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平静的水面练不出好水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是常有的事,对于学困生,他们在学校的成功感特别少。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与困难做斗争,要关注他们个体生存状态的幸福感和归宿感。当他们心中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懂得了爱和责任,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光有三分钟热血是不行的,必须有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
我们应该怎样寻找一条解决“学困”的途径呢?
一、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教给学困生热爱生活和获得尊重的方法。相当部分学困生其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真正尊重别人,如何真正爱别人,所以必须教会他们如何去爱。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教育的终极目的都不会改变,所以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勇于担当,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这才是热爱生活是热爱学习的基础。
二、关爱学困生,培养好习惯
在每一个班集体中,就学习成绩而言,总是有好有差。作为学困生,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有些孩子学习上有压力,有些孩子思想上有困难,有些孩子不愿意把他们的心事告诉家长和老师。其实他们也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长大后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教师要随时掌握他们的心态,花较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热爱和关心他们、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给他们以自信和勇气。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克服缺点,让他们逐渐总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万不可一味地批评惩罚他们,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样的话就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教师要善于敏锐地观察到学困生的微小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一旦生活上有困难时,应及时地帮助进行解决,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善待学困生
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何况是人呢?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恢复他们的理智和自尊,从而转变为大家期待的好学生。
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其家庭背景,还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便于对症下药。
其次,教师要适时为他们制定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
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提问和测试中,要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四、发挥集体的力量,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学困生”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平等的对待,他们中绝大多数存在心理障碍,自尊心和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这部分学生都不能自知或者不能自拔,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很多正常的批评、帮助,在他们思维中都会得出本末倒置的结论。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及时了解“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1.让优秀生给他们讲明道理,使他们明白学习成绩差并不意味着智商有问题,只要自信、自强、自立,学习方法得当,再努力一些、刻苦一些,成绩就一定能赶上优等生。
2.让优秀的孩子给他们讲解学习方法,课前跟他们一起预习,提高找出疑难问题,帮助他们独立思考,下课后与他们共同讨论,检查学习效果。让“学困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他们自信心和求知欲,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要讲究科学的批评方法
有句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批评“学困生”,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事与愿违,严重了还会激化矛盾。
我觉得,孩子犯错误,师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激励式批评。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听到别人对我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我们首先要肯定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进行激励,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而且还会增加他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2.暗示式批评。平时,当我们发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学会适当的沉默,给孩子一点暗示性的提醒,这样可能要比当面拆穿训斥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也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对于“学困生”我们要用感情赢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惟有这样,我们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做起来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论文作者:张可颖 郭文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学困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批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的人论文; 孩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