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是广大历史教师努力探求的目标。当前广大历史教师对课堂结课重视不够,学术界对历史课堂结课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只是在听,以接纳教师的教学成果。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少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文章从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系统的讲述了结课的概念、课堂结课的基本原则,。同时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课堂结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结课;可行性建议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新课改下要求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①结课是教师在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的结尾环节,这个环节属于教学的终了阶段,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而采用的一种教学行为②。
当前广大教师对课堂结课重视不够,学术界对历史课堂结课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缺少相关的理论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只是在听,以接纳教师的教学成果。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少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选题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结课只注重传授新知,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网络,以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很少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以巧妙、精彩、富有创意的课堂结课可明确重点加深记忆;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成功的课堂结课能够统筹全局、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应重视对课堂结课环节的使用.
二、课堂结课相关问题概述
(一)课堂结课的概念
所谓结课,主要是指围绕总结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强调教学难点展开,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获得明确、清晰的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引发他们对有关内容的联想和思考,使所学知识更系统、更条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③。结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一节课结束时依据多种形式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与总结.既是本节课的总结与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准备。
(二)课堂结课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下要求结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语言精炼 提纲挈领
结课并非对课堂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师生通过交流与互动用简单明了、言简意赅的语言对课堂知识的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课堂主旨得以提炼与升华,是对课堂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对课堂重难点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炼精要突破难点其他历史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3.2启迪智慧 发散思维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梳理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加强理解,做到“点而不透,含而不露,回味无穷”的结课效果.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内涵与内在联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3.3统筹全局、承上启下
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课堂结课统筹全局、承上启下,在不脱离所讲重点的基础上使新旧知识之间实现很好的联系过渡。
三、当前课堂结课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对结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结课环节中进行的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课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容易受到时间、教师情绪、精力及学生听课情绪的影响而最容易被忽视,加上有些教师对结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草草收场未能及时的进行有效结课,未能将新知融入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之中。
(二)结课毫无新意方法单一
结课毫无新意方法单一不具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仅仅在课堂临近结束时对课堂内容的各纲目照本宣科一遍,近乎于对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结课方式单一效率低下。不能利用结尾来达到提炼、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容易让学生养成过于松散的学习情绪。因此结课时,教师应用情深意长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灵感,并采取灵活多样的结课方式使课堂新颖有趣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欲望与热情。
(三)结课环节耗时过多,语言繁杂教学组织松散
课堂结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应根据课堂内容、教学目标对结课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有些教师在结课环节节奏过三言两语草草收场,或语言繁杂教学组织松散占用课堂时间较多甚至多会拖堂教学效果较差,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新知,把握知识结构.
(四)传统的课堂结课只是知识点的罗列
“填鸭式”以表格、串联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告知学生只是在听以接纳教师的教学成果,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忽视了结课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四、关于结课问题缘由分析
4.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结课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课尾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与总结最后提出要求与希望,而忽视了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教师为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引导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结课成为学生对知识深入了解、自主探究的新开始。
4.2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教学仍然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把自己看作权威教师讲学生只是在听以接受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很少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进行深层次延伸与拓展,也不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④。
4.3教学理论方面的缺失
在传统的教学结课过程中教师过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与趣味性;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学生的接受过程;只注重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探求问题的能力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交流。这在一定程度说明了历史教师在教学理论方面的缺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尤其在课堂结课过程中需掌握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并注重加强各学科联系与贯通。
五、总结思考与建议
5.1结课并非所学内容的结束而应成为学生对知识深入了解、自主探究的新开始.结课式要语言精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便于理解与记忆.
5.2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活动要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能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宠爱,不能因学生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呵斥。要平等、公平、公正的去尊重每一位学生。
5.3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结课不要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应更多的给予理解与鼓励并适当的加以引导。在学生结课过程中若教材的思想方法、教师的权威受到学生的挑战时应坚持民主的原则加以处理,从而避免因迷信教师、教材权威而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造成伤害。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⑤。
参考文献
[1]教基〔2001〕1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
[2]周晓光.历史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50.
论文作者:焦计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历史论文; 注重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