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是衡量高校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和具体尺度。科学运用考评指标可以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某一时期,某些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曾指出: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温总理这些观点非常适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特别是对评价高校领导干部的政绩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构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时要坚持全面绩效考评原则。

构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要坚持①合法性原则。构建一个考评指标体系要有政策依据。②权责对应原则。权责对应是职级设计的基本要求,有权无责将会导致公权的滥用,有责无权就会使责任无法履行。③有限评价的原则,要划分“三个界限”,做到“四个不评”。划分“三个界限”是指,划分前任责任和现任责任、划分上级主管部门干预失误与领导干部自身决策失误的责任、划分主观故意和政策法规不清的责任界限。“四个不评”是指,法律法规授权之外的不评、审计未覆盖到的不评、证据不足的不评、定性依据不足的不评。④注重绩效分析的原则。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要统一起来,政绩既要计算成本,也要计算效益。在构建考评指标体系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把当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等。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要素分析

(一)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权的评价指标。学校领导干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对以上制度的检查和分析,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的有关规定,有无超越职权相关制度、规章制度健全率怎样等问题。

(二)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投资决策权的评价指标。高校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投资决策权主要包括:学校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年度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及年度各项预算调整方案,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学校重在支出项目和对外投资项目等。通过对以上因素的检查和分析,审查这些决策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是否符合决策的程序,有无超越职权决策,盲目投资、盲目发展;审查重大支出项目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决策的民主程度;审查重大基建投资是否经济节约,有无超概算、预算情况。

(三)高校领导干部经济管理权的评价指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管理权主要包括:学校财务收支的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学校负债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管理,重大项目管理等。通过对以上管理权的检查和分析,审查高校领导干部是否履行了自己的经济责任;审查经济管理计划,学校财务收支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经济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措施是否组织到位,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来确保经济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实现。

(四)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权的评价指标。高校财务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高校财务总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支出、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通过对以上学校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审查高校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合法性、程序性、真实性,重点分析预算收支结构和资金使用方向及产生的效果;审查各项收入到位的及时性、足额性;审查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审查教职工的社会保障经费的征缴和发放情况,科研经费、教研教改经费、重点专业建设经费、重点课程建设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重大基本建设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和谐校园建设权的评价指标。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高校发展的和谐、高校内部环境的和谐、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因此,检查和分析高校领导干部在建设和谐校园方面的情况,应从学校可持续发展来评价,对学校以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新校区建设、银行借贷资金的偿还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对学校生态环境、师生居住环境、教职工人均收入增长情况、教职工社会保障缴纳和发放情况,科研学术氛围、学风、教风情况、校园周边环境、上级有关税收、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审查高校领导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有无超越职权决策;是否盲目投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发展后劲;是否注意学校发展的科学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六)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评价指标。考评高校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的情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挤占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行贿和受贿情况、其他违法违纪情况。主要审查高校领导干部有无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国有资产,将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到分管或其他部门报销的情况;有无利用手中权力进行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有无违规购买住房、公款旅游、有无接受各种贿赂等问题。

表1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计分卡

一级 二级

二级实际

一级指标 指标 指标

指标得分

分值分值

财务制度 3

教学管理制度 3

制度制定的科研管理制度 3

评价指标

20 学生管理制度 3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2

资产管理制度 3

内控制度 3

预算编制及调整4

教学重点项目 3

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 20 科研重点项目 3

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人才培养项目 3

基建投资项目 4

对外投资项目 3

财务管理 7

经济管理能力的资产管理 6

评价指标

25 负债管理 4

内控管理 4

重大项目管理 4

预算收入的合法性 5

预算执行的预算收入的及时性、足额性 5

评价指标

25 预算支出的合法、合规性5

资金使用的效果5

专项资金筹集使用情况 5

发展和谐 4

和谐校园建设的 10 内部环境和谐 3

评价指标 外部环境和谐 3

合计 100 100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考核评价,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结合高校的客观实际,在构建考评指标体系时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第二,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第三,要构建科学考评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要素的分析,构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考评指标体系,应从制度制定的评价指标、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经济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预算执行的评价指标、和谐校园建设的评价指标、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评价指标等六个一级指标的考核和评价入手,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思路进行。

(一)定性分析指标分值的确定。定性分析指标的确定,是根据六大要素的分析,对以上六大一级指标的审计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四个档次。其中: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至89分为称职;60分至69分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不称职。

(二)定量分析指标分值的确定。定量分析的指标分值按照指标的释义和被审计高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表1所示)。以上六个一级指标中除第六项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评价指标外,其余五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分值的计分见表1所示,将二级指标的实际得分汇总就是某位高校领导干部的综合得分。如果高校领导干部在廉政自律方面没有问题,其实实际得分就是五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合计分;如果有违法违纪问题,有不廉洁问题,不论得分多少,在综合评价时确定为不称职。

综上所述,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审计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审计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来不断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引导高校领导干部规范管理,防腐拒变,正确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和廉政建设。

标签:;  ;  ;  ;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