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介入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各种先进的手术方式逐渐被运用于临床。神经介入术作为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的高端技术,只需在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处穿刺小针,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将头发丝一样细的介入材料送达颅内,可以对病灶局部进行检查,治疗。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医护人员在神经介入术过程中就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患者的治愈信心,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1]。为了研究优质护理在神经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神经介入术患者共200例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神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共200例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2.46±7.62)岁。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5.46±8.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进行神经介入术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出标准:(1)有颅内手术史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等。
观察组:对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含在术前给患者详细讲解神经介入术相关知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手术室温度处于一个舒适状态,同时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80~89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SPSS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检测,采用χ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里状态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一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表(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观察组 100 55.2±6.9 41.6±7.4 52.9±5.9 42.3±6.5 对照组 100 55.1±7.0 50.2±8.0 53.0±6.1 49.6±7.2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100 37 33 35 5 (95/100)95.00 对照组 100 20 22 40 18 (82/100)82.00 2.3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感染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出现感染患者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介入术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患者痛苦小;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捷,和传统开颅手术相比,风险更小。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优质护理是当前阶段临床现代化的护理手段之一,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面对手术室环境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舒适程度[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在神经介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神经介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学文.优质护理在神经介入围神经介入术期的护理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2):100.
[2]黄丽云,区转焕,梁美合,等.循证护理在神经介入诊疗术围神经介入术期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628-3630.
论文作者:杨玲珍 杨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2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状态论文; 两组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2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