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

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

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姚月圆 喻彩霞

摘 要: 高速铁路的开通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挑战。沪昆高铁的开通给娄底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改善区域可达性,强化娄底交通枢纽地位;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娄底经济总体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助力新区发展,加速娄底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沪昆高铁也使娄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优势产业面临外移风险;受“虹吸效应”影响,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尚不配套,发展后劲尚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娄底步入高铁时代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沪昆高铁 娄底经济 影响机制

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娄底段正式通车,标志着娄底跨入高铁时代。沪昆高铁在娄底境内设有娄底南站及新化南站两个站点,使娄底由封闭的湘中腹地成为了通江达海的开放前沿。然而高速铁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中小型的城市或地区。沪昆高铁为娄底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吸虹效应”的影响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必须立足于本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利弊,趋利避害。本文将分析沪昆高铁建成后对娄底市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影响,以期促进娄底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类就得以根据总是最新的需要和意图来充实他的‘世界’。于是,在遗忘存在者整体之际,人便从上述他的打算和计划中取得其尺度。他固守着这种尺度,并且不断为自己配备以新的尺度,却还没有考虑尺度之采纳的根据(der Grund der Maß-nahme)和尺度之给出的本质(das Wesen der Maßgabe)。”[3]196人在一些全新的具体的目标和尺度上前进了,但在存在的真理问题上却并没有进步,而是出错了,人愈加把自己当作主体,当作一切存在者的尺度。海德格尔称之为人的“固执”:

1 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积极影响

1.1 改善区域可达性,强化娄底交通枢纽地位

娄底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湖南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沪昆高铁开通后,缩短了娄底与全国各大城市的空间距离,提高了娄底的区域可达性。目前,娄底到长沙约为34分钟,到武汉约为2小时10分钟,到广州约为3小时38分钟,到北京约为6小时21分,到上海约为6小时10分钟,到昆明约5小时03分,进入“东入大长沙,西去川桂滇,南下粤港澳,北上京津冀”的大交通时代,改写了娄底“全国各地一日还”的“形象时间”。随着沪昆高铁的建成通车和即将建设的安张娄衡铁路,娄底成为国内少有的米字型铁路枢纽,它是东中部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成为长、株洲之后的省内第三个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枢纽节点。

3)相比传统企业“先分后总”的思维方式,更加需要“先总后分”结构思考方法的导入,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率。

1.2 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娄底经济总体发展

在湖南“3+5”城市群中,长沙、株洲、湘潭、岳阳一直处于发展前列,娄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居民富裕程度都处于落后局面。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娄底进入大长沙一小时经济圈,为娄底融入“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开辟快捷通道,有利于娄底招商引资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提升娄底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2017年娄底跻身全国产业升级转型示范区,2018年娄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41亿元,同比增长8.6%,GDP增幅位于湖南第1位,娄底经济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1.3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

尽管高铁给娄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娄底的城市容纳能力、综合交通衔接能力、旅游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等带来严峻考验,直接影响娄底开放力度、承接产业、吸纳人口和消费的能力。如现阶段娄底旅游接待能力不强,有些游客可能享受不到满意的服务,长此以往,就可能出现游客仅在娄底经过而没有留在娄底的“过道效应”。

1.4 助力新区发展,加速娄底城市化进程

高速铁路发展增强城市间的流动性,便利了生产要素向发展环境优越的中心城市流动,进一步强化了大城市的优势地位,反观,经济发展较慢地区正逐渐面临着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进一步流失的风险。随着高铁的建成,娄底与长沙的时间距离越来越近。以前人们在就业时往往会出于对家乡情感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考虑,更偏向于选择在离家近的地区就业,但高铁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减少了人们奔走两地的时间,很多人的就业观念也因此发生改变,加上大城市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进一步地导致高端人才的外流。高铁通车后,娄底可能会面临高端人才流向省城长沙和株洲、湘潭等地的窘境。娄底若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机制,将有可能成为城市高端人才的凹地,极大地限制城市未来产业的发展。

2 沪昆高铁对娄底的消极影响

2.1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优势产业面临外移风险

作为中小型城市,娄底在迎接沪昆高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要保持头脑清醒,重视动态跟踪监测沪昆高铁开通后娄底经济社会指标的变化,增强危机意识。娄底要认清自身在高铁经济带中的层次地位,挖掘自身传统优势,主动去承担相对发达城市如武汉、长沙、株洲的溢出职能,寻找细分市场,培育特色产业,走差异化之路,切忌求大求全。比如,娄底可以积极对接大长沙汽车产业,通过外部引进与本土培育结合的方式,推动娄底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区建立,进而推动汽车产业集聚,打造娄底市工业增长极。

2.2 受“虹吸效应”影响,生产要素流失严重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产业如铜铁、煤炭、有色、火电等优势渐失,娄底经济面临强大的下行压力。沪昆高速、娄新高速、益娄衡高速的开通,使娄底万宝新区成为集高铁、铁路、公路于一体的交通枢纽中心,为娄底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万宝新区依托高铁站推进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并已初步形成移动互联网、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主导产业,成为娄底城市副中心,加速了娄底城市化进程。

2.3 基础设施尚不配套,发展后劲尚待加强

高铁主要是以客运为主,因此,它对产业影响主要在于第三产业,对旅游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娄底有着秀美的乡村风光和独特的梅山文化、湘军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沪昆高铁开通前,因为景点较为分散,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导致娄底很多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沪昆高铁的开通,改善了娄底尤其是新化的出行条件,极大压缩了游客的出行时间。目前,从长沙至新化高铁南站只需要1小时,游客进入景点的时间大大缩短,景点迎来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地的两日游、周末游,同时也为娄底旅游融入大湘西、大湘南和长株潭旅游版块提供有利支撑。据统计,2018年娄底旅游者总人数4355.7万人次,增长33.4%,实现旅游总收入331.0亿元,增长31.7%,娄底旅游知名度显著提升。娄底位于湖南的几何中心,地处我国东中部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是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要道,具有发展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基础和条件。沪昆高铁的开通运行极大地释放了既有线货运能力,使娄底物流通道更加畅通,促进了湘中国际物流园和诚通现代物流园的发展壮大。

3 娄底步入高铁时代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危机意识,找准娄底区域经济定位,走差异之路

随着沪昆高铁的通车运行,高铁沿线各城市将实现资源共享,而娄底原先拥有的优势不再独有,区位差异化不再明显,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如第二产业,湘潭、株州工业实力更强;如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娄底的旅游资源禀赋不如怀化,娄底的旅游发展环境不如衡阳;如对接华南经济圈,区位优势不如衡阳、郴州;如对接长江经济带,经济实力不如岳阳、常德。另外,沪昆高铁的建成可能会导致娄底部分优势产业外移。高铁建成前,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娄底本土部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凭借地域优势,发展红火,带动了娄底经济的发展;高铁建成后,部分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企业总部搬迁,把大批资金、科技和人才带向长沙等中心城市,大大限制了娄底的发展。

3.2 实施开放行动,拓展娄底经济发展空间,走开放之路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城市。高铁的建成,大大增加了娄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机会,因此娄底市要借助这一有利时机,通过给予第三产业一定的优惠和支持来促进他们的发展,实现娄底经济的转型发展。加快新兴第三优势产业链建设,抢占发展先机,走创新之路。抓住互联网产业发展先机,把“娄底南·联创小镇”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产品推广销售、文旅推广、大数据存储和展示、区块链、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和直播等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为娄底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引擎。在创新之路上,创新“吸才”政策是娄底经济发展的“生命保障线,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不断提升设施服务、产业发展、人口集聚、政策配套等支撑能力。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考查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如连接电路、使用仪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平时实验情况和实验考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两部分成绩各占一半。其中学生平时实验情况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成果以及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内容则主要包括电路连接,仪器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论推理等,学生的最终实验学习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考核机制可以全面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3.3 扶持第三产业,实现娄底经济转型发型,走创新之路

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而娄底又位于湖南的几何中心,沪昆高铁强化了娄底交通枢纽地位,娄底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实施开放行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积极的姿态,主动吸收和对接纷至沓来的新主体、新市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主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与长江经济带的各层级城市进行多层次协作,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加强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打造会展和重大经贸活动平台,争取将“湘博会”打造成国家级区域性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推进有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充分利用渝欧、郑欧、汉欧、湘欧等中欧班列,支持双峰农机、海螺水泥等优势企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产品走出国门,构建娄底发展外经贸新渠道。

4 结语

综上所述,沪昆高铁的开通,对娄底这个中小城市而言,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还有更多的竞争挑战。从长远来看,娄底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利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建立企业和人才吸引机制,有可能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卧城”。娄底既要有机遇意识,又要有危机意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开放创新,规避沪昆高铁带来的“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推动娄底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函,陈光临.高铁经济效应下中小城市应对之策[J].学周刊,2016(5).

[2]李世宁.经济新常态下高铁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8(8).

[3]马嫦.沪昆高铁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

[4]谢辉,师军,刘斯琦.新时代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以娄底市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

[5]高玉泉,刘辛田,王晓军.论新常态背景下娄底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11(a)-015-02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21.015

①基金项目: 2018 年娄底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要项目:《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旅游业为例》。

作者简介:

姚月圆(1981-),女,汉族,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由于国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快速向城镇转移,预测2020年农村人口转移将达到峰值,2020年以后趋缓,因此2015年和2020年的农村人口增长率分别为-28.1‰和-34.4‰。而现状农村生活用水大多为自备生活小井取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农村用水自来水化也是大势所趋,因此2015年和2020年的平均用水定额分别为 65 L/(人·d)和 70 L/(人·d)。2015年和2020年的用水量分别为170.2 万 m3和 154.6 万 m3。

喻彩霞(1983-),女,汉族,山东莘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标签:;  ;  ;  ;  

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