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教师论文,本科学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师范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便进行了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目前这一过渡尚未最后完成。但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师资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背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背景
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现实。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迟早要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这一点勿须争论,重要的是进入的条件是否具备。从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影响师范教育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础教育的普及及其发展水平。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工业化基础,社会大生产的有效进行需要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使得初等教育的普及成为必然。为适应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小学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应运而生。19世纪末以电力运用为代表的生产力,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中学以上的教育。为普及中学教育,高等师范教育才真正发展起来。这就是由师范学校来培养小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学校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两级师范教育的格局。20世纪工业化的成熟,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经济转型的诞生,对劳动者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科技革命导致的社会经济的变化,两级师范教育终于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要求,小学师资必须由大学培养,这一点首先在世界一批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获得确认(如美国、日本等)。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以知识为直接驱动的经济革命和爆发,对教育的使命产生了巨大冲击。一些发达国家在迎接21世纪的战略研讨中都普遍认为,谁能把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搞上去,谁就能掌握21世纪的主动权。社会越发展,对小学教育质量的要求越高,进而对小学师资学历、能力、素质及师德的要求也就越高。这一趋势已被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所证实(如美国、日本等)。因而,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小学教师的培养,并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师已经完全本科化,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就任小学教师的现象。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步入现代化发展轨道,普及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十周年时,全国已有91%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78.4%。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因而教育发展也不平衡。今天经济发达地区经过二十年努力,已完成西方国家大约一百年的工业化过程,经济发达地区普及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七十或八十年代水平。尽管不平衡,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仍然与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模式有很大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不断被提出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原国家教委先后批准65所学校试办小学教育大专班。经过十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这些学校不仅为基础教育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大专学历小学师资,而且也为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的加剧,提升本科学历层次早已成为许多小学教师和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内在需要。一是近年来,工资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学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二是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及政策性引导,在客观上对小学教师进行本科学历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三是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是否具有本科学历将成为小学教师竞争教师职业的重要条件。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将成为一种经济收入比较稳定的行业,必然吸引很多人竞争教师这一职业,这种竞争必然促进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本科化。同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然进入教育领域,教师择优聘任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四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出生人口逐年减少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据人口学家统计,21世纪初,由于出生人口减少,我国基础教育规模将缩减一半,这必然导致基础教育师资数量的相应减少。那时“高学历、高水平者留用,低学历、低水平者淘汰”将成为选择、聘任小学教师的重要原则。适应这一形势,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进行了师范教育结构调整,并于1997年组建了“全国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组,着重对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方案、教材与师资建设等进行综合整体的理论研究,关于1998年开始先后在南京师大、上海师大、首都师大、四平师院等六所高师院校进行实践试点。2002年,我国将有第一批本科学历的高师毕业生走上小学教育工作岗位。这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选择,已不是脱离现实的超前行为。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进入高等教育体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这也是新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只有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才能保证这一专业培养出确实达到本科水平的小学教师。而科学地确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又是进一步确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前提。
通过对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和对小学教师现有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大学本科人才的一般素养。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与中师、大专学历学生在受教育层次上的显著区别。这种一般素养主要通过学习大学本科通识课程获得;第二,本科层次的教育专业素养。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有明显的素质教育观念,对教育对象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懂得小学课程的一般理论,会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第三,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素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应能在“文理兼通”的基础上对所教学科有更深入的把握。同时,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应致力培养具有复合型素质结构和开拓精神,自觉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的新型人才。该专业培养的小学教师在文化知识上应讲求“宽”,在教育理论上应讲求“通”,在实践技能上应讲求“精”,在科研创新上应讲求“实”,在人格发展上应讲求“全”。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确立了如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其培养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可担任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至少兼教一门其它课程和一种活动课,专长一门课程教学。胜任班主任工作,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在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探索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就成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建设的核心。要把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变为现实,总要借助一定的培养模式,所以培养模式也是把受教育者变成培养目标所设计的那种人的运作模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具体的课程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课程体系就是用来体现培养模式之意图的,是培养模式的具体化。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侧重于“分学科培养”的模式,中师则不分专业、不分学科侧重于“综合培养”的模式。前者培养的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扎实,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但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后者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较宽,技能训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但知识底蕴尚嫌不足,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后劲较弱。我们在发挥原有中师和大专教育中“综合培养”优势的前提下,结合多年来培养小学教师的实践,对现行高师“分科”教育模式加以内化,确立适应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要的“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
所谓“综合培养”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本科程度的综合体现。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就其文化知识水平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程度的综合性。它是通识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专修课程、以中文和数学为主体的学科基础课程的有机综合。而这种综合性恰恰是这一专业的本科程度区别于高师其他各专业的“个性”所在。它要求学生知识面宽泛一些,各科基础知识都扎实一点,特别是在中文、数学、教育三科上都打下比较厚实的基础,在艺术修养、人文修养、科学素养方面都有所训练,从而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迫切要求。
所谓“有所侧重”是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必修课及部分限定性选修课分学科方向设课,使学生专长一门课程教学。目前,我们暂设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让学生在这两个学科方向适当加深和拓宽知识,使之系统化,为其将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成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采取的培养模式,我们构建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应具有“三性一体”的特征。所谓“三性”,一是体现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大学公共基础课(又称“大学通识文化教育课”);二是体现师范教育体系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个性——双学科或双专业教育,即开设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三是体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特性——其学科类课程应体现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方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其教育类课程应体现高师教育基础课程与具有小学教育特点(以儿童或小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教育专修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一体”;就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一体。因此,我们构建的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由体现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的三大类课程(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的若干课程模块组成;在课程形式上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类课、实践类课、专题性讲座等相结合;在课时结构上基本体现各类课程较为合理的课时比例及课内外修习的合理时间比;在课程教学模式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做到“理论——实践——研究”紧密联系、互为表里,四年不断线,整个课程体系以综合整体的课程教学观和优化组合的课程体系构成完整教育的有机整体。
1.公共必修课。是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及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的课程,约占总学时30%。主要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外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等课程。
2.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从教技能的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两部分,各约占总学时20%。学科类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侧重学科方向课程(暂设文、理两个方向)。文科方向主要设有自然科学概要、大学数学、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写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课程;理科方向主要设有社会科学概要、大学语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课程。教育类课程包括高师教育类基础课程、小教专业专修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教育活动类课程、专题性教育课程,主要设有教育原理、教师口语与书法、小学教学论、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科研与统计、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教学教材教法以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3.限定性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侧重性学科方向较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学科类限定性选修课和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两部分,各约占总学时10%。学科类限定性选修课包括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以及兼教学科选修课。文科方向主要设有小学作文指导、形式逻辑等课程;理科方向主要设有数学建模、数学思维方法等课程;兼教学科主要设有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外语、自然、社会、电脑共七门系列课程,每生必选系列中一科。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主要设有小学课程论、小学班队工作、学校管理学等课程。
4.任意性选修课。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约占总学时10%。主要设有艺术概论、声乐、儿歌创作、舞蹈唱游创编、体操、儿童美术创作、摄影、折纸、编织、人口生态与环境等课程。
以上我们构建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总学时为260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1820学时,占总学时70%,选修课为780学时,占总学时30%。值得提及的是,高师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从师任教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课程,也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但长期以来在我国课程体系中尚未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及形成其应有的课程体系。绝大多数高师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外加教育实习组成,其学时比例仅占高师课程总学时的5~6%。而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高师课程设置普遍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如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类课程在中小学师资培养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已分别达到总学时数的40%、33%、20%。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类课程门数少、比例低,未能形成应有的课程体系,加之课程教学本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师师范功能萎缩,师范生从师任教能力差。我们认为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能与专业人格最终必将落实在其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提升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核心是要提升教育专业素养,而提升教育专业素养的核心在于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数学水平。因此,我们构建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加重了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此外,为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及个性,我们加强了选修课程的设置,这对于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将活动类课程第一次纳入高师课程体系,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与小学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有机接轨。
标签: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本科学历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