糟糕的后果,就是把男女学生成熟后的一种对异性的正常心态直接与爱情挂钩,而完全排除友谊的可能,从而压抑和扭曲了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暗示尤其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有着极大的误导效果。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有关婚姻问题状况的报道,而这一社会问题的根源,其中一部分就出在教育上。我们的学校可以进行亲情教育、友情教育,惟独不能进行爱情教育,那么,你怎么能指望学生长大后懂得爱?而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会有什么高质量的婚姻生活?而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流行歌曲旋律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她)忠于爱情吗?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青春期的情感困惑不仅不给予适时的疏导,反而用污秽的语言和粗暴的行为去行使自己所谓的权力。这种心灵上的伤害给孩子的一生留下的将是难以愈合的伤口。带着这样的心灵伤痛的孩子,他(她)在未来爱情的追求中还会有正常的心态吗?

我们的社会是越来越重视教育了,但教育的含义却被许多人误读了:在他们那里,教育简单化为“智育”,孩子已经不是被作为“人”来培养,而是被作为读书“机器”在进行超负荷运转。许多人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将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而其中情感教育又恰恰是不能忽略的。重视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端正,否则只会走入歧途。上海市对教育曾进行了全市范围的讨论:“怎样当老师?怎样当家长?怎样当学生?”这样的讨论会促进社会上人们教育观念的提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笔者认为,面对学生中出现的所谓“早恋”,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如何去做?教育是一门艺术,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掌握一些教育的艺术性,让我们就从这个“棘手”的“早恋”问题入手,去学习教育的艺术吧!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是一个爱孩子、爱学生的家长或老师。

爱情教育,不仅是面对“早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是有着更多、更深意义的教育,她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情感,去获得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我们就不应回避她——爱情教育。

标签:;  ;  ;  

爱情教育面临“早恋”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