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井海艳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团队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神经科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作为研究对象,提供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60)和团队组(n=60),对常规组进行常规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团队组在护理中运用团队护理模式,分析护理过程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团队组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团队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护理;延续性护理;团队护理模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203-01

脑卒中是较为常发的脑血管病,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及神经损伤,易导致患者多系统及组织功能障碍,预后较差。吞咽功能障碍是老初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后遗症,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后将直接影响患者日常饮食,易导致患者出现进食时呛咳,增加患者误吸、肺部感染风险,也影响患者正常营养摄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对患者预后造成极大影响[1]。积极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是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重点内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时间较长,患者康复训练过程常延续到出院后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临床多需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住院期间护理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2]。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效果,本院在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运用了团队护理模式,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间进行病例筛选,选期间神经科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研究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和团队组(n=60),常规组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3岁(s=10.2);性别分布:男/女为36/24;疾病类型:脑缺血/脑出血为40/20;团队组患者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3.4岁(s=10.1);性别分布:男/女为37/23;疾病类型:脑缺血/脑出血为39/21。对常规组与团队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处于对比研究标准内(P>0.05)。

纳入病例:实施CT、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本课题;患者自愿配合研究及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沟通、意识、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认知障碍患者;口腔、咽喉部病变患者;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患者;中途退出研究及失访患者。

1.2 方法

对常规组进行常规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对所负责患者进行护理,采取轮流值班方式值班;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发放医患沟通卡,注明相关医护人员联系方式,由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电话咨询,并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团队组在护理中运用团队护理模式:将科室护理人员划分为多个护理团队,每个团队中包括高级护士、中级护士、初级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高级护士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中级护士负责协调护理工作,对患者及家属做好护患沟通、心理安抚,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初级护士进行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在患者出院后,由初级护士根据患者康复护理计划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给予患者康复指导,由中级护士收集整理患者随访资料,高级护士及时对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康复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调整康复护理计划,并反馈给初级护士,由初级护士反馈给患者。两组均进行六个月随访护理。

1.3 观察指标

分析总结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状况。采取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定,根据饮30ml温水表现进行分级:1级:5s内能一次性咽下;2级:可在5-10s内分次咽下,且无呛咳状况;3级:可在5-10s内一次性咽下,但存在呛咳状况;4级:可在5-10s内分多次咽下,且存在呛咳状况;5级:在10s内无法全部咽下,且存在严重呛咳状况[3]。随分级升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团队组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x2=0.146,P=0.986。

团队组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x2=11.079,P=0.011。见下表1。

表1 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分析[n(%),n=60]

  

注:较护理前对比:*P<0.05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后遗症,而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将对患者营养状态、机体内环境等造成极大影响,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也会增加患者呛咳、误吸、窒息、感染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临床尚未发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药物,临床多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吞咽功能。而康复训练周期较长,需延续至患者出院后,如何保证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期间均运用了团队护理模式,在团队护理模式中更加注重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及分工合作[4]。本研究结果中团队组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江乾芳[5]等人的研究中观察组(团队护理模式)护理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一致,说明团队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在传统护理过程中,护理过程的实施以个体为主,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遗漏、差错等状况,且在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期间护理内容较少,且缺乏主动性,多由患者自行进行问题咨询,难以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影响患者康复效果,从而影响患者出院后吞咽功能恢复效果。而在团队护理模式中通过分层模式组建并管理团队,保证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便于通过优质、完整的护理服务;团队护理模式可根据护士实际水平分配护理任务,可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为患者提供院内针对性护理服务,减少住院期间护理差错,改善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效果;此外,团队护理模式还可在随访中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及时为患者修改康复护理计划,可进一步保证康复训练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团队护理模式可改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林.微信平台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6,29(6):1259-1261.

[2]俞月婷,舒美春,林一嫦等.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8):85-86.

[3]李笑,王颖颖,王金凤等.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58-361.

[4]江乾芳,陈霞.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7,7(34):282-283.

[5]周燕,孟红君.团队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2):179-181.

论文作者:井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井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