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的建构与操纵:基于付费问答平台的社会学研究论文_施静一 孟丹妮 吕静雨

知识变现的建构与操纵:基于付费问答平台的社会学研究论文_施静一 孟丹妮 吕静雨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沈阳市 110031)

摘要:知识变现中知识付费问答平台的出现令人难以忽视其背后的结构性背景,无论是知识盈余还是学术崇拜,该平台的碎片化知识生产都指向了一个知识安全阀的出现,这样的安全阀暂时缓和了社会冲突,即由于知识产权纷扰、社会固化的知识焦虑和阶层分化的排他性导致的社会冲突,但不可避免的是它同样带来了消费逻辑泛化的危险。

关键词:知识变现;知识安全阀;付费问答

一.引言

在共享经济和知识IP下,企业纷纷开始探索知识变现的方式,各类知识变现的方式和产品不断被生产出来,从最早的自媒体的付费式网课到简单的微信打赏、知乎小讲式的live、喜马拉雅付费听书等——以新媒体作为载体的网络知识付费平台逐渐兴起。人们出于焦虑而产生的求知欲使高效获取经过提炼的知识变现成为可能。而这种知识变现局面下,付费问答产生的知识短信息变现模式表现了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功能,其中,值乎、分答、得到——作为这种体系的典例,尝试借助知识技能的变现完成与碎片化、快餐化社会的对接。该类问答平台本身的机制给予很多大咖和行家变现的渠道,将传统的单一性的互动媒介变成了小众化、个性化、交互性的网络人际互动平台,而同时一系列问题和无法满足用户期望的后遗症并发,引导笔者思考付费问答平台背后的社会学意义。

二.研究框架

1.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生活的内容本身并不是社会的,只有将他们纳入交往关系中,它们才是社会交往中的因素,当人们确定社会交往的形式以后,才能实现自身而从个人的属性转变成社会现象。在齐美尔(Simmel,1953)的语境中,冲突作为一种社会形式而存在于社会之中。他批评了一味地否定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因素和一味否定肯定一致因素的观点,指出了不满情绪发泄具有安全阀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安全阀,很多社会关系就不能持久。他如是说“冲突包含某种积极的东西,然而它的积极面与消极面是联结在一起的;在概念上能将他们分开,在经验中则不行”。随后,冲突理论流派便继承了这种观点,例如科塞便将冲突类型、冲突强度和频率;冲突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安排等综合阐发了一种冲突功能论。

2.知识社会

“旧的热情已经耗尽,新的一代由于对那些旧的争论缺乏深沉的记忆,同时由于没有稳妥的传统可以依靠,所以正在从一个精神上抛弃了过去那种启示录般的、千年幸福幻想等等政治社会体制中寻找新的目标”尽管带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但丹尼尔•贝尔对未来知识社会的预测无疑是具有启示性的。他将知识定义为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它通过某种交流手段,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贝尔做出“知识社会”的所谓影响深远的论断: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在某一程度上,文化的割裂使知识与消费联结,标价的知识渐渐重构阶级,进而引发了更深的焦虑。

3.知识安全阀

以齐美尔和贝尔为引,社会变迁中网络社区的兴起为前提,冲突与合作显然隐藏其间。网络的运行无疑加速了人们交往的片段性和快餐性,而对知识的焦虑也逐渐成为一项重大议题,笔者意图论证隐藏在付费问答中的辩证冲突思想,将知识问答形式嵌入知识付费的历史中,寻找其知识安全阀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付费问答平台需求的结构性困境

在互联网社区中,以“知识变现”打头的产品并不少见,最初知识变现的形式来源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以知网为首的专业类型的学术期刊订阅,2016年以后,知识付费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以最开始免费的高水平知识问答产业定型的知乎、以朋友社交为主导的微信、以大众娱乐媒体为主要沟通形式的微博纷纷出现在人们面前。

1.知识焦虑背后的社会固化

网络背景下的消费大多伴有对价值的肯定,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过载却在消磨知识的价值。从市场经济改革到“互联网+”的概念输入,中国经济无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的主要矛盾也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难以调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消费便越来越予以重视起来。这使得我国的中产阶级在同代与下一代之间的衔接出现矛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知识的效用和保质期。为了追求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消费碎片化知识成为维护社会阶级地位的手段。换言之,知识变现伴随着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疏通和缺乏向上流动的知识的上层阶级对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进一步形成社会固化。

2.消费主义的逻辑泛化

尽管知识的有效性并未得到实际的验证,但仍然有很多人相信有价值的知识等价于货币本身。消费逻辑的背后是对资本运转的盲目自信。在消费知识的过程中,付费者假定从已有的网络本身中无法获得实际有价值的东西或时间成本大于挑选知识本身,而将信任托付给金钱,进而转向对媒体的“理性”判断,而事实上,知识本身的价值十分模糊,对不同的个体,其能展现的价值也有不平衡处。而非付费者尽管暂时被排挤在有着“真实”效用价值背后,但仍然受到消费意识形态的浸染,从而将欲望本身断绝,成为资本的囚徒。

3.社会的工具性整合

尽管知识问答付费平台等知识变现平台针对问题和回答者本人做出了良好的调配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专业领域下,知识合作和交互整合的状态越发成为可能。知识的产生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对未来和过去的不断探索。在多领域交叉的付费渠道下,人们对智力要求也逐渐提升,知识的工具性价值使社会进一步朝着纯粹的有机团结(涂尔干语)的方向迈进,而高水平的进步也同样会带来压力—娱乐的辩证关系增长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化,这似乎是另一张面孔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语)。

四.总结

知识变现的出现伴随着知识盈余和知识焦虑,文化资本流动的初衷助长了泛娱乐化、个人主义意见领袖的负面效应。知识的本质变成利益,而利益却流向了未知的地方。营销的背后缺乏管理,知识再生产也成了断裂的链条。知识付费问答平台的出现令人难以忽视其背后的结构性背景,不管是知识盈余还是学术崇拜,该平台的碎片化知识生产都指向了一个知识安全阀的出现,这样的安全阀暂时缓和了社会冲突,即由于知识产权纷扰、社会固化的知识焦虑和阶层分化的排他性导致的社会冲突,但不可避免的是它同样带来了消费逻辑泛化的危险。随之,问题的解决便无疑指向了优化治理的方向,而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要以对整个知识消费形式作出合理度量为基础,鉴于本研究仅为探索式研究,这便要求在下一步研究中将宏大结构经历的微观细节一一考察,以拯救因教育结构集中性而造成“知识分子”固化而又同时丧失安全感的矛盾中。

参考文献

[1][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89

[2][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纽约自由出版社,1962

[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5]王玉珠,徐乐乐.“内容付费”到“知识变现”——从“分答”看新时期媒体产品的创新趋势[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7(03):4-8.

[6]张慧.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的传播机制分析[J].传媒观察,2016(12):14-16.

[7]王玲玲. 果壳网分答平台营销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施静一(1998.02-),女,安徽省安庆市人,当前职务:学生,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施静一 孟丹妮 吕静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知识变现的建构与操纵:基于付费问答平台的社会学研究论文_施静一 孟丹妮 吕静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