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_经济学论文

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_经济学论文

新中国60年经济学的发展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历数这些进步,总结这些经验,展望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对我国经济学获得更大发展并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大有益处。

一、新中国60年经济学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经济学只有在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前进、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才能产生、成熟和发展。所以,当我们要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学取得的进步和经验时,不能不首先看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从1952-2008年经济总量增加77倍,GDP 1952年只有679亿元,2008年达到了300 670亿元,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1952年很小,1978年达到1.8%,2008年为6.4%,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对外贸易增长2 266倍,成为世界第三对外贸易大国。[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为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经济学在服务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服务方向的转变。新中国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学的服务方向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学主要是为计划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更大程度上带有政府经济学的色彩。而当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学的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适应并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成为经济学的神圣责任。由此,经济学真正恢复了它经世济民的本来面目。

服务方向的转变,带来了经济学从学科专业建设到理论研究、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转变。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不仅理论经济学拓宽了研究范围,有了重大发展,而且管理学从经济学科分离出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应用经济学科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和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经济学改变了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斋到书斋的研究方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选取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蔚然成风,高素质的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大批涌现,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二,重大理论的创新。60年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最主要的有:1.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经过60年探索,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手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几十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范畴,并做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提出,我国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提出,我国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到,在经济相对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和农户家庭都是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改革理论。7.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了实现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8.对外开放的理论。包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转变贸易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9.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包括: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分析理论;国民经济结构分析理论;宏观调控模式、目标、手段理论;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理论等。10.关于改革方向、目标、道路的理论。包括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性,改革的性质、目标和改革开放的内容、道路、方略,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体系。以上这十个方面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第三,研究和表述方法的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我国经济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经济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国外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国外经济学中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法也传入我国。我国的经济学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方法的同时,也学习运用国外经济学的一些具体方法,如比较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法,数量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等等。在表述方法方面,也注意借鉴国际比较通行的先进行前提假定,再建立理论模型,然后进行验证的方法。在经济学方法上的这些学习和借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和表述方法,为我国的经济学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中国60年经济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新中国60年经济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坚持指导理论的一元化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

积新中国建立60年之经验,要保持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是重要的一条。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就是在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就是在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中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从哪里来?归根结底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离不开对前人科学成果的继承。而这两者,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里说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别的,就是唯物辩证法,而提供唯物辩证法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这是经济学建设和发展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基本原因所在。

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特有规律的同时,还揭示了人类经济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些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南。中国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不仅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科学,而且也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科学。中国革命和建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取得成功的,这不是哪个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历史作出的结论。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体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理论品质。新中国建立以来,根据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1978年前的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虽然走过弯路,出现过失误,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取得了伟大成绩,为其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又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经济学是开放的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包括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成果,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成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成果虽然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包含了一些非科学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研究方面也提供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得出了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坚持经济学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借鉴和吸收这些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对我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是有益的。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我们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济学,为我所用,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必要的,有益的。

2.从本国实际出发致力改革创新与学习借鉴别国理论

经济学的建设要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致力改革创新,同时要学习借鉴别国理论,这是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探索得出的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从学习借鉴别国经济学理论和经验到致力于改革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艰苦曲折的历程。

学习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学习苏联的理论和经验。改革开放之后,先是学习东欧,后来主要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无论哪一阶段的学习,从当时历史条件看都有一定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教训也是值得总结的。

学习苏联可以分为两段,建国初期即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为一段,1956-1978年算一段。在前一段以学习为主,虽有我国自己的创新,例如过渡时期及其总路线的确定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1]“十大”经济关系的处理等等,[2]但基本经济理论和做法比较多的是学习苏联的,最典型的是计划经济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苏联的产物。在后一段则以我国自己的探索为主,这一阶段的探索有巨大的成功,如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初步探索,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讨论,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一些时期经济关系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等,也有曲折和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特别是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等。在整个的学习苏联阶段,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尽管也在建立本国特色经济学上作出过努力,试图建立本国经济学,但建树甚微,[3]在干部群众学习中和学校的课堂上,基本上是以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主。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理论界在大量引进西方经济理论、教科书的同时,还曾经大量地介绍学习东欧一些经济学家的改革理论,比较流行的如锡克的理论、兰格的理论、布鲁斯的理论、科尔奈的理论等,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苏东改革理论急剧失去吸引力,而西方经济理论则异军突起,几乎占据了中国大学经济类院校专业的大半课堂,对中国经济学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主要是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表述方法,为我所用,负面的主要是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误导了青年学生。

在这两个阶段对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学习都是有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的。最突出的是,在学习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时,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有分析地借鉴并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和创新,而决不可盲目照搬。在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照搬苏联理论,结果搞了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盲目照搬西方理论显然也走不通,最近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由此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又一次证明,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的有效性即使在西方也是打折扣的,在中国就更需要对其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这方面经验也是丰富的,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我们在学习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创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经验和教训都说明,搞现代化建设不学习借鉴别国的理论和经验不行,舍此就不可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但学习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只能从我国实际出发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否则要么照抄照搬事与愿违,要么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甘居落后。

3.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引领经济社会前进

经济学的建设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这是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探索得出的宝贵经验。这期间曾经经历过多种曲折,出现过多种认识和提法。

影响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提法是经济学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种提法是从教育要为政治服务的方针中演绎出来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对政治有多种理解,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统治是政治,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是政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上述无论哪种理解,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要为政治服务都不能说没有其合理性。

问题是在我们国家的一定时期,对政治的理解曾经误入歧途,特别是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在国家治理中不是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而是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做法更被推向极端,阶级斗争被视为最大的政治。受这样认识的影响,经济学强调为政治服务,就不再是为正确的政治服务,而是走向反面,为错误的指导思想、错误的方针政策服务。这种认识和做法导致了两种恶劣的后果:一是使人们对政治的理解发生扭曲,产生了憎恶;二是使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形象受损,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经济学与整个社会科学一样,方向越来越明确,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日益繁荣,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但至今有一个提法不是很清晰,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那就是:经济学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

经济学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经济学改革和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只有这样,经济学才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发展的动力,才可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局部需要和全局需要、表面需要和本质需要之分。经济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处理这些不同需要之间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将这些需要统筹兼顾,使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与之相协调。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之分。所谓被动适应就是经济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只是跟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所谓主动适应就是经济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仅要跟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而且还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需要,而且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需要作出预见,未雨绸缪,特别是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于受到种种干扰而发生扭曲时,经济学要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培养出的人才,校正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扭曲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经济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倡导并努力实践经济学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适应而努力摆脱仅仅是被动适应的局面,在主动适应中很好地发挥经济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反思历史有利于记取教训。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一些学者曾经花费艰辛劳动编写经济学教科书,撰写理论文章,虽然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走向弯路的时候,有些经济学教科书和文章不是以科学的理论矫正这种扭曲,引领社会前进,而是亦步亦趋地诠释当时政策的合理性,结果不但没有起到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反而火上浇油,误导了民众和社会。这种消极适应的教训应该牢牢记取。

4.创造宽松学术环境与学者的自尊自励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自身特殊的规律。经济学中的一些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经济学的有些理论具有严格的制度适应性,经济学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影响不局限于实验室而更多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通常情况下,对于自然科学探索和研究发生的失误、失败比较容易得到理解和宽容,而对于经济学探索和研究中发生的失误、失败就不太容易得到宽容。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经济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毕竟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既然是探索、创新的过程,就难免发生曲折和失误,而对于这种曲折和失误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这种理解和宽容,有利于学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经济学的繁荣,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由于经济学影响的社会性,一定要考虑到失误可能造成的影响,力争把曲折和失误减少到最小程度。所以,全社会和经济学工作者要作出如下共同的努力:

就全社会而言,要建立一种机制,把学术探讨和成果的社会传播区分开来,把经济学工作者的个人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区分开来。对于学者个人学术探讨,要坚决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观点的讨论,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对于那些虽然眼前看来可能是不正确的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和意见,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意见,也应该允许讨论、批评和反批评。而对于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学者课堂的授课,则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要顾及给受教育者造成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社会后果。

就经济学学者而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尽可能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失误,增强科学性,出更多更好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是经济学学者自尊自励的表现,也是经济学学者应有的素质。

三、经济学继续创新和发展展望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国经济学不应该也不会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如果我们既不盲目自满也不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地估计我国经济学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个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道路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前面所述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取得的十个方面的理论创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最近一些年来,国际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多有评论,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评论日渐增多,有些学者把中国的做法称为“中国模式”,并给予积极评价。如新加坡的学者称:“从亚洲金融危机到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模式应付危机的能力和有效性,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模式。尽管西方感觉到中国模式对西方模式的冲击,但只要这种模式对其他国家有吸引力,它是很难被围堵的。”[4]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是否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可以进一步研究,至于中国模式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只能由各国自己去判断。但从中国的实践看,任何一种制度、一种模式都不会是真理的终结,如果将一种制度、模式固定化,静止化,那么这种模式再好也将为发展的实践所抛弃;一个善于学习别国经验的国家一定是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国家,一个自我封闭或者只会照抄照搬别国做法的国家很难摆脱落后被动的局面。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已经取得的进展,我国国内有的学者却估计不足,颇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科学的有影响的经济学理论一般是由实践做后盾的,一个经济大国、强国最有产生科学的有影响的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和可能。我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尚不够强,经济学理论也肯定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从发展的趋势看,只要我们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经济总量在看得见的未来居于世界最前列,是完全可能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取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加上对我国实践的总结和创造,把我国经济学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是完全可能的。作为中国的经济学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此而努力!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从目前看,如下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要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首先要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肥沃土壤。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国际经济动荡不安,美国次贷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大。国内经济中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的和一些新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开始凸现出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防范通货膨胀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矛盾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较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固然增加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但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我国的经济上新的台阶,其经验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学。无论从怎样的意义上说,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后发大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能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并能使国民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实践上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揭示发生这一奇迹原因的经济学理论完全可能成为世界上具有极大魅力的经济学理论。实践为理论的发展开辟道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是世界金融危机的进程和影响。急剧变动的经济实践将引起经济理论的革命。1929-1933年的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曾引发了凯恩斯革命并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近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尚在继续,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和流行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受到实践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向何处去,我国的经济学由此要借鉴和吸取哪些教训,关注哪些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学的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是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理论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表明,已经发生的前三次科技革命在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革命。有自然科学家已经预言,“无论是从科技发展面临的外部需求来说,还是科学技术内在矛盾判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将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将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既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又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依靠科技创新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手段;从长远看,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大事件,能否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培育新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绿色、智能、普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5]自然科学家提出的这一重大问题应该成为经济学密切关注的课题,如果我国的经济学能够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并以此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我国的经济学必将以更加科学的理论魅力和对实践的指导力走向新的辉煌。

标签:;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