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地区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有大量既懂得国家民族政策,又致力于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干部队伍,扎根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在民族地区来自不同民族的干部往往存在语言、文化上的沟通障碍,使得各项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双语”作为各民族干部群众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急需在基层干部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基层干部不断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对基层干部的新要求,强化“双语”学习培训,对推动民族地区干部相互学习语言文化机制的优化,对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实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语”学习;语言文化机制;建议
一、研究意义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到:“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要会讲少数民族语言,这要作为一个要求来提。”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各民族干部要相互学习语言,是党中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和部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二、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的现状
基层干部学习“双语”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备条件,更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多年以来,各民族地区不断探索“双语”学习培训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双语”学习培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双语”学习培训的成效逐渐显现;三是发挥阵地作用“,双语”学用成效得到有效巩固。
三、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语言环境复杂,双语学习条件较差
一是少数民族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运用汉语交流的机会较少。二是上面下发的文件材料多是汉文版,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认为学习“双语”是少数民族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三是没有安排民、汉干部同室办公和住宿,“双语”运用的平台很少。因此,部分基层干部对“双语”学习培训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自觉、态度上不积极。
(二)各族干部自身素质差异明显,对双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个别主要领导对学习“双语”言行不一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了抓基层干部的“双语”培训。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就不错了,“双语”学得好与坏并不重要。三是部分基层干部在主观上没有把尽快掌握“双语”作为服务基层群众、加强民族团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来认识,致使“双语”学习只说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双语学习培训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是部分民族地区乡镇没有真正将干部的“双语”学习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纳入干部管理和考核之中。二是对于学得好不好、能不能学以致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双语”学习培训的考评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考评的标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真正将“双语”能力高低与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效果,导致教育培训动力不足,滋生浮躁心理。
四、新疆基层干部双语学习机制改进建议
(一)加强干部双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一要加大强化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把强化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提升到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大政方针的具体要求;二要认真落实基层干部“双语”培训的经常性制度,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工作力度,实现“双语”培训经常化、常态化。三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习培训。在集中学习时,提高“双语”口语表达能力,督促其加强对“双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工作时,民、汉干部结对帮学,双向负责,相互提高。
(二)精心制定“双语”普及工程方案
“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周密安排部署。一要选定教材。要对正规图书市场现有“双语”辅导材料进行摸底调查,在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各选定一套民、汉标准教材作为今后开展强化“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的主教材;二要系统规划。要根据每一名基层干部的现有“双语”水平分层次确定“双语”培训规划,要明确规定每一个层次的干部用多长时间完成标准教材中的多少内容,适期进行考核,确保“双语”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三要针对基层党校没有专职“双语”教师的情况,从各民、汉学校中聘请素质较高的专业“双语”教师为基层党校兼职“双语”辅导员,并给予一定的聘用补贴,以补充基层党校“双语”教师缺乏的问题。
(三)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一是组织部门建立“双语”学习考评考核机制“、双语”教员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在抓强化“双语”学习培训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想方设法创造“双语”学习的实践环境;二是人社部门在新招录的公务员岗前培训中,安排“双语”学习培训,学习结束后,有侧重地将民、汉同志安排交叉挂职锻炼,迫使他们因工作需要自觉学习“双语”,使他们在交叉挂职锻炼中熟练掌握“双语”。三是财政部门建立经费投入保障制度。要将基层党校强化“双语”学习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实现逐年增加投入,确保“双语”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要进一步拓宽“双语”学习培训经费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各方面以多种形式支持“双语”学习培训,形成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多方投入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秉一.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战略措施[J].语言与翻译,1989(02).
[2]郭卫东.新疆语言政策的双向性和社会环境中语言的双向互动[J].民族教育研究,2009(06).
[3]王远新.双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武江,关智中.对我国公务员语言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赤子,2015(02).
论文作者:吴珏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双语论文; 基层干部论文; 干部论文; 民族地区论文; 语言论文; 机制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