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群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研究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教育方式,包括常规住院指导和定期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并发症总数为6例(7.5%),其中白内障3例(3.75%),并发酮症酸中毒0例(0%),并发肾病3例(3.75%);对照组并发症总数为15例(18.75%),其中并发白内障6例(7.5%),并发酮症酸中毒3例(3.75%),并发肾病6例(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254-02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而形成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高血糖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之一。该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属于代谢性疾病,血糖明显上升是该疾病的临床表现[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老龄化趋势加重,我国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而患者对糖尿病缺乏完整、有效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自我护理,则使得糖尿病危害加大,造成神经系统、肾脏、心脑血管病变,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全面认识糖尿病,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为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控制方面的作用,现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探究其不同教育方式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研究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教育方式,包括常规住院指导和定期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式健康教育。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在25-77岁之间,平均年龄(54.2±3.6)岁,平均病程(12.4±1.5)个月。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在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48.2±5.4)岁,平均病程(13.8±2.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数据均衡可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中的80例患者进行常规教育的方式进行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1.2.2观察组 观察组中的80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糖尿病预防和控制。①为糖尿病患者普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宣传,让患者了解疾病病理、防治措施及预防治疗的重要性。②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其经理良好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确保患者心情愉悦。③为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该计划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性格、日常生活习惯和喜好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均衡。④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增强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强度和时间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运动项目科多样化,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慢跑、游泳等。
1.3 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详细记录患者病史与检测结果,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统计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常规预防控制措施的患者和采用健康教育方式预防控制的患者在出院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中并发症总数为6例(7.5%),其中白内障3例(3.75%),并发酮症酸中毒0例(0%),并发肾病3例(3.75%);对照组并发症总数为15例(18.75%),其中并发白内障6例(7.5%),并发酮症酸中毒3例(3.75%),并发肾病6例(7.5%),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表现出遗传倾向。常常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且伴有头昏、乏力等不典型症状,急性并发症则会引起食欲减退、腹痛、嗜睡等症状,慢性并发症则表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中泡沫增多、蛋白尿、肺结核等症状,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严重影响。而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受损引起。一旦患上糖尿病,不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而且花费巨大,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预防控制的关键在于改善和提高生存质量,其生存质量与预后取决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糖尿病预防控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患者情绪稳定,心态好,轻松接受治疗,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成为治疗中的主角,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问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多样性、专业性及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该疾病的危害,掌握该疾病并发症预防方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通过健康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本研究显示,采用常规预防控制措施的患者和采用健康教育方式预防控制的患者在出院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采用常规预防控制措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采用健康教育方式控制措施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两组差异显著(P<0.05)。这与岳桓民[3]的作品《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得出的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玉荣,张春辉.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70-171+180.
[2]张景玮.健康教育在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343.
[3]岳桓民.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113-115.
论文作者:陈颖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发生论文; 常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