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卵巢良恶性肿瘤
在妇产科检查中,超声检查十分常见,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大部分妇产科疾病进行诊断。其主要是通过对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等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检验结论。而超声造影则需要对患者进行注射造影剂,以利于将病变组织和未病变组织进行比较,确保提升病灶的检出率[1]。因此,本研究对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卵巢肿瘤患者,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5和72岁,中位年龄(47.98±2.34)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检查。②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为初次就诊。排除标准:②有过治疗史,如放化疗。②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③排除哺乳妊娠期女性。
1.2方法
仪器:采用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将频率设置为2.0-5.0MHz;造影剂为意大利Bracco公司,给予剂量为5ml的生理盐水,均匀摇晃。
操作方法:①对患者的腹部和腔内肿瘤病变位置进行常规检查,明确肿瘤的体积、回声、形态情况,同时观察周围供血情况。②在超声探测时,选择病灶最佳切面,同时对仪器进行调整,确保其为超声造影模式,将摇晃均匀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液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并给予剂量为5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采取低机械指数对造影剂注入后的影像进行双幅实时观察,观察时间为3min,同时对整个过程的动态进行给予保存处理。
1.3评价标准
对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出的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进行对比和记录。同时对超声良性、恶性病变增强强度、增强时间、增强速率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在所有卵巢疾病患者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为39例、31例,其中在良性病变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出的混合性病变为27例、12例,囊性病变为12例、24例;在恶性病变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出的实性病变为18例、13例,混合性病变为14例、17例,见表1。
表1 两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对比(n)
2.2超声造影鉴别卵巢良性、恶性病变各指标情况对比
两组卵巢良性、恶性病变增强强度、增强时间、增强速率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鉴别卵巢良性、恶性病变各指标情况对比()
3 讨论
卵巢肿瘤是十分常见的生殖器疾病,目前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较多,如常规超声,磁共振等,其中前者由于具有简单、易操作、可重复运用、快速且安全等优势而广泛用于临床。但是此方法在对良性或恶性的边界以及血流情况等部分的影像显示具有交叉的情况,故存在一定局限[2]。而超声造影则能够对病变的结构进行明确的显示,同时对于肿瘤实质性部分是否存在显著增强,以及血肿是否出现增强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区分。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生长和侵袭通常情况下主要借助于血管的参与,由于新血管壁中不具有平滑肌,从而引发增加动静脉之间的吻合情况,使得肿瘤实质流血情况更为丰富,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能够见到搏动性流血[3]。超声造影在检测良性肿瘤时,可以见到其血管主要在肿瘤的周围进行分布,并且具有血管较为稀疏的特点,能够见到走行规则。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为39例、31例,其中在良性病变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出的混合性病变为27例、12例,囊性病变为12例、24例;在恶性病变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出的实性病变为18例、13例,混合性病变为14例、17例; 两组(良性组n=39例,恶性组n=31例)卵巢良性、恶性病变增强强度、增强时间、增强速率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说明了临床上采用超声造影的方法对于病变的囊实性具有更高的检测率,从而能够提高卵巢的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的确诊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倩,孙国娟.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癌症进展,2019,17(20):2448-2450,2454.
[2]史阿娉,史成兴,杨志军, 等.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卵巢肿瘤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5):628-631.
[3]刘双艳,姜飞,张润, 等.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2):94-96.
郑宝琴,女,1973.10,河南省郑州市,本科,研究方向超声医学,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郑宝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超声论文; 造影论文; 卵巢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性病论文; 常规论文; 肿瘤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