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刘成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刘成

刘成

江苏铭优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2238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项目是关乎我国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市政项目中,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决定因素是路基施工,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等特征,是目前为止市政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 道路路基 施工技术

我国目前在市政建设项目上,着重将眼光放在道路施工工程上来,因此使得道路建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道路施工工程中,路基工程是决定道路项目整体水平的关键部分,因此,新形势下,对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高专业技术,更要掌握住施工整体质量,促进施工的有效进行。

一、分析市政工程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特点和要求。

1、结构稳定性。

对市政工程的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要求,要保障路基的基本整体结构稳定。路基的作用就是承载行车荷载,避免因各种自然因素导致的路面失衡,因此路基是不允许有变形或者破坏的现象,首先要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地基强度。

地基强度是保证整个地基质量的关键条件。保证强度就是避免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变形和损坏,这种强度不仅是指强度值,更是地基抗压力和抗腐蚀的能力,因此,加强地基的强度是有效提升工程寿命的价值体现。

3、水温恒定性。

路基的承载能力,不仅仅是受自身因素造成,其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因季节或水温的变化,造成的水膨胀和融化,从而导致地基升高和沉降情况。冬季地下水结冰,使得地基稍微抬高,而夏季由于冰雪融化,水流冲击等现象,再加上稍微不平整的地质条件,使得地基不断重复上升下降,很可能导致自身承载力下降,被损坏,最终造成寿命严重缩短。

4、施工特点。

由于道路工程的施工必须在露天作业,因此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大。道路施工中,施工范围内的专业器材多、材料多、人员多、各种专业管线交叉,因此导致专业人员层次复杂、需要的各项社会配合工作也多,给施工作业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其次,道路工程中还包含路基工程、土方工程、沿线的涵洞工程以及排水工程、挡路墙施工等等项目。另外,路基作业的特点就是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因此,土方工程中的人员配合工作,必须要采用专人指挥,利用流水法或平行作业法。

二、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路基工程的作业控制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对路基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具有重大意义。道路施工应满足路基的结构稳定和路基强度两个指标,意思是,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基的稳定性足够承受来自自然因素和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施工时就应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保障路基的质量。而另一方面,还要严格监督路基的回填和压实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打下扎实的基础。

1、加强对测量的监管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就是前期测量工作,这个阶段是整个施工项目的命脉。测量工作中如出现误差,那就不仅仅是造成部分路基实施不当,更可能导致整个工程错误,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之前充分熟悉图纸,施工前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位置、水准点位置以及一些构造物的位置进行确认,反复核对好施工位置,进一步保障施工的准确性,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例如,施工前在地面设置标高值复测中线,也可以相对提高施工横断面定位的精度值,还要确认设计中构造物的尺寸与位置都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对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路基施工前还要考虑到对施工范围内所涵盖的地下管网系统的影响,要保证管网的不受影响,就要针对性的做出恰当的设计施工方案,尽量降低对管网系统的损害。

2、路基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2.1 填方路基。路基填筑之前,应进行试验填方,选择一块路段作为试验填方段,试验的目的的是测定大范围内的各项填方数据。例如,土壤的松铺系数、需要达到的压实效果的压实次数、以及需要的设备组合、设备的单独完成工作量和人员组合的完成量等数据。另外在施工前还要根据试验路段的相关指数,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实际适当更改、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

2.2 路基填筑。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进行回填压实工作,为保证地基后期的稳定性,对每层回填物的厚度都有要求,必须经过试验段所得数据严格进行压实工作。土石方被运送到作业段后,首先测量出松土的厚度,要求每一层度要超过路堤的宽度,并留下足够的余宽,给路基边缘留出延展缝。

2.3 路基压实。压实的步骤必须按照先边后中,压实强度应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以便形成路拱、适应地基强度的逐渐增长。同时,在碾压前,首先整平回填物,按照路基中线向路基的两边缘移动,形成2%~4%的横坡,同样在遇到弯道碾压时,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碾压边缘,便于形成单向的超高横坡。还要保证两次压实轮的痕迹重叠在12-20cm左右,要特别注意回填物的均匀程度,分层压实每层的厚度不能超过20cm,还要严格按照同水平段同材料的标准,避免造成混填材料带来的后期质量问题。

3、加强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管。

要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道路施工整体项目全过程都必须受到严格的管控和监督。监督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设计流程和方案进行施工,必须加强项目的全面监督。首先,路基填方阶段,要加强回填物的质量和规划、比例等进行监督,不同的材料要分别堆放,保证回填材料没有垃圾、植物或者其他杂物,从而保证填方的质量。其次,压实路面阶段时,要充分勘察当地实际环境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充分掌握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适当做出调整已达到施工质量标准。最后,道路施工完成后,还要对整体道路进行全面观察,保证道路的各项数据达到标准。

结语:由以上可知,道路工程师市政建设中比较重视的项目,因此,要有效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就要对道路路基施工工程进行严格的把控。从实际出发,根据施工现场的各项因素,加强对路基施工过程的各项活动监管力度,不断总结施工经验,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有效提高施工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天荣.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民营科技,2012,02:222.

[2]张永钢,李江,赵海锋.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 民营科技,2014,04:219.

[3]粟利芬.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J]. 江西建材,2014,04:162.

论文作者:刘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设者》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刘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