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早期教育了解多少?_早期教育论文

你对早期教育了解多少?_早期教育论文

早期教育你知多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你知论文,早期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一位叫怡茹的孩子,从小聪明、灵秀。生下来2个月会笑,6个月能坐,10个月叫爸爸、妈妈。已属晚婚晚育的夫妻俩只有一个心愿,要把他们美丽的天使培养成出色的艺术人才。从1岁起,怡茹便再也没有被外人抱过。对宝贝女儿夫妻俩十分重视培养女儿的艺术细胞,2岁时开始教她弹琴、练字、背唐诗宋词。女儿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她没有机会同小孩玩耍,没有人逗她开心。大约3岁时,怡茹明亮的大眼睛失去了光泽,漂亮的脸蛋也逐渐冷漠。她开始说“不”,后来干脆一言不发,拒绝父母的一切安排。母亲害怕了,一次次哀求女儿,“叫我妈妈,叫妈妈!”,怡茹连正眼都不看她一下。怡茹经常不吃不喝,也从不提任何要求。

5岁时,夫妻俩终于幡然醒悟,孩子是太寂寞了。于是,他们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可老师说,怡茹在幼儿园从不与小朋友玩,也不思饮食;如有小孩拉她玩,她就打自己;有小朋友欺侮她,她像“铁人”一样,不怕打,也不哭闹;怡茹越来越古怪。吃饭只用她那个已摔得变了形的碗,上厕所要把鞋袜脱下来,光着脚占据在熟悉的蹲位上。幸亏后来遇到了儿童心理专家,怡茹冰冻的世界才开始复苏。然而,无论怎样矫正治疗,结果都难尽人愿,因为已经错过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

现在,父母们大都知道,从孩子出生到两三岁时,是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到了三岁,脑的重量相当于成人的70%-80%。早期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但许多人对早期教育还缺乏正确认识,比较盲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超前教育论

许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超前教育。孩子刚会说话,就教他背唐诗、宋词;才上幼儿园,就灌输小学的课程。超前教育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教育内容应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吻合,不能片面地超越孩子心智发展的阶段硬性灌输,也不要过分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都强。由于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兴奋与抑制难以很好地协调与平衡,集中注意时间短,自制力差,对他们要求过高、过严,强迫他们长时间地学习他们难以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最终只能使他们厌恶学习。

2、单纯智力开发论

有些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不惜钱财和精力进行智力投资,购买大量玩具;要求孩子琴棋书画无所不练;对孩子进行过于复杂的思维训练。

单纯智力开发论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早期培养。一个人是否成才,不仅与智力水平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甚大。专家的研究结论是,学生在小学时的成绩主要受智力因素的影响,从中学低年级开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进入成年有否成就,主要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孩子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才能逐渐培养各种良好的非智力素质。

3、学前教育论

有些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学前教育,这种观点很片面。从目前心理学的研究来看,智力开发,尤其是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没有明确的关键期。不能仅仅把早期教育局限在学前期,它不符合实际情况。从少年大学生来看,他们中有些人在幼儿阶段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的教育,小学阶段也是成绩平平,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只是后来由于某些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突出发展,比如刻苦,不怕困难,争强好胜等,而成为少年佼佼者。研究表明,一些优良非智力因素的最后形成,主要还是在中小学。只有在这个阶段,儿童才可以获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与训练,才能更好地养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早期教育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1.爱的教育

孩子心理正常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爱。父母可以通过注视、微笑、拥抱、抚摸等形式,将爱的信息传达给孩子,为孩子创造欢愉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互敬互爱,会使孩子感受到一种温馨和愉悦。只有在爱的环境下,孩子才对周围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2.丰富的感官刺激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田野溪流及电视里变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等,都能给孩子的大脑和心理的发育以良好的感官刺激。

3.发展语言能力

从教“爸爸”、“妈妈”开始,父母可以逐渐教孩子周围事物的名称,如自己的手、头、脚等。稍大点,可教童谣、儿歌、诗词,跟他们讲故事。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听、说,多采取对话的形式,帮助发展语言能力。

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培养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基本上按时睡觉;在饮食方面,不吃零食,不偏食、挑食;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比如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擦桌子,收拾东西。对于小孩子,可以采取奖赏的办法,使期望行为得到强化。

5.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两三岁时,个体意识萌发,开始区别自我和他人。在与伙伴的游戏中,他可学会理解、尊重、理解和同情,产生社会意识。因此,孩子应放在群体中生活,鼓励他与同伴交往。

当然,孩子如在某方面确有天赋和兴趣,可发展其特长,比如学钢琴、绘画等。不过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不忽视早期教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二是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容易造成人格缺陷,造成事与愿违。

标签:;  ;  ;  ;  ;  

你对早期教育了解多少?_早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