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个代表”的整体性规定与全面贯彻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整体性论文,全面贯彻论文,试论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不能全面贯彻,是事关全局和根本的一个大问题。要做到自觉地、理性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从认识上明确全面贯彻的内在依据。本文的主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唯物又辩证地探讨和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体性规定及全面贯彻要求。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身所固有的整体性规定,可以从多角度揭示,这里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
(一)从全面构成的理论系统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体性规定
有人认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早已有的基本观点、基本常识,说它是理论创新,感到不好理解。这种见解,其认识误区的症结就在于不懂得“三个代表”的整体性规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其理论的构成要素说,的确是马克思主义早已有的常识。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不仅直接决定着生产关系,而且还间接决定着整个上层建筑,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些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就一再论述过。先进文化即新的思想上层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以后,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能动的作用。这些思想、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信件中,均有明确的阐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共产党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见解在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中,特别是在《邓小平文选》中,也有大量的论述。
虽然构成“三个代表”的某些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常识,但是,根据新的时代需要,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的时代新课题,把这些要素有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和解决时代的新课题,这不仅是理论创新,而且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因为,不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没有解决这个课题,就是邓小平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课题。邓小平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新课题。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了一代伟人。但是对党的建设这个时代新课题他却未能解决,1989年6月16日,他在题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的谈话中,把这个问题作为政治交待交给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他严肃而庄重地说:我们“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接受这个政治交待后,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调查研究,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理论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道理,大家都清楚,系统的功能决不是要素的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要素的功能。因此,由“三个代表”的某些构成要素是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常识,推不出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理论系统也是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常识的结论。相反,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常识作为理论要素构成的理论系统是理论创新,具有新的功能和价值。
(二)从全面回答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体性规定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形成的标准是:看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回答和解决了关于认识对象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认识对象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全面回答和解决了这个认识对象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如何才能始终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党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三是党怎样才能始终做到执政为民。
与时俱进,从语义学的角度讲,就是党的一切理论和工作要伴随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而同步前进。它的深刻内涵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也就是说,与时俱进必然具有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等内在属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蕴涵着这样的内在属性。因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内涵着与时俱进的内核。也就是说,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只要真正做到了“三个代表”,就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即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这是党战胜国际、国内、党内的各种挑战,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解决党的先进性问题的治本之策。因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中国共产党就名符其实地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带领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冲锋陷阵的先锋队。
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存在、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命根子。反思我们党成立八十多年来、特别是执政五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实践的经验教训,均反复说明一个真理:什么时候“三个代表”做得好,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欣欣向荣;什么时候“三个代表”做得不大好,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走弯路、遭挫折、交“学费”;什么时候忘记了或丢掉了“三个代表”,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遭到失败。“三个代表’’就是这方面实践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坚持执政为民的行动指南。第三个代表所说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这个立党宗旨和价值取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把先进生产力发展上去,把先进文化搞上去,即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搞好,这就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内容。
(三)从全面揭示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动力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体性规定
“三个代表”的整体性规定,还体现在它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政治动力。任何一种社会,就其结构而言,均由三个领域有机构成,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而成的经济领域、由政治上层建筑各种构成要素组成的政治领域、由思想上层建筑各要素组成的精神领域有机构成。正因如此,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主要由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政治动力构成的动力系统。这些动力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虽地位作用并不平衡,但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以“发展、为民”这一主题来贯穿的。
第一个代表就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因为,生产力具有客观物质性、发展连续性、始终进步性、最终决定性等特性。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不仅直接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且还间接决定着上层建筑(含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不仅要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尤其要体现解放和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这就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
第二个代表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既包括属于上层建筑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包括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即不由特定经济基础决定的所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普通逻辑学等部分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社会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在社会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形成以后,不仅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三个代表”中的第二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准确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政治动力或叫载体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保证,是现阶段最大的政治,故为社会发展的政治动力。社会发展的这个政治动力也可以叫做载体动力,因为,发展先进生产力也好,发展先进文化也好,都必须通过人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个载体,即必须通过人的工作和实践。“三个代表”中的第三个代表,就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这个政治动力或曰载体动力。
(四)从全面总结“三个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体性规定
在浩瀚的宇宙中,未出现人类之前,整个宇宙都是物质的大一统。宇宙中出现了人类以后,人类特有的大脑具有思维的功能,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对这两方面建设所作的概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这两方面建设的积极成果的积淀。就社会结构来说,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对这三个领域进行的建设的概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就是这三方面建设的积极成果的结晶。“三个代表”就全面总结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个代表正确总结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质是: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技术性科学配置的规律),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合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使生产力、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社会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强的先进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发展;通过强化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科学配置的技术性管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是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二个代表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正确总结。“三个代表”中所说的先进文化,指的是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先进文化应具有的基本规定性是“三个面向”和“三性”。“三个面向”就是指先进文化必须面向现代化具有时代性,面向世界具有开放性,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三性”就是指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先进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成果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展先进文化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具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功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正确地总结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科学地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
第三个代表正确总结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即不仅要将民主规范化、制度化,而且要用法制来加以确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主人地位和民主权益,必须通过其根本利益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区分。只有使人民群众切实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方面得到实惠,才能激发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潜藏于人民群众内部的内在动力,这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保证。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在一切工作中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纠正和克服偏离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深刻地总结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三个文明”建设是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相互制约的完整整体。在党和国家建设中,只有摆正三者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党的工作才能全面进步,国家才能全面发展。
二
“三个代表”的整体性规定,这是全面贯彻的内在根据、内在要求。如果违背了这个要求,搞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等片面性,那么,就会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扭曲变形,不仅会损害它的形象和价值,而且会贻误实践。那么,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在全面贯彻中,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着力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是唯物辩证,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表述,就是要客观、全面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反对主观、片面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也就是说,从哲学的层面看,即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看,三者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三者之间也有区别,即揭示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解放思想是从“破”的角度揭示问题,即只有破除了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的一切错误思想观念,才能做到“唯物辩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是从“立”的角度揭示问题,即主体在正确把握客体的本质、规律和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唯物辩证、客观全面”。与时俱进是从“进”的角度揭示问题,即只有前进、进步、创新、发展、才能做到“唯物辩证、客观全面”。另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之间是前进和目的的关系。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
“唯物辩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内容,即从观察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所持的态度这个视角说,唯物辩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从对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本见解和看法的视角看,唯物辩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从实现目标、任务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的视角看,唯物辩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虽然从具体科学的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有某些差别,但是从哲学的层面看,即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看,二者是完全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唯物辩证(唯物辩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本质)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贯穿在“三个代表”整个内容中最本质的东西,依靠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得以创立和发展,依靠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得到贯彻实施。
正因为如此,所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就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用哲学的语言说,也就是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就是要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的创造。
(二)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分层次的,有哲学层面的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层面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层面的精神实质之分。
哲学层面的精神实质,就是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上面已作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根本要求层面的精神实质,就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其所以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关键,因为,有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创新的精神,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先进性其所以是“三个代表”的核心,因为,先进性不仅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且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其所以是“三个代表”的本质,因为,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全面贯彻层面的精神实质,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所作的概括,主要是要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二是“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三是“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四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要结合本地实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党和国家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党内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创造性回答了怎样建设党的时代新课题。属于全国范围内共性的东西,对全国各地的“三个文明”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均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生搬硬套。原因主要是两个: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身看,它虽然是针对全国的共同情况制定的,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但它不是针对全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从全国各地的具体情况看,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有共性,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有个性不能简单照搬。
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世界上一切事物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把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东西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工作,这就正确反映了事物的辩证本性、客观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共性的东西,在结合中主要是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即个性的特点,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客观地全面地动态地加以把握。在把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东西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结合度。结合度就是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东西结合的过程向何方倾斜及倾斜的程度。这是由共性的东西在个性的东西中所占的比重决定的。共性的东西比重大,说明符合当地实际的程度高,结合中就要多向共性方面倾斜。共性的东西比重小,说明符合当地实际的程度较低,结合中就要注意多向个性方面倾斜。其次要选择好结合点。结合点就是结合中所要解决问题的重点即主要矛盾。在结合中要着力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影响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抓住了主要矛盾,还得选择好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成效。
结合就是应用、创造、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本地实际结合的过程,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过程,也就是创造性工作的过程,还是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东西在实践中共同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不看个性特点,对共性的东西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过分强调个性特点,否定共性的东西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分散主义。
(四)要讲求实效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不必讳言,在前进中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发扬成绩,克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取得新成就,特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由此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因如此,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中,不仅专列一个部分,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具体指出了要着重解决的五方面问题。
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不管内容怎么好、怎么重要,如果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口上,停留在会议上,落实不到行动上,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得好与不好,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是不是解决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国家建设特别是党的自身建设是否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为了使全党全国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能切实推进,收到实效,中央正在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在抓好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党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我们坚信,只要认真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大家都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就一定能不断收到新的好的实效,把我们党建设得更有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繁荣。
标签:先进文化论文; 共性与个性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