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上海论文,课程体系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从1988年起开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工作。八年多以来,就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学科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改革,初步编制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并在本市的中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范围试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次课程改革的期望目标是:改变以往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体系,改变单一必修课程的模式;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建立一个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新体系。经过改革,确立了既重视基本素质又重视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将学科类和活动类两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并在12年整体设计、增设新学科、改善德育体系、注意培养能力、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正确的,改革是逐步进行的,在成功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跟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问题主要是:对基础教育和课程面向21世纪以及适应上海建设一流城市的要求缺乏全面研究,对于21世纪世界现代化、尤其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和课程将产生的影响未能深入分析;对基础教育和课程在21世纪国际性走向和如何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尚需深入探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宏观方面的这些局限,因而在课程和教材方面存在着五个尚待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和教材强调统一化、单一化,缺乏多元化、多样性;二是课程和教材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和教材注重全面和系统,对个性和差异注重不够;四是课程和教材内容虽然已有所精简,但仍然与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而需减少课时存在矛盾;五是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尚感不足。因此,必然谨慎地重新审视已经初步形成的新课程、新教材,继续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深入研究、深化改革。
一、关于课程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上海基础教育结构将是普及高中,降低高中职教比例的发展趋势以及前一轮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经验与问题,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个性发展,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展现时代特征,体现上海特点,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优秀传统与现代信息相结合、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创造性学力与发展性学力相结合、基础统一性与层次多样性相结合,特别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与发展性学力服务的课程体系结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经济、科技还欠发达的人口大国,科学技术的振兴具有特殊的紧迫性。“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因此,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青年一代,无疑是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把理科教育改革好。要注意克服理科教育程度偏深的倾向,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特别要加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训练,体现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的紧密关系。21世纪中国国力的强弱,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同时还有赖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要解决价值选择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理想,按什么道路去建设21世纪的中国,要解决人的多方面发展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都要求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所以,21世纪的上海基础教育要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艺术课程)提到重要位置,同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并渗透于自然科学教育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服务。
2.优秀传统与现代信息相结合
现代基础教育和课程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它汲取了各民族、各时期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传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和课程发展的规律性。对基础教育和课程传统中符合教育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的精华部分,要认真加以研究、汲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军事、国防及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信息化是当今现代化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阻挡的洪流。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数据仓库、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世界信息(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技术产品的日益进入日常生活,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体技术,它代表着新技术革命的主流和方向。我们的课程改革应当适应这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主客观条件发展的趋势,不仅要进一步大幅度改革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使之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采掘、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还应当让信息技术在学校各方面得以广泛应用,以形成有利的信息教育的环境,同时要对各门学科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逐步进行渗透。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到虚拟教室、电子图书馆、远距离教育网络的建立与运用都将是可预期的前景和我们努力的目标。
3.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联系的普遍加强,国际间的交往、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速,世界正在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交流关系不断加强,各国基础教育包括课程教材改革的思想、方案相互影响和推动。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当适应这种国际交往的形势,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增强国际性,注意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与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
国际性与民族性相辅相成。学习、汲取国际文化教育的精华,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又为国际文化教育作出贡献。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实现东方与西方文化汇合、传统和现代文化交流的特大城市,在文化教育方面创造了鲜明特色。因此,要充分发扬我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上海文化教育的特色,培养对我国优秀文化教育的热爱。
4.创造性学力与发展性学力相结合
无论是科技还是社会的竞争都需要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人才。创造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在当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的进程中,知识和信息的存取变得便利,迫切需要的是根据得到的知识及信息得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造性。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质疑、评判,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课程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力摆到突出位置。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为它对创造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作用。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人必须不断进行继续学习,今天人类已经步入终身学习的时代,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我们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等“生存能力”,形成发展性的学力,以为今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课程体系中要把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性学力是智能的充分实现,而发展性学力则是智能的持续展示。没有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就不能形成,即使不断继续学习,其结果也只能是知识的堆积;没有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为持续创造提供了条件与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正是它们的结点形成为良好的素质。在课程体系中一定要把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5.基础统一性与层次多样性相结合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民族与地区发展的需求和着眼于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来进行课程设计并付诸实施,课程必须有基本的、基础性的统一要求,包括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知识、基本学力的统一要求。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也都存在着差异。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求学校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但是,它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是高水平的人才,更不要求每个人在所有学科、各个技术方面都成为高水平的人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适应社会需求,承认差别,面向全体学生,使之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又应鼓励追求卓越,在课程体系的构架上体现出层次性,即既有作为共同要求的基础性的课程,又有适应不同要求的提高型课程。为了培养优秀生,选拔未来世纪各门学科、各个领域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人才,我们要建立高级水平的高中课程,在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提供大容量,高密度,富有挑战性的教材与课题。
层次性还包含着多样性的涵义。科学的发展存在着综合和分化两种趋势。科学的综合,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无限多样统一性,也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在更深更广的领域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人文社会现象也往往是综合性的,因此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注重文理渗透、科技结合是符合这种客观实际的。与综合并行,分化是科学发展的又一种趋势,它表现为科学专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分化越细。它与综合趋势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从课程讲,综合和分化的过程就会不断产生新课程,淘汰某些陈旧课程或内容,从而呈现出课程的多样性。
二、课程结构
1.建立多样分层的板块结构
上海前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中,建立了课程板块结构。按照课程体系的教育学模型,确立课程结构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组成,并确立了三大板块所占的比例。
改革实验证明,三板块课程结构设计的思路和后来增列的专题教育系列都是可取的,除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创设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外,设计思想和方案得进行较大的调整。原设计在指导思想上除了如何体现三大板块的整体性必须继续研究解决外,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每个板块是一元化的、单一的,没有多元性、层次性。虽然改变了必修课铁板一块的局面,可是“板块”的内涵却仍然是单一的,这不符合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改革课程结构,重点是在板块内部建立多元化、多层化的结构。板块内的多元化,指每一种课程板块内可以分解为两组甚至两组以上的课群,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例如高中的必修课文科类、理科类还可分为A、B课群(普通文科、理科课程,综合文科、理科课程),同一门课也可分为基础、提高两种类型,供学生选择。在实科类课程也可这样做。基于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都各有不同,选修课、活动课两大板块则可以设计更多的课群,提供地区、学校选择。根据具体条件,还应允许有一定比例的课程和教材由学校自定、自编和自用。在高中业经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下,鉴于其功能的不同,更应有多组课群,提供选择。所设计的不同课群,可体现出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考核评估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与不同广度,为学生学习上“对号入座”,学得主动、生动和宽松创造条件。同时选修课也可以有分组指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之分。就内容讲,选修课还可以分为学术性(加深、拓宽)、技术性(乡土、职业素质)、趣味性(文艺、体育)、生活性等诸多方面。活动课作为课程结构的板块之一,要以体现综合,让学生自己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更应多样化。我们把上述结构称之为多样分层的板块课程结构。至于专题教育系列则可根据社会需要,分别以健康、心理、法制、交通、环境、安全等为内容,在晨会、午会时间进行,它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专题性、综合性的特点,可视为最灵活的另一板块,具有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零存整取”效应的特点。
为使普通教育不仅渗透职业教育并能与之相互沟通,使部分有志于投考高等职校(大专水平)的同学,其学习内容能上下衔接,实科各分支可设置系列专业课程。考虑到连贯性,视不同分支可采取"2+1"、"3+1"或"2.5+1.5"等不同的高中学制。学习成绩合格者发给高中文凭与职高文凭或中等专业证书。
2.形成适应不同课程特点的形式结构
课程形式要适应课程特点。按照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知识、能力、情意教育相结合的要求,课程形式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如果就整个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概念也需作相应扩充,形成多种形式课程相结合的系统,包括:
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既有按学科分类的单科型课程,又有突破学科分类的综合型课程,如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均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综合趋势。
系统课程与专题(单元)课程相结合,既有内容连续、完整的系统课程,又有各种专题性单元性的课程,如研究型、制作型、讲座型、讨论型的专题课程等等。专题类课程以新、快、精为特色,可与系统课程互补。
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长课,也可采用短课,短课一般讲授时间20—25分钟,有鲜明、灵活、知识性强的优点,较适应于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形势。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根据内容与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后者又可有实验、调研、练习、制作、活动、劳动、参观考察、欣赏等不同内容的课型,这里多数已为学校所采用,但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还是有待提高,以适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信息社会,为了加强对学生采掘信息、处理信息与运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外图书馆以及计算机网络自主研究问题的训练,必须从义务教育的初期阶段(小学)起就注意及此,并在实践课系列中加以安排。
统一课程与自由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体现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便于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管理;自由课程由各校根据自己的特殊条件开设,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
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学校课程表中安排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可以测量到的认知、情意和动作、技能的发展,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显性中也包含着不少隐性的教育内容。而学校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师生交流等侧面,虽未能列入课表,但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却是不可稍有忽视的一环。只有当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辅相成,学校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加上健康的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的配合,必将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程系列
课程系列应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选择最基本、最有用的知识,既作为要掌握的对象,又作为培养自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载体,不仅有知识点、知识块、知识链、知识系,还要有能力点、能力块、能力链和能力系;一些课程要努力向综合的方向发展,一些课程则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要力求反映知识、技能体系与广阔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把STS原则从自然科学扩大到所有学科领域,促使学生形成对世界的一体化的理解与认识。核心课程的领域如下:
1.德育课程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各项决定,紧密结合上海的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进行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突出政治方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的基本观点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重视行为规范教育,德育课程要贯彻“三线一面”(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一面:各学科教学)和“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要求,形成大德育的网络,以收到更好的实效。
2.语文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能适应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的读、写、听、说能力,并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和运用语文的习惯。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全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精神。外语课程应贯彻交际语言教学思想,通过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交际性语言活动和外国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了解并尊重外国文化和准确、得体地运用外语的初步能力。
3.人文社会课程 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出发,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力求全方位展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侧面的概貌,提供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学、国际知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注意优秀传统与现代化、民族化和全球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历史感和现实性的结合。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追求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和系统性。以丰富实际的人文历史和现实社会知识为载体,突出思想教育,渗透德育,切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国内外各种社会现象的正确观点与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识别、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为他们向某一专业学科深造打下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能力基础,也为他们就业踏上社会作好必要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准备。
21世纪的人文社会课程,应该更加强和重视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民族、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培养;更加重视对社会身的理解,对社会整体结构及各层次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加重视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并把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方法引进人文社会学科,更加重视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课堂教学(社会调查、社会见习等),以提高既动脑又动手的能力。课程形式要多样化,可按专业学科设置单科型课程,同时,鉴于人文社会知识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和减轻课业负担,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准备升入职业技术学校的高中生中开设综合文科。此外,还可设置以人文社会知识为内容的专题性的微型课程,并与团队班会活动相结合。
4.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课程 主要培养在科技社会与变革性社会所必备的基本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对科技发展过程的一定洞察力,力求引导学生从综合性整体上把握自然科学。技术是在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取得的观念的实际应用,因而技术教育是一个相关、累积的训练过程,应把它组合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框架之中。要着实解决现行理科课程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不足的问题,加强生命科学,重视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注意生态、环境、资源、人口与技术安全教育,通俗地反映尖端科学技术,树立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培养科学思考能力,运用数理方法观察处理事物以及采掘、处理和运用信息的初步能力,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终身扩展知识与技能打下必要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可设置综合理科;高中阶段可设置综合课程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也可设置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单科型课程。
数学课程长期以来被当做选拔人才的一面筛子,数学课程的内容多为少数英才需要而设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数学要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水平,用一个大纲,一种教材进行“一刀切”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一方面,数学基础必修课的要求应大幅度下降,适当减少课时。由于教育普及,人人都在受9—12年以上的数学教育,一般公民不可能也不必要学习成为“科学家”才需要的数学,应当精选那些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具有现代意识的基本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科学正在迅猛发展,高层次人才对数学的需要十分殷切。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数学选修课的建设,使一部分喜爱数学的中学生可以学到比现在教材更多更好的数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数学课里存在着大量的陈旧内容,许多数学技巧性的要求应当降低,包括几何论证的削减。与此同时,扩大数学知识的范围,特别是应当努力反映信息时代的要求。概率统计初步,流向图,迭代,近似,数据处理,图象分析,数学的计算机实验等在数学中置于重要地位。大量使用带图象计算器。
中学数学课程宜广而不专,使现代数学内容能不断渗透,但都应很浅,如微积分、概率统计,向量矩阵等加入高中内容时,应力求简单处理。数学教学应讲究数学意识的形成并用以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不搞技巧性的难题,提倡智力型的探究。
高中数学分流势在必行。数学必修课应在高一结束。视各人的喜爱和能力,可以选修文科数学基础,实科数学基础,或数学Ⅰ,想多学的还有数学Ⅱ,数学Ⅲ。高考宜实行多元化,因为各大学,各系对数学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一些优秀生的数学水准,可达到大学数学系二年级的程度。
计算机课程安排和实施的重点应放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而小学阶段以多媒体辅助教育软件的应用和信息学的常识教学为主;高中则以信息学在各学科的应用为主体,联网知识采掘,知识、技能水平的联网测试为重点。
5.艺术课程 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和完善人格的手段,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应贯穿上海基础教育的九至十二年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参与多种门类的艺术实践,调动人的各种机能,活跃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合理地设计艺术教育循序渐进的纵向结构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横向网络。采用必修、选修和活动课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交叉的方式,确实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程的设计可分造型和表现两大块。造型包括:美术(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表现包括: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要求学生必须分别修习两方面的课程,以求得全面的训练。在每一类中则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培养特长的课程。
6.体育课程 包括健康和保健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经常、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稳定的体育动机和行为方式。因而“终身体育”与“体育的能力教育”将成为主导性思想。在体育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根据教育原则和学校、学生实际,有选择地将竞技体育纳入课程、教学。要切实做到“两操两课三活动”,即在学期间每天做早操、课间操,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周三次课外活动。结合社区体育,搞好学生双休日体育活动。应适应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进步,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提高体育课程质量。
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潜能的充分开发和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它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中介。心理健康教育除在教育专题系列中单列外,还纳入德育、体育、生物等课程内容中结合进行。既要注重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注重趣味性、生动性。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活动课方式进行。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的不同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通过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辅导与职业辅导四大部分进行,以促进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8.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现在的职业世界现状与趋势、了解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当前经济与社会的结构,获得服务社会和谋生的方法以及职业世界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态度,因此其内涵与外延都超出了狭义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课程。它应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一)社会服务与生计认知;(二)自我认知;(三)鉴赏与态度;(四)决策技能;(五)经济认知;(六)技能认知;(七)入门技能;(八)教育认知。课程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义务教育的前期阶段(相当于小学阶段)为“职业的认识阶段”,主要使学生了解劳动世界以及社会上广泛的职业;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相当于初中阶段)为“职业探索阶段”,主要使学生了解他们所感兴趣的几个职业群,高中阶段为“职业生计的准备阶段”,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上为就业或升学作相应准备。
9.图书资料与信息应用课程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低年级起即通过逐步加深的单元教学,培养学生选择图书资料(包括来自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整理图书资料、汇集信息来源、组织评述、利用图书资料(信息)进行研究并写出报告的初步能力。
10.社会实践社会服务课程 除相对集中的军事训练与生产劳动以外,通过一定量、一定时间、一定内容的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能力,了解社会,服务、贡献社会,培养社会公德、交往能力、善与他人相处等诸多方面的品质。
四、近期(1997—2000年)和远期(2001—2010年)课程改革的若干措施
有鉴于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从当前本市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本方案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建议,下面就是我们的具体意见:1.增强国际性方面近期:(1)进一步完善外语课程,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2)高考中设外语听力考试,或提交外语等级考试(含听力)证书。
(3)将国际知识和国际经济常识(如国际汇率,国际股市,跨国公司,中外合资等),列入相应的课程(数学、地理、经济学等)。远期:(1)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般市民能进行简单的外语会话;要求上海市的公民素质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2)高中毕业生具有准确、得体地运用外语的初步能力和对外交往的一般能力。
(3)多数重点高中和一部分学校部分学科可以选编英语读物,作为部分教材或必读参考书。
(4)部分学科出版英文版的上海教材。2.体现现代化、民族性方面:近期:(1)在2000年前出上海教材的第二版时,增加现代化的内容,充实民族性的内容。
(2)对国内外某些突出的文化艺术现象进行课题探讨,如流行歌曲,游戏机的评价,人生哲学的探究,结合上海博物馆开放,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更好进入课程。
(3)硬性规定在高中教学中必须有使用计算机教学的章节,每学期每门课程至少一次。重点装备一批学校,使学生能上网操作。远期:(1)通俗易懂地全面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新成就,以及现代文明的进展。以民族化为导向更新“基础”知识的内容,完善“现代化”的素质的研究。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东、西方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的视野,对现代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吸收,进入中小学课程。
(3)在一切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3.促进个性化方面:近期:(1)完善现行课程的“三个板块”结构,做到真正落实。
(2)出版系统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教材,同样要审定,精雕细刻。远期:(1)按照全面+个性,基础+卓越的目标,建设立体化的分层次课程,必修课也因群而异,分为若干层次,各得其所,出版不同要求的、各种层次的教材。
(2)教室中学生人数在四十人以下,打破“矩阵”式的课堂学习模式,课程给学生多种选择。4.反映多样性方面:近期:(1)加强“综合理科”、“综合文科”的试点,力求推广。
(2)开发一些短课进课程,如“现代商业课”、“资源与环境”等。远期:(1)压缩必修课,完善选修课,规范活动课。
(2)上海地区实行一纲多本,鼓励个人或集体编写教材。
(3)打破“统一课时、分科课程、系统课程”一统天下,实行长课时与短课时结合,单一学科与综合学科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与自由课程相结合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5.加强能力培养方面:近期:(1)教材中注意加强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2)活动课中发挥学生的特长。
(3)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形成从小学起就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以培养创造性学力。
(4)改革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材编写体系,改变按知识点覆盖率命题的传统做法。远期:(1)制订基础教育“能力目标”的清单,探索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2)建立完善的凸显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课程体系。6.突出学生主体方面:近期:(1)适当加强教材中“阅读教材”的份量。
(2)提倡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并提供教材。远期:(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研究国外“学本位”的各科教材,吸收其长处。7.完善评价体系方面:近期:(1)研究国外评价理论,设立课题,给予支持,特别是收集国际的考试方案、命题方式,为改革上海的考试做参考。
(2)解决上海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高考,争取为课程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远期:(1)领导管理的机制进一步科学化。
(2)下大力气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评价体系,给课程以正确导向。
*本文系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分课题“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由袁运开、张瑞琨负责,参加的主要成员有吴铎、张奠宙、陈玉琨、张福生、周美珍、孙大文、何晓文、孙元清、李其龙、徐炳艳,成员还有吕传兴、宣桂鑫、孙乃树、石伟平、黄志成、范杰、高文、吴在田、王光祖、张天飞、夏国乘、冯仪民、陈崇武、倪文锦、赵才欣、应俊峰、李旭辉和奚定华。本文主要执笔人为上列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前7名和袁运开,袁运开、吴铎为统稿人,袁运开、张瑞琨为定稿人。本刊略作删改。WW马文驹
标签:数学论文; 课程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数学素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际高中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