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文化产业研究的现状与特点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文化产业研究30年:现状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3-0018-08

一、引言:从迅速增长的研究势头说起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系统总结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厘清文化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客观再现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概况,我们以“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了“精确”式搜索。从搜索结果看,1990年以前的文章极少,忽略不计。从1991年起,笔者将各年的论文数量进行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的“文化产业”论文数量变动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在30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仅按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划分的话,可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2000-2005年、2006年及以后。

从1991年到1999年,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一共224篇,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仅为24.9篇。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出现两个跳跃式增长年。2000年是第一个跳跃式增长年,从1999年的97篇跳跃式增长到2000年的257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6倍。其后各年是:2001年的论文数量为347篇,2002年的论文数量为450篇,2003年的论文数量为821篇,2004年的论文数量为1091篇,2005年的论文数量是1506篇,2000-2005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745.3篇,是1990年到1999年平均论文数量的30倍。2006年是第二个跳跃式增长年,2006年的论文数量是2005年论文数量的1.9倍,其后各年的论文数量分别是2761篇、2511篇和3303篇。2006-2009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2864篇,是2000年到2005年平均值的3.8倍,是1991年到1999年平均值的115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较少,即使有少量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呼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少有人去思考将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问题,更不要说产业化了。另一方面,与我国文化体制有关,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事业体制仍然是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家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拨款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国家拨款支持,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变化与阶段性特点

文化产业政策可以被视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与缩影,它影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调。深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变迁历程,有助于理清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事业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主导。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文化属于事业属性,理所当然应该仅由政府部门掌握和控制。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这些行业包括大众娱乐业、广告业、文化制造业等,而针对这些逐渐市场化的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化部门开始意识到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政策。

1998年,文化部富有前瞻性地组建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协调和管理工作。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听取有关专家关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对策”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政策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并出台了许多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2005年4月20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首次对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制度创新时期。同年,国家相继出台若干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等。与此同时也出台了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有关经济政策,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规划,也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布,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年3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具有纲领性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相关的改革政策已经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并成为文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将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归纳为文化经济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四个方面。

1.文化经济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急需经济来带动。因此,以经济促进文化产业的观点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杜长胜(1991)认为文化经济政策在当时急需调整,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文化事业的市场化。[1]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此时以文化促经济的发展研究也相应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后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响应,其代表性成果有乔然(2002)、郑百灵,周荫祖(2002)等。[2-3]于晶娜(1999)、叶南客(2000)、姜燕(2007)等通过对文化与经济二者共生互动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经济蕴涵文化,需要文化;文化依靠经济并反作用影响经济,经济与文化的并重和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化或一体化,将是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走势。[4-6]

文化经济研究的成熟也促成了文化产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而独立出来,提倡建立文化产业学的代表学者是胡惠林、刘吉发等。其中胡惠林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文化产业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架构的研究将三者的内容得以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刘吉发则认为文化产业学是文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殊的计划体制,文化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并主要由政府的文化部门负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文化产品出现市场化趋势,与此相对应,政府开始反思以往的文化发展政策,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新的领域,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现象,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所致,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着正确方向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傅守祥(2004)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的需要,更是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7]任彦申(2005)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才,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8]刘轶(2009)以上海市为例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9]

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杨立民(2004)认为,“改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采取: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采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10]张旭明(2004)则指出,“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求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速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制作产业链,进一步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四个重要环节,并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体制突破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典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引进外来文化、国家重点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等关系”。[11]尹忠海(2004)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清除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误解,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清除观念性障碍。[12]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黄晓华和曹怀通(2007)列举了海南省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指导。[13]马敏和傅才武(2009)将新时期文化政策定位为在大发展大繁荣目标下实现文化体制创新。[14]

3.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学术界对于地区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广泛认同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优势发展各自优势文化产业的观点。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影视娱乐产业以及旅游业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钱光培和高起祥(1997)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铸成新的经济支撑点,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二难选择困境的战略抉择等。[15]

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问题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同,因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例如,林熠(2003)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测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16]花建(2005)和赵彦云等(2006)运用统计指标赋权的方法,分别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17-18]

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是文化产业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三个方面。

(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是研究如何用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学者们根据自身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花建(2005)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7个体系板块。徐桂菊、王丽梅(2008)设计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子系统。[19]应该说不同的指标体系都有其一定的科学性,都能较好的囊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是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得到大众认可的指标体系,并且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指标体系。

(2)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钻石模型”是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多的方法。毕小青等(2009)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分析,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20]张立伟(2005)、杜友君,商建辉(2009)分别讨论了“钻石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实际应用。[21-22]除了“钻石模型”外,也有其他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曾咏梅(2009)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检验。[23]也有学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主要有汪清蓉、杜学军、陈伟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相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也是存在差异的,每一种评估方法或模型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如何根据地区实际采取相适应的评估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即如何利用优势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史征(2008)建议要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24]任彦申(2005)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加快推进”,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邢军(2007)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融合,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等3个具体政策。[25]

此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有众多专著成果,它们是“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

(1)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如《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论》、《文化产业学概论》、《文化产业导论》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存在的背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历程,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与基本规律,文化产业的结构、组织、运行机制、政策等众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总结。这对于全面了解文化产业,从宏观和整体角度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如《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企业结构与微观运行、生成机理以及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产业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

(3)文化产业发展案例的著作。如《国际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等。这些著作除了系统阐述了文化产业概念、文化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还整合经济学、规划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典型的文化产业规划案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如何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如何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层的思考与透视。

(4)文化产业系列蓝皮书(包括各省市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如《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这些蓝皮书汇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独特视野,聚焦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引人注目的发展,予以思想性和专业性评说,对我国文化产业当年的发展状况予以深度扫描,介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的具体进展及国际经验,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阔的视域。

(5)介绍国外文化产业的著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美国文化产业》等。在这些介绍国外文化产业著作里面,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发起的“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该丛书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最新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瞭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

(6)行业发展方面的著作。如《动漫产业》、《音乐编辑与音乐传播》、《电视新闻》等。这些专著在对各自具体行业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国际成功经验,然后将中国的具体行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探讨各自行业的发展模式,指出发展的路径,把脉实际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值得指出的是,由山东大学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国内第一套按年度编纂,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理论进程的大型文摘类权威著作。目前已出版1979-2008年各卷,完整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市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26]今后将以《2009年卷》、《2010年卷》……的方式,每年编纂出版一卷,以期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行业模式、产业实践等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不足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成果特点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持续走热,角度逐渐多元。从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整个研究过程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逐渐走热的势头,文化产业的研究内容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文化产业内容界定和概念研究、文化经济关系(即文化产业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应用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催生了文化产业学、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众多新生学科。

(2)阶段性特点显著。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文化产业还没有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仅有的少数文献也只是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强,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角度从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到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等。2004年至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国家也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更趋多样化。

(3)学术研究受政策影响较大。受特殊的文化体制制约,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应的,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受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比如,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研究,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研究,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等均与文化产业政策高度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该类研究才逐渐成为热点。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不可否认,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研究水平不高,且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就已相当成熟,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从研究内容看,虽然已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例如,“非经济学派”尤为重视“文化”及“人文精神”在文化经济中的作用,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文化属性上,强调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学派”则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手段和产业化运营,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属性等。从整体来看,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角度很多,但是涉猎的内容并不全面。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和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而对于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方面相对较少。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实际上,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用到经济模型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3)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目前,从研究方法上看,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定性研究,进行定量研究的论文只占全部文献的很小比例。对于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需要应用定量方法的支撑,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应用。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当多的论文在进行理论阐述,而应用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的论文只占较少比例。一方面,这与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来源较少有关。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应用科学的数据对文化产业进行实证研究。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有了大体了解。正如前文所言,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术成果的理论支持,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而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文化产业的研究将引起更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更多优秀的文化产业学术成果将不断涌现。今后的研究必须坚持之前的多角度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地从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竞争力、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在文化产业下一步研究工作中,在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研究体系的同时,应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资源及研究方法。

标签:;  ;  ;  ;  ;  

30年文化产业研究的现状与特点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