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调控安全运行探究论文_周阳,刘杰

关于电网调控安全运行探究论文_周阳,刘杰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256600)

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具有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使用率提高、电网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等优势。同时,不可避免地,调控一体化也给电网调控工作带来了新的危险点,因此,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危险点展开调查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做好风险预控也就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调控运行工作的危险点,并提出预防危险点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电网调控;安全运行

一、电网调控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危险点

所谓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①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②机器设备等物质;③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作业。结合调控运行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调控工作危险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调控运行工作具有整体连贯的特点,不同阶段的调控工作都有一定的关联,若一个环节发生疏忽,就会影响到其他工作。调控一体化若仅是调度、监控两专业人员的简单结合,人员职责、分工未明确细化,调度员、监控员不能熟练掌握新运行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空白点,为电网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1.2调控的操作较为频繁,必须要准确掌握系统运行的情况。设备检修、转移负荷或进行事故处理时都需要通过监控员直接遥控现场开关。在执行操作时,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相互监督薄弱,就有可能发生误操作事故,错误的遥控开关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和扩大电网事故。

1.3监控人员漏看信息。在调控工作中,监控员负责所辖变电站的遥测、遥控、遥调、遥信、遥视信号的监视,在电网有检修工作或在恶劣天气事故发生较多时,监控信息量骤然增多,监控屏上大量的信息涌现,推图频繁,往往会导致次要信息掩盖重要报警信息的情况出现,造成监控员漏看信息,延误汇报,为电网安全运行埋下严重的隐患,甚至引起严重的电网事故。

1.4调控一体化状态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和分析业务纳入相应调度机构统一管理,推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集中监控的集约融合。作为调控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否正确上传事故、异常信息,直接关系到调控一体化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自动化信息的正确性、自动化数据的准确性、监控信息分类分层报警的实用性将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

1.5挂牌摘取不及时。电网有检修工作时,信息量太大,为防止检修调试信号的上传影响监控员的正常监控,监控员通常将检修设备挂“检修”牌。设备送电时,若没有及时取消挂牌,会导致设备信号不上传,监视不到该设备的运行情况。

1.6调控事故不会直接威胁到调控人员,但是会严重威胁到检修人员、变电运维人员或输配电人员及电网系统的安全。

二、电网调控中危险点预控措施

2.1围绕调控一体化新业务模式,应重新修编相关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及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界面,重新对人员职责、管理衔接、倒闸操作、异常及事故处理等业务进行规定。

2.1.1明确业务界面。应规范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班组职责、岗位职责、班组建设、培训体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倒闸操作、信息监视、保护、自动化系统运维和专业管理的工作界面,全面梳理并划分变电运行与电网调控之间的工作界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优化工作流程。应对倒闸操作、电网事故、新设备启动、电压无功管理等流程重新进行优化,保证电网运行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按计划、分步骤进行,月底、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闭环管理。

2.1.3修编标准制度。根据调控一体化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细化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理顺管理关系,构建简洁科学,运转协调、顺畅、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2防止调控人员误操作事故措施

2.2.1在操作前,值班调度员应严格按相关规定填写倒闸操作票,针对系统认真核对。主要包括系统内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位置,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和接地线的状态,把好审核、监督关。下达操作命令时,调控值班员需要按照命令票来发布命令,不可以跳项操作,擅自加项和漏项。

2.2.2监控人员在进行遥控操作时,首先要明白操作的目的及操作安全事项。其次,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操作票执行,还要有一名值班监控员对操作人严格监督,保障下达的操作任务命令及汇报执行操作的结果准确无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操作完成后,两名监控员共同检查所操作开关的实际位置,并根据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报文以及站内各开关的遥信、遥测值的变化来进行准确判断,操作是否到位。

2.3对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善防误系统,适应调控一体化工作需求

2.3.1对自动化系统改造。对EMS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完善,对遥信、遥测、遥控、遥调信息进行分类规范,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将遥信信息分为事故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一般告警信号,越限报警和其他信号,使监控员简洁明了的对信息进行监视判断,降低监控员漏看信息的风险。

2.3.2对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调控一体化后,变电站将实现无人值班。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和调度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使信息能够可靠上传,使监控人员能及时有效地监控到设备运行状况,快速正确地捕捉事故异常信号,满足调控一体化实施需要。

2.3.3完善防误系统,实现EMS、主站五防系统和子站五防系统的融合,为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调度、监控操作进行具有约束性的协调工作。组织调控人员就系统防误功能的实现、防误系统的安全分区以及刀闸位置的采样、后期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为调控员提供实用、高效、安全、智能的操作平台。

2.4加强调度员、监控员沟通协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2.4.1不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实施军事化管理,加强对高层应用软件和现场的学习,做到对调控规程、电网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的原理和规定、事故处理方法熟练掌握,使调度员、监控员具备大局意识和宏观掌控能力,提高调控员电网运行分析能力。

2.4.2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练。细化措施,注重实效,建立大安全综合防御体系。认真学习电网保护配置、电网接线方式、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定期对调度员、监控员开展反事故演练活动,加强调度员、监控员在电网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做到高效、及时、准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和电网事故,提高调控员沟通协作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能力。

结语

调控人员作为电网运行的直接指挥者和执行者,每一个行为都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和人身安全,调控工作需以严谨、持之以恒的态度认真完成。我们只有结合地区电网实际,针对调控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教育措施等多方面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预控系统,才能有效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焱.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的策略[J].科技传播.2011

[2]赵艳.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

作者简介:

周阳;男(1985.11)单位;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助理工程师

刘杰;男(1982.8)单位;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周阳,刘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网调控安全运行探究论文_周阳,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