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论文_詹兴洪,魏林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 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分析观察对象,依照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甲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乙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两组疼痛情况显示,乙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上,与采用石膏外固定相比,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36-02

临床骨科中,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最常见骨折类型之一,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以往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上多采用石膏外固定法,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关节功能锻炼,但这种固定方法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桡骨缩短、远端掌倾角表小,影响患者腕关节主动活动,甚至发生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本文在此主要对比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取得的疗效,步骤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分析观察对象,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排除重大心脏、肝脏及神经系统性疾病,且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甲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9.2±4.1)岁,左手桡骨远端骨折16例、右手桡骨远端骨折18例;乙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8.7±4.5)岁,左手桡骨远端骨折18例、右手桡骨远端骨折16例。两组患者除治疗方案不同外,其他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对比研究意义。

1.2 固定方法

1.2.1甲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 通常石膏外固定治疗不需进行麻醉,若特殊情况可实施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性骨折闭合部位,复位后根据患者骨折位移方向用石膏夹板进行固定,可将腕关节固定为掌屈位,或固定为背伸位;石膏固定后两周,可检查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若恢复良好可改为中立位进行固定。甲组石膏外固定治疗时间约为6周,石膏拆掉后复查X片,观察患者骨折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训练。

1.2.2乙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手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沿桡侧屈腕肌表面做一长约6~8cm的切口,充分暴露患者骨折位置和断端情况。对患者骨折进行牵引复位,在此过程中注意对短缩畸形、掌倾角和尺偏角进行矫正,复位成功后对骨折部位进行T形钢板内固定,将T形加压钢板放入患者桡骨关节面,固定钉子进行固定,注意只穿透患者掌侧皮质而不穿出背侧骨皮质,且避免对患者桡动静脉和正中神经造成损伤。固定成功后对旋前方肌进行修复,逐层缝合。术后患者骨折稳定后便可以进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随访两组患者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表示,用t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访腕关节主动范围对比

乙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背伸、掌曲、桡偏、尺偏、旋前、旋后等主动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甲组,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估对比

治疗前甲乙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6.34±1.31)、(6.41±1.54),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甲乙两组分别为(3.94±1.17)、(1.35±0.98),乙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通常发生在患者桡骨远端3cm左右内肌肉近侧缘以远部位,临床上依照AO分类法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A型(关节外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和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上,主要治疗目的在于尽可能恢复患者关节面平整、光滑和稳定性,并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阶段,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上主要有保守石膏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案,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两种方案均有显著治疗效果[1]。前者具有简单易行的优势,因而在临床中运用较广,但缺点是骨折折端对位对线较差,易发生骨折端移位的问题。因此一般性石膏固定后需要及时复查,通常对于A型和B1型患者可首先型石膏外固定治疗[2]。而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在直视情况下对骨折断端进行准确复位,确保复位生理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该方法还可以减轻尺侧疼痛、扩大旋后和背伸的主动活动范围,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上效果显著。

本文通过对甲乙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后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两组疼痛情况显示,乙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由此可见,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上,与采用石膏外固定相比,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瑛,阙武堂,池晓玲等.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3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05):34-36.

[2]刘四仕,杨利,张晓伟等.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8):137-138.

论文作者:詹兴洪,魏林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论文_詹兴洪,魏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