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论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大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国有企业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注重沟通协商,制定商定审计程序

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委托人或委托机构,制定出全面完整,细致具体的商定审计程序。基于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完成的商定审计程序,是委托方和注册会计师双方都认可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商定的审计程序,既能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商定审计程序的确定是整个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商定审计程序应当是全面完整的。根据《上海市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1)企业经营发展状况;(2)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3)重大经营活动及其决策情况;(4)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及资产质量情况;(5)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状况;(6)遵守有关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的情况。

其次,商定审计程序是应当细致具体的,应当充分结合审前调查的结果。对于审前调查中已经了解到的一些重要经济事项或者蛛丝马迹,注册会计师和委托方应当共同探讨制定具体的针对性审计程序。

另外,由于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商定审计程序虽然大部分是在现场审计工作开始之前确定的,但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审计工作开展情况随时调整和补充。

二、注重审前调查

由于商定审计程序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做好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审前调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基础。翔实的审前调查不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前调查一般应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审前摸底和资料收集。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行业特点、与同行业的比较、机构设置、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重大投资(决策)情况等。同时,还应根据委托单位的专项要求,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提纲。

二是访谈和分析确定重点关注事项。审计项目负责人会与不同层级的干部职工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廉洁自律等情况,从中收集与本次审计有关的线索。或根据已了解的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访谈,确认掌握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确定重点关注事项。

良好的审前调查可以保证准备工作充分、筹划得当,同时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合理调配审计力量、整合审计资源,在之后的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使整个审计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执行,从而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三、注重审计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工作

鉴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较高,时间跨度范围较大,被审计单位资料众多,特别是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审计,通常需要延伸审计范围至下属分子公司。由于审计程序、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在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对审计进度的控制及安排至关重要,这也是确保审计目标圆满完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具体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注重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在审计准备阶段,首先应当确保组织到位、人员落实,挑选有业务专长、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组成项目审计小组,并确定称职的项目负责人。然后,由项目负责人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审计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审前业务培训。审前业务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审计组成员都能充分了解商定审计程序。审前业务培训的内容包括了解项目的基本概况、审计重点、审计方法,质量要求以及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技巧、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注意事项等。同时,还应学习与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政策、文件。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以每个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内部分工,并明确相关的审计重点。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项目负责人要求审计人员编制工作日志。每天记录当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发现的主要问题。要求审计人员在每天工作结束前编制审计日记、审计底稿,进行“日汇报”;每周安排审计小组进行“周汇报”。此外,项目负责人还应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审计人员及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及时掌握审计工作的进度,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的审计计划、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及时修订和补充商定的审计程序,以便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审计工作。

2.注重现场复核。现场复核的内容包括: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的六大块审计内容和商定审计程序是否全面充分实施;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检查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是否条理清晰,取证是否充分、恰当。复核人员在审计现场进行复核,一方面可以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得审计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利于审计组及时补充、完善审计工作,对提升审计质量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审计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现场复核有利于促进审计组的相关人员相互讨论、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审计策略和审计方向。

3.注重阶段情况的交流和汇总。在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其下属子公司较多,汇总、分析在各子公司审计中发现的审计问题,必须加强子公司之间的横向联系、对比,分析有无相同类型或相互关联的审计问题和线索,如果形成重大或重要问题应及时沟通。组织各子公司现场审计人员的横向沟通可以克服审计工作中的分散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帮助各审计人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同时,每个阶段审计小组应当制作重要事项汇总表,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总结当前阶段的审计成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尤其应注重审计临结束阶段的总体汇总,检查是否存在前阶段发现的问题有疏漏现象,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完整性。

四、注重审计细节,避免审计程序流于形式

与常规的财务审计不同,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审计期间企业负责人进行全面的经济责任评价。涉及的审计工作更为细致、广泛,审计内容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因此,需要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对细节(如记账凭证的附件等)加强关注。

例如,在对企业进行往来账的核对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应当核对期末余额,还应当审阅发生额,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还应当进一步翻看相关附件,检查资金流向是否合理,业务的审批流程是否完善。对于与企业经营业务无关的往来款项更需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往往某些细节最终会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我们在对某被审计单位进行往来账的审计工作中,就发现该单位与某证券公司虽然年末无余额,但审计期间有较大金额往来,且该款项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不相关。审计人员查阅凭证后,发现某凭证附件记载着“委托理财”字样。在向相关人员取得该委托理财协议后,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曾进行过“约定收益”的委托理财。经过进一步核对,我们发现审计单位账面上未曾确认过该项投资收益,由此发现该被审计单位擅自进行股票证券投资并且隐匿投资收益的违规行为。

五、注重对重大问题的追溯审计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经济责任审计较常规财务审计而盲,不仅审计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范围更广,而且可能存在现任与前任交叉的经济责任问题。因此,在必要时,应该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追溯审计。

追溯审计具有以下的优点:(1)准确区分时间点,避免混淆责任。在经济工作中,有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性和连续性,对此类问题应当从历史的角度核实情况,进行客观的表述,避免随意定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评价做到实事求是,分清责任。(2)某些历史遗留事件,可能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余额长期无变化,导致审计期间内无法详细查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追溯审计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也便于梳理线索,化繁为简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对重大问题的追溯审计还可以推动、督促被审计单位采取积极措施,挽回、减少损失。

六、注重审计期间与相关人员的访谈

访谈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经济责任审计重要的调查程序和方法。访谈广泛运用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个过程,包括审前调查阶段、现场审计阶段和报告阶段。通过和相关人员的访谈,审计人员可以就某些事实予以确认,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为形成审计报告奠定基,通过询问和沟通,了解相关事情的起因及发展,判断下一查证方向,提高审计的效率。

访谈一般由经验较丰富的审计人员负责。在实务工作中,访谈前审计人员需要就以下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明确目的,把握主题。访谈必须准确确定主题,即想通过访谈了解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2)明确访谈对象。审计人员需要事先就所要访谈的内容,了解该经济事项的具体经办人员或相关人员。(3)精心准备访谈提纲。一个好的访谈提纲是成功的前提。访谈提纲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访谈期间有个缜密的思路,保证访谈的完整性,以免遗漏重要的访谈内容。(4)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审计人员需要对访谈的内容做到重点明确,应抓住问题的矛盾点,明确问题的实质,并就此与相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事先对与访谈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及证据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避免被诱导。(5)相互印证。对于访谈中了解到的重大问题,应当与财务账相互印证;对于同一问题还应当与不同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达到印证确认的目的。(6)书面记录和确认。访谈时,需要尽量以书面方式记录当时的访谈内容,待整理后,交由被访谈者签字确认。

七、注重审计评价依据的准确性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报告,必须注重审计评价依据的准确性,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1.审计评价要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由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存在复杂性和广泛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相当繁杂。因此,经济责任评价选取的事项应当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审计评价。

2.审计评价要分清违法和违规,因此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常规审计只注重财务账面结果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还关注重大经济事项的起因,发展过程,分析原因,分析动机从而揭示问题的实质。这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不仅具备财务知识,还要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对重大问题要具有敏感性,能够透过表面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3.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提出审计评价的具体依据。我们对经济责任认定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有:一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国资委等上级主管机关的规范性通知和文件;三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

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以上述法规和制度的具体条文作为依据,逐项进行分析定性,确保事实清楚,依据充分。

八、注重审计建议和整改环节

审计人员在查证确认重大的审计问题后,除了在审计报告中作出相应的表述外,还应当依照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向被审计单位提出适当、准确的整改意见,帮助被审计单位有效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还可以将这些建议制作成审计建议书与审计报告一并提交被审计单位。

实践中,注重这一环节往往会让被审单位和被审对象感到我们的审计工作不仅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解决问题。因此,受到被审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标签:;  ;  ;  ;  ;  ;  ;  ;  

论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