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创新的挑战与范式转换--开放创新理论述评_企业创新论文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开放式论文,当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创新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专有活动,遵从封闭式创新模式,这种强调内部控制的创新哲学贯穿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始终,曾长期占据业界创新的主流形式,并使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近几年情况却截然相反。例如,苹果虽发明了图像用户界面,但微软却赢得了浏览器市场;EMI公司虽发明了断层扫描仪,最后的市场赢家却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owmar公司虽最早推出了便携式计算器,但德州仪器和惠普公司却成为市场主导者;默克虽开发了降低胆固醇的药品,但辉瑞却占领了市场[1]。随着企业创新活动及创新价值的转向,过去强调内部控制的封闭式创新理论已被各种开放式创新理论所代替。在这一创新价值再形成过程中,需要对创新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开放式创新理论虽有一些研究,但较为零散。因此,本文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将正在发生转变的创新范式暴露在研究者视野下,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 开放式创新概念源起与驱动性研究

       1.1 概念源起

       开放式创新是针对工业经济时代的封闭式创新而言的,后者来自于熊彼特关于创新是由大企业内部力量形成的观点,即探索性发明创造由企业自身完成[2]。但Chesbrough[3]指出,技术领先并不能保证创新成功。这种技术创新虽然成功却不能为创新者带来盈利的现象无法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创新范式——开放式创新,认为企业应实现内外创新资源流动与交换,并同时打通内外两条市场通道,以实现有效而持久的创新。

       在信息与网络经济时代,各种腐蚀性因素冲击企业的创新边界,知识型员工数量骤增与高流动性、二级市场兴起、信息技术使用以及外部思想的可用性等因素促使企业边界更加开放,并由此加快了创新资源的内外流动[4]。因此,新经济时代导致创新资源全球化分散、社会学习周期缩短,知识价值悖论成为创新企业面临的更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难题,应将知识存量转移到知识流量上来[5]。Leadbeater[6]进一步将打破企业边界的创新形式分为两类:内向创新和外向创新。前者是指创新资源伴随投资、项目和生产过程,从不同来源流入企业(众包);后者是指借助某一平台,通过一定的联接机制,不断将跨越组织边界的创新参与者纳入进来,创新也随之不断发生演化(类似于创新社区)。可以说,开放式创新对创新资源的认识打破了传统创新思维的藩篱,通过对组织边界的突破,将组织内外创新资源统一到一个组织结构与系统中,并使创新来源得以扩展[7]。

       1.2 驱动性

       (1)外部驱动因素。关于开放式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行业特征和外部技术市场特征的考察上。不同行业处于从封闭到开放的不同位置,一端是完全使用封闭式创新的行业,如军工和飞机制造业;另一端则是完全使用开放式创新的行业,如个人电脑和电影制造业;而像生物工程、软件、制药等其它行业则处于过渡阶段[3]。Bigby等[8]认为,行业特征增加有利于采用开放式创新,如创新力度、创新资金来源、对渐进式创新的需要、创新通用性和市场波动性等。

       外部技术市场特征作为影响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因素也得到学者广泛关注。Lichtenthaler等[9]认为,技术变动、技术市场交易频率及竞争强度等因素通过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与交换,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效率。Lichtenthaler[10]进一步指出,企业若采用开放式创新,需权衡外部技术市场效率、技术资产交易成本、技术交易伙伴识别成本等因素。技术快速或中等变化行业中的企业会积极使用外向型创新(如电子和IT行业),而在变化较慢的行业中(如皮革和印刷行业),则合作项目比例较低[11]。Laursen和Salter[4]通过对英国产业的大规模调研指出,专利等外部知识产权制度由于能够满足创新活动开展所必需的专属性要求,因而能够产生外部授权意愿,从而导致更高程度的开放式创新。

       (2)内部驱动因素。关于开放式创新内部驱动因素,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对企业规模、互补性资产和内部研发能力等因素的考察上。一般而言,小型企业有更强的开放意愿,大型企业因“灯塔”效应而更易于吸引外部创新资源的加入,并控制整个创新过程[12]。拥有互补性资产的企业会加入到探索性联盟中学习新技术,以建立新的上下游价值链,或者加入利用性联盟中加倍利用现有的互补性资产[13]。另外,数字化趋势使得系统制造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营销商和经销商建立的共同专用资产成为产业竞争胜出的关键。企业为充分利用上游互补性资产的优势地位,会通过创新开放性弱化上下游独占性机制,从而优化自身互补性资产价值[14]。如果企业内部研发能力较弱,也会倾向于从外部获取技术,如果企业此时恰好拥有互补性资产,那么从外部获取技术的倾向则更高[15]。

       2 开放式创新过程

       开放式创新作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融合,有多样化的知识背景和动机期望,过程复杂性随对象与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加。那么,行为主体之间如何获得交流方式的一致性?如何获得评价标准和表现形式的一致性?如何按照不同目标实现共同创新?学者对开放式创新过程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如组织模式和多主体参与的强调有机融合的网络问题等得到广泛关注。

       2.1 组织模式

       组织模式涉及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如何在合作联盟以及企业外部风险投资中获益,这一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如何选择合作方、如何评估合作联盟或投资风险与收益、如何设计和管理组织间的合作协议及实施环节。目前,对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3种类型:层级模式、市场模式和合作模式(如表1所示)。层级模式涉及产权或新实体的建立;市场模式是指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合作模式介于两者之间,是合作各方的技术人员在交流中共享知识和信息。

      

       针对组织模式特征,研究者提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依据:一是企业价值主张。如果涉及关键技术,为保证对技术的控制力,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紧密程度高的组织模式;二是技术显性程度。由于隐性知识需经过反复论证,通过隐喻、类比概念等方式才能慢慢明晰起来,因此市场模式不适合隐性技术知识的传播;三是技术复杂程度。包括技术本身的复杂程度以及与其它技术的关联性,高复杂性和高关联性技术因对组织沟通的要求较高,故更倾向于选择高密度联系的组织模式;四是企业在创新系统中所处位置,处于低端位置的企业难以支持合作模式,会更倾向于选择市场模式或层级模式[16-18]。

       2.2 网络问题

       开放式创新的实施是通过各方的合作性网络实现的,此时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团体竞争以及团体内部各方之间的竞合。因此,研究动态竞合关系中创新协同效应网络问题十分重要。目前,学者对开放式创新网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网络联结性。主要研究网络各方的接近性及对创新发展的影响。Dittrich等[19]借助社会资本理论中的强弱关系理论分析了创新网络中跨界知识探索和知识挖掘问题,认为企业在知识探索中建立的合作关系以弱关系为主,知识挖掘中的合作关系以强关系为主,而强关系与弱关系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知识学习类型和外部环境。Antonio[20]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指出,创新联盟企业若想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需与核心成员建立强联系,并整合与其它异质性成员的弱关系。

       (2)网络知识转移。主要研究网络结构、网络距离和认知距离等对知识转移及网络创新的影响。学者认为,处于网络结构洞位置的企业更易于进行技术知识传播[21];与社会接近相比,地理接近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更大[22];认知距离越小,隐性知识传播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建立信任合作关系[23]。同时,有研究指出,在整个网络中知识并不是均匀流动的,而是在一个具有良好吸收能力的核心企业群中流动,企业不同的认知角色(如技术看门人)对知识获取、创造和扩散具有不同的作用[24]。

       (3)网络演化。主要研究开放式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能力和产业动态的共同演化问题。Brigitte[25]通过考察生物技术产业网络演化过程指出,企业倾向于优先选择与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这样的决策行为引导下,生物技术创新网络逐步呈现小世界性特征,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具有持续主导优势。Blundel[26]通过对20世纪中期英国游艇制造业在设计和制造技术上的创新进行分析,揭示了传统手工作坊被新型的由设计师、制造商及营销商组成的网络所替代的过程。Riccanlo等[27]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解释了协同创新现象产生和演化过程,发现各企业如果拥有相似的技术模式,并处于寻求最佳生产资料组合阶段,那么合作开发新产品更能降低创新成本。

       2.3 开放度

       Laursen和Salter通过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策略,首次将开放度的概念作为企业外部技术搜索战略的一项指标,并将开放度分为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其中,深度是指企业与外部知识源的合作程度,广度是指外部知识源的种类数量。外部知识搜寻策略的广度和深度能为企业提供更多获取和利用创新资源的机会,开放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获得更多创新资源。但企业开放度又并非越高越好,如果出现过度搜索,那么这种开放性就会阻碍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8]。Laursen和Salter认为,企业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另外,一些学者还对影响企业开放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归纳为对互补知识的需求、成本和风险分担、获利机制和吸收能力等因素[29]。

       3 开放式创新绩效与价值占有

       3.1 创新绩效评价

       (1)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阐释。学者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通过内部化联盟伙伴知识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自身研发成本,指出通过联盟进行知识和能力积累,是实现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与上游具有先进技术能力的供应商合作,能够从产品开发方面提升竞争优势,下游先进用户也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创意和设计,这比企业独自进行研发活动更为经济[30]。还有学者从成本消耗方面提出开放式创新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开放式创新存在特殊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外部链接则需要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因为信息不对称性需付出管理成本,而在开放式创新中,由于涉及多主体重复交易,为减少合作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需花费额外的监督成本,这会增加创新成本和管理难度[31]。

       (2)以资源理论为基础的阐释。外部网络联系对于企业内生能力是一种补充,有助于企业获得互补性资源,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不确定性和创新资源稀缺性导致企业创新活动对外部资源具有依赖性,运用开放式创新,通过合资、联盟等方式,企业能增强自身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控制和获取能力[32]。但也有学者指出,有时开放式创新难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因为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取的技术资源不具备异质性、难以模仿性和低流动性等特征,而这些恰恰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33]。

       (3)以组织间网络理论为基础的阐释。组织间网络理论一般利用结构—关系—能力分析框架阐释开放式创新形成的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结构层面进行的研究,其核心议题是企业越处于创新网络的核心,越容易获得高的创新绩效[34]。基于关系层面进行的研究主要探讨关系强度和持久度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核心议题是提高相互之间关系的互惠程度[35]。基于能力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引入各种中介变量,探索企业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36]。

       3.2 创新价值占有

       对开放式创新价值占有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影响价值占有的因素;二是对各种价值占有工具进行的研究。

       (1)价值占有影响因素。1986年,Teece首次提出“谁能最终从创新中获利”的问题,并试图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其后,西方学术界沿着Teece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对该问题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PFI理论。在该分析框架中,独占性机制、互补性资产和主导性设计被认为是影响创新收益的3个关键要素[37]。之后,产业架构也被纳入研究范畴,学者认为企业可通过重构或管理产业架构影响创新规则,以占有更多的创新价值[38]。Jacobides等[39]认为,互补资产移动性是指互补资产的可替代程度,其影响互补资产拥有者的议价能力,并由此决定价值分配。此外,企业可通过成为所在产业的瓶颈重构产业架构,获得架构优势,从而在创新价值分享中占有最大份额,而企业动态能力也应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动态能力关系未来创新价值的分配。

       (2)价值占有工具。现有理论将占有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工具,如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另一类是非正式工具,如商业秘密、学习曲线、先行者优势和网络外部性导致的锁定效应。企业对创新价值的占有行为随着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需要成就一个多赢的格局,因此创新价值占有行为逻辑从封闭式创新的利己主义转变为基于自利的利他主义,进而导致企业对创新价值的开放式占有行为[3]。自此,企业对创新价值占有工具的使用更多依存于知识分享而非知识蓄积[40]。基于上述对开放式创新价值占有的认识,学者对封闭式创新中属于外生变量的专属制度进行了内生演化研究。Merges[41]采用知识产权先占投资这一术语表示企业通过弱化知识产权保护获得自身战略优势。Pisano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企业为充分利用上下游互补性资产优势地位,会放宽上下游的独占性机制。如默克公司投资巨额资金建设人类基因组公共数据库,这是企业对开放式创新价值占有的一个极端案例,其选择了一种免费的公开工具进行公共占有,以此避免日后受到拥有某一关键基因组专利权公司对其产生钳制或锁定。已有更多的案例研究发现,价值占有工具从以前的个体独占性工具向多方共占性工具转化,企业不再依靠像知识产权这种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占有工具获利,而是通过互补资产、学习曲线或网络效应等价值占有工具获利。

       4 结语

       现有对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层面、二元层面、网络层面和国家层面。企业层面是受关注最多的领域,研究内容涉及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动力、商业模式选择、知识产权管理、研发活动模式选择等问题,这一层面的研究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二元层面的研究涉及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两个组织,关注点集中在创新资源搜寻、谈判、组织间合作性协议等方面。网络层面的研究关注组织间竞合关系的演化,而网络演化是核心问题。国家层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知识产权制度、政府资助及其它制度性安排等方面。其中,以对企业层面和二元层面的研究居多,对网络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少。

       从方法论和技术层面看,现有研究以理论探索和案例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研究多从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方面展开,有很强的交叉性。企业创新边界演变、开放式创新驱动性、绩效评判等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创新网络和价值获取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案例研究包括开放式创新各个研究层面,是开放式创新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个案研究上,以国外知名企业案例居多,且以横剖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少有对独立个案进行深入挖掘的纵贯研究以及以开放式创新为主题的大型调查,现有研究尚未从成功案例中归纳出创新网络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更具普遍性的原理和机制。另外,实证研究为数不多,主要是通过统计数据验证创新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在网络演化与创新关系方面,仿真研究方法使用较多。

       对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今后可尝试在以下领域进一步推进:①现有研究大多强调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忽视企业内部战略、文化、能力、知识基础等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探讨这些微观因素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②开放式创新会增加企业管理和协调成本,带来内部资源外泄,因此存在管理效率问题,但目前对如何以较低投入获取更高的创新产出而进行的效率研究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创新资源评估框架、创新组织结构设计、资源转移路径、开放度测度等,这应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③开放式创新追求的是多主体参与的竞合式网络创新,网络和国家层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因此创新网络形成、结构、演化、功能和外部环境等问题具有大量的研究空间;④在研究方法使用上,有必要开展对独立案例的纵贯研究和以开放式创新为主题的大型调查,以对开放式创新的过程黑箱进行透析,并归纳出普遍性原理和机制,以提升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标签:;  ;  ;  ;  

当代创新的挑战与范式转换--开放创新理论述评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