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资料:选择同期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应用当归补血汤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单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未予中医诊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二组患者的手术失血及输血情况,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1个月及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置换后二组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中西医结合股骨头置换术。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中医“治未病”诊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加速康复外科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中较为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1]。本研究依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间联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应用当归补血汤,以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2]。本文就我院目前开展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当归补血汤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1.1至2017.1.1我科收治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20例,单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移位股骨颈骨折;②年龄≥76岁;③骨折前可下地无助力行走。排除标准:①代谢性疾病或肿瘤引起的股骨颈骨折;②对侧髋关节有置换手术史;③存在明确手术禁忌症;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二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的治疗方法
二组患者均予患肢踝套牵引,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明确患者全身状况,对基础疾病做到临床确诊,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予术前中医“治未病”诊疗:总结20例患者入院时舌象、脉象及全身表现,辨别中医体质,为防止患者因骨折诱发其他应激反应并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治疗所造成损伤,予益气补血、清热凉血化瘀之当归补血汤。
1.2.2常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40例病例麻醉成功后,取健侧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长度12-1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深筋膜及部分臀大肌,显露髋关节外旋肌群,于梨状肌上缘沿转子间嵴切开关节囊,离断外旋肌群,显露髋关节,暴露股骨颈骨折端,于小转子上1.5cm处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开通并扩大股骨髓腔。试模成功后,安装相应股骨生物柄及相应球头,试行复位,关节各方向活动稳定,对比双下肢长度等长。盐水、碘伏及甲硝唑冲洗切口,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毕,患者返回骨科病房或ICU病房继续进行治疗。
1.2.3术后的治疗方法
二组患者安返病房或待ICU病房转入骨科病房后,针对术前基础疾病继续予西医对症治疗。术后患肢制动于外展中立位,常规换药;所用病例采用常规引流,日引流量达200ml后夹闭,日引流量少于50ml拔除引流管;术后定期常规检查,明确患者全身状况,必要时予输血或西医对症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均予相同西医镇痛治疗。观察组继续予当归补血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术后3d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后2周、1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情况。参照Harris评分标准:根据疼痛程度、功能、活动度和畸形4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100分,以91~100分为优,81~90分为良,71~80分为可,≤70分为差。
2、结果
二组病例全部顺利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无伤口感染、假体脱位、骨折、双下肢长度不等并发症。余数据见下表:
手术失血及输血情况比较
2.1手术失血及输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及离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1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龄患者行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有多年,病例积累丰富,以明确围手术期内病情发展变化过程。因此中医“治未病”理论可应用于围手术期内,根据围手术内病情发展规律,分阶段予以对症治疗。因术前及术后注重补益气血、补气固血,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均少于对比组患者;因围手术期补益气血,观察组患者气血相对充盈,故绝对卧床时间、离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这将有助于高龄患者术后提前进入患肢功能恢复阶段。在患者术后,及时促进气血生化,补益卫气营血,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稳定及恢复,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对比试验结果示,观察组在术后2周、1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注重补益气血,将有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结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快速康复已成为临床外科医生与患者的共同追求。在围手术期,引入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诊治,进一步减少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及医源性创伤,对高龄病患的术后康复将起到更大帮助,从而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2]。
参考文献
[1]赵庆华,张坷,李峰,等.全髓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3):235 - 236.]。
[2]周宗科,翁习生,曲铁兵,等.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1):1-9。
作者简介:苑真毓,男,辽宁省沈阳市,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骨与关节。
通讯作者:侯德才,男,辽宁省沈阳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骨与关节。
论文作者:苑真毓1,侯德才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股骨颈论文; 股骨头论文; 置换术论文; 手术论文; 关节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